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及景观生态系统技术领域。目的是基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效果的优势,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且多分散布局的特点,开发小型处理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及景观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2015年4月,在国务院签发的“水十条”中明确提出:“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目前全国农村每年有90多亿吨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开展农村聚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可以有效地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切实做到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谐发展。村镇生活污水污染类型以有机耗氧污染和氮磷污染为主,可生化降解性好,N、P含量高,但排放分散;在村镇修建类似于城镇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运送至城镇,所需费用较高,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因建设费用高、运行费用高、能耗高、对氮、磷去除效果差,很难适应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需要。因此,急需小型化、建设成本低、运行费用低、管理维护方便、处理效果及生态景观效果好的处理系统。农村目前比较常用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包括以下几个类型:第一:传统工艺。这些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氧化沟、A/O、A2/O、SBR、生物滤池等。这些工艺技术纯熟,但由于其较高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维持正常稳定的运行,因此并不适合于处理农村污水。第二:生态工艺。常见的有人工湿地、土壤渗滤、氧化塘等,但由于其占地面积较大,处理效率有限,在部分土地资源紧张的地区难以广泛推广。第三:先进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可以维持高浓度污泥,去除悬浮颗粒。但因其较高的投资费用的运行费用,以及操作管理的复杂性,并不适合农村污水就地处理。现有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或装置,大多采用单种技术处理,如人工湿地、藻类塘、土壤渗滤系统等,其缺点为:单一使用某种技术处理效果不佳,综合使用占地面积大,很多处理过程没有经过地下水反滤层的同化。或者采用一体化处理工艺,虽然节省占地,安装方便。但一体化系统的处理原理并没有多少创新,且严重依赖于后期管理维护,没有维护,基本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基于传统处理工艺的稳定性、效果的优势,结合农村土地资源并不十分稀缺,且多分散布局的特点,开发小型处理量的污水处理系统。具体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呈矩形设置,为地埋或半地埋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连通污水管网或化粪池。进一步的,所述格栅由一组筛网或平行栅条间距e=10mm的金属栅条制成,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格栅安装倾角α=60°,格栅池内部尺寸为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沉淀池有效内径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进一步的,所述厌氧滤池包括反滤单元及厌氧单元,反滤单元底部布置填料,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为碎石、粗砂、粉煤灰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填料,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为1m。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进一步的,二沉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混合悬浮液通过管道接入二沉池底部出水,出水口设置折流挡板,上清液则通过三角溢流堰进入蓄水池,二沉池的有效运行深度为2.3m,有效容积2.3m3,二沉池出水端设置筛网;蓄水池内部尺寸长1m、宽1m、结构深度3m,底部安装潜水泵及液位监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1.5m,一级湿地单元底部的进水管采用DN50的UPVC管,两侧穿孔,穿孔间距15cm,穿孔大小10mm,布水管间间距0.5m,一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1.2m,填料共布置五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30cm,该层为进水布水层;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30cm;第三层为细灰岩,粒径10mm,填料厚度为30cm;第四层为粗砂,粒径2mm,填料厚度20cm,该层为进水层;第五层为土壤,用于为湿地植物根系提供生存空间,填料厚度10cm;一级湿地单元为垂直潜流的方式,表层为土壤层,栽种湿地植物,布水管位于湿地底部,布水管用于使水流从底部进入湿地,向上漫流,通过布水管上方预留的出水孔进入二级湿地单元。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结构尺寸为:6.2m×6m×0.8m,二级湿地单元为表面流的方式,二级湿地单元填料深度0.4m,填料共布置两层:第一层为砾石,粒径50~100mm,填料厚度为20cm;第二层为粗灰岩,粒径30~50mm,填料厚度20cm。其中,所述一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所述二级湿地单元的湿地植物包括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及沉水植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地埋式生化前处理工艺布置在地下,可以全部地埋或半地埋。总体占地面积小,挖方量小。若半地埋,外露部分可以与综合房一起结合当地农村建筑风格进行统一打造,不会显得突兀。地埋式处理充分利用空间,地上空间可以复耕或者绿化,不影响农村整体风貌。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布置在地上,但不拘泥于规则图形,可以和周围景观建设紧密结合,有助于农村绿化,在实现水体净化的同时,达到美化景观、带来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技术综合利用了物理作用、微生物作用及湿地生态措施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水处理效果好、建设投资低、能耗小、运行费用低和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本技术较现有技术增加了反滤层系统,处理过的污水经过反滤层系统的同化作用,可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由于反滤层的特殊填料结合地表的湿地,大大增强了脱氮除磷功能。结构合理紧凑,埋于地下有利保温,在寒冷的冬季仍可正常运行,无污染,无噪声,无异味,减少二次污染;可利用计时装置定时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管维方便,不需要专业人员定期职守;能耗低,仅水泵、鼓风机、污泥泵需要供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图2为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格栅和沉淀池工艺平面示意图;图4为格栅和沉淀池工艺剖面示意图;图5为厌氧滤池工艺平面示意图;图6为厌氧滤池工艺剖面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及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包括依次通过自然溢流方式连通的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格栅、沉淀池、厌氧滤池、厌氧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蓄水池,蓄水池通过水泵连通田园景观湿地系统,所述田园景观湿地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一级湿地单元及二级湿地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式生化前处理系统呈矩形设置,为地埋或半地埋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连通污水管网或化粪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由一组筛网或平行栅条间距e=10mm的金属栅条制成,格栅安装在污水处理系统进水口前端,格栅安装倾角α=60°,格栅池内部尺寸为长0.7m,宽0.6m,高1.0m,格栅池位于沉淀池内部,格栅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和侧面均进行防渗防漏防刮擦处理,沉淀池有效内径长2.2m,宽2m,结构深度3m,沉淀池内部设置有隔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滤池包括反滤单元及厌氧单元,反滤单元底部布置填料,反滤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底部布置填料高度1m,填料为碎石、粗砂、粉煤灰构成的生物处理构筑物;厌氧单元填充柔性填料,厌氧单元内部尺寸长2.2m,宽1.3m,结构深度3m,柔性填料布置于中部,高度为1m。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池内部尺寸长2.2m,宽2.1m,结构深度3m,运行有效深度2.3m,有效容积为10.6m3,接触氧化池底部布置微孔曝气装置,池体中部添加柔性填料。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德,赖长邈,张衡,席青松,孙敏辉,崔志军,熊昌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