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和过滤器器身,所述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且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过滤器器身的内部设置有三个风扇,分别设置有在第一过滤网、栅格、厌氧消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中间位置处,且风扇的对面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连接箱,可以去除每一层残留的残渣,将残渣吹到连接箱内,因此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污水处理,使得内部不会每一层之间不会堵塞,其次,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器身和过滤器底座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且可以拆卸,因此当过滤器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做出处理,方便过滤器本体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
技术介绍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现有的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还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在每一层的过滤过后均会留下残渣,然而现在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还不能更加有效的处理这些残渣,还有就是在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的固定和分离方面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和过滤器器身,所述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且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送带与控制杆传动连接,且控制杆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所述过滤器盖板的外表壁上位于第一电机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过滤器盖板通过连接块与过滤器器身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上的外表壁上设置有控制块,且过滤器器身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栅格、厌氧消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栅格中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通过传送带与风扇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的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机对应的连接箱,所述过滤器器身两侧外表壁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且沉淀仓的两侧开设有进料管,所述过滤器器身的底部通过连接块与过滤器底座连接,所述过滤器底座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的底部设置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清水出口的控制阀,所述过滤器底座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支撑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料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进料管上均设置有控制进料管的控制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个连接杆关于过滤器器身的竖直中线对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栅格之间的距离为10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过滤器盖板与过滤器底座为弧形结构。本技术中,首先,过滤器器身的内部设置有三个风扇,分别设置有在第一过滤网、栅格、厌氧消化层和活性炭吸附层的中间位置处,且风扇的对面位置处对应设置有连接箱,可以去除每一层残留的残渣,将残渣吹到连接箱内,因此可以更加高效的进行污水处理,使得内部不会每一层之间不会堵塞,其次,过滤器盖板、过滤器器身和过滤器底座两两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且可以拆卸,因此当过滤器内部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做出处理,方便过滤器本体的清洗,最后,过滤器器身的两侧外表壁上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可以通过螺栓口与其他稳固性物品连接,同时底部的拐角处也设置有支撑杆,因此增加了过滤器本体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过滤器器身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进水口、2-连接块、3-控制块、4-连接杆、5-螺栓口、6-沉淀仓、7-控制阀、8-控制杆、9-第一电机、10-排气孔、101-过滤器盖板、102-过滤器器身、103-过滤器底座、11-搅拌杆、12-第一过滤网、13-进料管、14-第二过滤网、15-清水出口、16-支撑杆、17-风扇、18-第二电机、19-连接箱、20-栅格、21-厌氧消化层、22-活性炭吸附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101和过滤器器身102,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且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通过传送带与控制杆8传动连接,且控制杆8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11,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第一电机9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10,过滤器盖板101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器身102连接,过滤器器身102上的外表壁上设置有控制块3,且过滤器器身10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栅格20、厌氧消化层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第一过滤网12与栅格20中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8,且第二电机18通过传送带与风扇17传动连接,过滤器器身102的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机18对应的连接箱19,过滤器器身102两侧外表壁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上开设有螺栓孔5,活性炭吸附层22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6,且沉淀仓6的两侧开设有进料管13,过滤器器身102的底部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底座103连接,过滤器底座103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4,且第二过滤网14的底部设置有清水出口15,清水出口1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清水出口15的控制阀7,过滤器底座103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支撑杆16。进料管13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进料管13上均设置有控制进料管13的控制块,两个连接杆4关于过滤器器身102的竖直中线对称,第一过滤网12与栅格20之间的距离为10cm,过滤器盖板101与过滤器底座103为弧形结构。第一过滤网12、栅格20、厌氧消化层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的中间均设置有第二电机18,当过滤器本体不使用时,第二电机18带动风扇17转动,风扇17将每一层残留的残渣吹到连接箱19内,连接箱19设置有过滤器器身102的外表壁上,因此可以拆卸下来,便于过滤器本体的清洗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过滤器盖板101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器身102连接起来,然后将过滤器器身102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底座103连接起来,然后将污水从进水口1注入,第一电机9带动搅拌杆11转动,搅拌杆11对污水进行搅拌处理,然后污水依次经过第一过滤网12、栅格20、厌氧消化层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然后将污水除臭剂通过进料管13注入到沉淀仓6中,然后处理过后污水经过第二过滤网14流出即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101)和过滤器器身(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且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通过传送带与控制杆(8)传动连接,且控制杆(8)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11),所述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第一电机(9)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10),所述过滤器盖板(101)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器身(102)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102)上的外表壁上设置有控制块(3),且过滤器器身(10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栅格(20)、厌氧消化层(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所述第一过滤网(12)与栅格(20)中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8),且第二电机(18)通过传送带与风扇(17)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102)的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机(18)对应的连接箱(19),所述过滤器器身(102)两侧外表壁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上开设有螺栓孔(5),所述活性炭吸附层(22)的底部设置有沉淀仓(6),且沉淀仓(6)的两侧开设有进料管(13),所述过滤器器身(102)的底部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底座(103)连接,所述过滤器底座(103)的底部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4),且第二过滤网(14)的底部设置有清水出口(15),所述清水出口(15)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清水出口(15)的控制阀(7),所述过滤器底座(103)的底部拐角处设置有支撑杆(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组合过滤带,包括过滤器盖板(101)和过滤器器身(10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开设有进水口(1),且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进水口(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通过传送带与控制杆(8)传动连接,且控制杆(8)的底部设置有搅拌杆(11),所述过滤器盖板(101)的外表壁上位于第一电机(9)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孔(10),所述过滤器盖板(101)通过连接块(2)与过滤器器身(102)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102)上的外表壁上设置有控制块(3),且过滤器器身(10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2)、栅格(20)、厌氧消化层(21)和活性炭吸附层(22),所述第一过滤网(12)与栅格(20)中间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8),且第二电机(18)通过传送带与风扇(17)传动连接,所述过滤器器身(102)的一侧外表壁上设置有与第二电机(18)对应的连接箱(19),所述过滤器器身(102)两侧外表壁焊接有连接杆(4),且连接杆(4)上开设有螺栓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帆海,
申请(专利权)人:普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