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77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解决了钢钎在顶出过程中,活塞杆与渣土发生摩擦,液压缸的活塞杆因过度摩擦而报损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利用弹性环对护筒的出口端进行封堵,混凝土的土渣难以飞入到护筒内部,减少了护筒内土渣的堆积,使得活塞杆不易被土渣摩擦而导致磨损开孔的中心线置于压头移动的直线轨迹上,弹性环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弹片,相邻弹片之间连接有折叠布,弹片内设有弹性的支撑骨,利用在护筒出口端安装弹性环这一个新技术,使得土渣难以进入到护筒内部,达到活塞杆不易被渣土磨损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建筑体的破除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
技术介绍
桩基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桩头质量一般都要高出桩顶标高。一般桩顶处0.5m~1m左右为超灌部分;超灌部分主要为浮渣、浮浆,且混凝土骨料少,强度不够。这是由于采用灌注桩施工工艺时必然会产生的问题,因为在灌注混凝土时,桩底的沉渣和灌注过程中泥浆中沉淀的杂质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我们一般称浮浆。故而一般桩基施工时都会比承台底面标高多出0.5m左右。例如灌注桩:当混凝土凝固以后,就要将超灌部分凿除,进行破桩头操作,然后桩顶标高以上的主筋(钢筋)露出来;接着,将桩基的钢筋伸入承台。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3514317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名称为液压破桩机,利用多个围成环形的液压缸将桩套设,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钢钎,钢钎套设在导向法兰内;在液压动力下,所有钢钎离开导向法兰向桩的圆心处顶出,通过挤压桩,实现破桩。钢钎在破桩时,因为钢钎的冲撞,会造成大量渣土的飞溅;导向法兰套设钢钎,飞溅的土渣极易进入到导向法兰中,使得导向法兰内堆积大量的土渣;而钢钎在顶出过程中,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入到导向法兰内,并与渣土发生摩擦,液压缸的活塞杆极易因过度摩擦而报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利用弹性环对护筒的出口端进行封堵,混凝土的土渣难以飞入到护筒内部,减少了护筒内土渣的堆积,使得活塞杆不易因土渣摩擦而磨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包括活塞杆、活塞缸、护筒与压头,护筒设有封堵其出口端的弹性环,弹性环设有供压头穿出的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的开孔供压头穿出,以保证压头可以正常的进行破桩动作。弹性环的封堵,减少了护筒的出口端的开口面积,使得土渣难以通过出口端进入到护筒,护筒内土渣的过度堆积的情况有所减少;使得活塞杆在护筒内移动时,不易被土渣摩擦而导致磨损。弹性环的弹性性能优点在于:弹性形变对土渣的撞击具有缓冲效果,减少了土渣落在弹性环时发生反弹,减少了反弹的土渣对混凝土桩破除装置所造成的撞损。较佳的,开孔的孔径小于压头的最大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孔的孔径较小,压头穿出开孔时将开孔周边的边沿张紧,使得土渣难以从开孔与压头的间隙飞入护筒。并且由于弹性环的弹性,使得开孔与压头贴合处十分紧密,两者的密封性能较为优异,混凝土尘埃也难以进入到护筒内部。较佳的,开孔的中心线置于压头移动的直线轨迹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开孔不在轨迹的中心位置,压头张开弹性环时,开孔一侧的弹性环被张紧,开孔另一侧会被折叠,弹性环两侧易因为长期过度形变而破损,土渣易通过破损口进入护筒;而开孔位于轨迹的中心位置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发生。较佳的,弹性环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弹片,相邻弹片之间连接有折叠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叠布更加松散,具有更大的展开面积,便于弹片的撑开。较佳的,弹片内设有弹性的支撑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骨支撑弹片,减少弹片的折叠变形,但不会过多的影响弹性的展开变形,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弹片的边沿不易被压头以摩擦力卷入到护筒内部。较佳的,弹性环的自然状态呈锥环状,且弹性环的大端靠近护筒,弹性环的小端远离护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环状相对于圆环,具有更大的外表面,弹性环的受力面积更大,对土渣的缓冲性能更加优异。较佳的,支撑骨沿弹性环的母线方向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母线为锥形的外侧边线。弹性环与压头之间具有摩擦力。支撑骨沿着母线方向布置的目的在于:利用支撑骨的支撑作用,使摩擦力难以将弹性环挤入到护筒内。较佳的,弹性环固定有安装环,安装环设有螺纹连接于护筒的螺合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优点在于:使得损坏的弹性环与安装环便于更换。