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鱼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7720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鱼闸,该过鱼闸主要包括:底板、两个边墩、上游闸门、下游闸门、监测设备和控制系统;两个边墩建造于所述底板的两侧,与底板构成U型结构;所述上游闸门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上游侧,所述下游闸门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下游侧;上游闸门和下游闸门均包括沿着竖直方向错开设置且均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的门板A和门板B;监测设备用于监测闸室内外的情况信息;控制系统与监测设备连接,根据监测设备提供的情况信息控制所述门板A和所述门板B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由传统水闸进行简单改造而得,占地少、造价低,适用于已建水闸的生态化改造,也可供新建水闸参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鱼闸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鱼闸。
技术介绍
水闸是一种常见的水工建筑物,修建水闸的目的是蓄水、泄洪、控制水流等。水闸对防洪、供水、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具有重要作用,但修建水闸会阻断河流的连续性,特别是阻断鱼类的洄游路径。当水闸关闭时,鱼类自然无法越过水闸,而当水闸开启时,也往往因为下泄流速过大,超过鱼类的克流能力,使鱼类难以向上游越过水闸,从而导致河流的生态系统被分隔,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已建成的水闸基本都没有给鱼类提供洄游的通道。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新建水闸时有必要考虑鱼类的洄游问题,同步建造配套的过鱼设施。对位于有生态保护要求的河流上的已建水闸,也有必要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为鱼类创造洄游条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鱼道是目前较常用的过鱼设施,但鱼道占地面积大、造价高,一般用于新建大型重点工程,对于众多已建成的中小水闸,重新修建鱼道很难实现。且鱼道运行受上、下游水位影响较大,流速、流态不稳定,过鱼效果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研究更简单可行的方法,来实现已建水闸的生态化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过鱼闸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鱼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两个边墩(200)、上游闸门(301)、下游闸门(302)、监测设备(400)和控制系统(500);两个所述边墩(200)建造于所述底板(100)的两侧,与所述底板(100)构成U型结构;所述上游闸门(301)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上游侧,所述下游闸门(302)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下游侧;所述上游闸门(301)和所述下游闸门(302)均包括沿着竖直方向错开设置的门板A(310)和门板B(320),所述门板A(310)和所述门板B(320)均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监测设备(400)用于监测闸室(700)内外的情况信息,所述闸室(700)内外的情况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鱼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0)、两个边墩(200)、上游闸门(301)、下游闸门(302)、监测设备(400)和控制系统(500);两个所述边墩(200)建造于所述底板(100)的两侧,与所述底板(100)构成U型结构;所述上游闸门(301)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上游侧,所述下游闸门(302)布置在所述U型结构的下游侧;所述上游闸门(301)和所述下游闸门(302)均包括沿着竖直方向错开设置的门板A(310)和门板B(320),所述门板A(310)和所述门板B(320)均可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监测设备(400)用于监测闸室(700)内外的情况信息,所述闸室(700)内外的情况信息包括上游、下游和闸室(700)中的水位、流速、流态以及鱼群的活动状态;所述控制系统(500)与所述监测设备(400)连接,根据所述监测设备(400)提供的情况信息控制所述门板A和所述门板B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鱼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闭设备(600),所述控制系统(500)通过所述启闭设备(600)控制所述门板A(310)和所述门板B(320)移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明星章胜玲黄少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