较佳的,螺合组件设有套设于安装环的螺纹套,螺纹套与护筒夹持安装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固定的安装环不易脱落护筒,并且可以转动弹性环的面,弹性环的上表面没有掩体,易被渣土击打,破损的几率大;弹性环的下表面被上表面遮掩,反而不易被渣土击破。故当弹性环上表面破损后,可以将原来弹性环的下表面通过旋转移动到上表面,继续使用;而破损的一面可以黏贴一些临时的胶布施行修补,由于修补后的位置已经旋转到下表面工位,不易受到渣土的击打,故也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位置切换有利于延长弹性环的使用寿命。较佳的,安装环设有插块,护筒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个插槽,插块可插入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缸的顶出,伴随着剧烈的震动,而弹性环圆周方向会发生移动,而通过插块与插槽的圆周约束,有效解决了圆周方向自由移动的问题;由于插槽数量较多,依旧能够通过切换插块与插槽的配合位置保证弹性环未损坏的一面朝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在护筒出口端安装弹性环这一个新技术,使得土渣难以进入到护筒内部,使得活塞杆不易被渣土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活塞缸、方套、护筒以及弹性套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螺纹套、弹性环、护筒与活塞杆之间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弹性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1、活塞杆;12、活塞缸;13、方套;21、护筒;22、压头;3、弹性环;31、开孔;32、弹片;33、折叠布;34、支撑骨;35、安装环;4、螺纹套;41、挡环;51、插块;52、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活塞缸12,活塞缸12均螺纹连接有方套13,方套13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圆筒形的护筒21。活塞缸12的活塞杆11依次穿过方套13与护筒21。活塞杆11上安装有压头22,压头22伸出护筒21时对混凝土桩进行冲击与打断;压头22回到护筒21内时,破除装置停止破桩动作。护筒21的出口端安装有弹性环3,弹性环3中心开设有圆形的开孔31;压头22与活塞杆11可穿出开孔31,以进行破桩动作。通过弹性环3对护筒21出口端的遮盖作用,使得被击碎的土渣难以进入到护筒21内部,减少可护筒21内土渣的堆积;使得活塞杆11在护筒21内移动时,土渣对活塞杆11的磨损有所减少。如图2所示,压头22的尖刺部呈类圆锥状,开孔31的孔径小于压头22的最大直径,压头22的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活塞杆11的外径;本实施例中开孔31的孔径为压头22最大直径的1/2。其优点在于,当压头22顶出时,弹性环3的开孔31边沿胀紧在压头22外边沿,弹性环3同时密封连接在护筒21与压头22上,利用此良好的密封性能,土渣与灰尘更加难以进入到护筒21内。开孔31的中心线置于压头22移动的直线轨迹上。压头22在活塞杆11作用下直线移动,该设计优点在于,压头22对开孔31在圆周方向的作用力大小相近,弹性环3围绕开孔31的撑开形变量相似,弹性环3不易因为两侧撑开形变量不同而破裂。如图2与图3所示,弹性环3呈锥环状,且弹性环3的大端靠近护筒21,弹性环3的小端远离护筒21。弹性环3包括4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弹片32,相邻弹片32之间连接有折叠布33,折叠布33为柔性布料。该设计的用意在于:折叠布33更加松散,具有更大的展开面积,便于弹片32的撑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包括活塞杆(11)、活塞缸(12)、护筒(21)与压头(22),其特征是:护筒(21)设有封堵其出口端的弹性环(3),弹性环(3)设有供压头(22)穿出的开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包括活塞杆(11)、活塞缸(12)、护筒(21)与压头(22),其特征是:护筒(21)设有封堵其出口端的弹性环(3),弹性环(3)设有供压头(22)穿出的开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其特征是:开孔(31)的孔径小于压头(22)的最大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其特征是:开孔(31)的中心线置于压头(22)移动的直线轨迹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其特征是:弹性环(3)包括多个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弹片(32),相邻弹片(32)之间连接有折叠布(3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置,其特征是:弹片(32)内设有弹性的支撑骨(3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桩破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龙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茂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