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及其底部配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631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器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及其底部配水结构,该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包括:底部壳体(1),所述底部壳体(1)内设置有石英砂垫层;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底部壳体(1)内并将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分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且所述石英砂垫层位于所述下侧腔室;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用于向下侧腔室内通入原水;配水管件,所述配水管件贯穿隔板(2),用于将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所述上侧腔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底部壳体(1)上,用于支撑所述隔板(2)。本申请提供的底部配水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石英砂乱层的现象,避免了离子交换器的压差过大,防止树脂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及其底部配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离子交换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及其底部配水结构。
技术介绍
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处理系统中,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结构是从离子交换器的上部和下部向离子交换器配水并在离子交换器的中部利用交换器中的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其中,离子交换器的下部铺设有石英砂垫层,以对从交换器下部进入的水进行清洗并防止树脂流失。但是由于石英砂的表面为不规则形状,极易附着有机物,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石英砂乱层,进而导致离子交换器压差大和树脂流失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双流离子交换器进行改进,以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保证离子交换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石英砂乱层导致的树脂流失的问题,提供一种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该底部配水结构能够防止石英砂乱层,从而防止树脂的流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该底部配水结构包括: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内设置有石英砂垫层;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内并将所述底部壳体的内部分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且所述石英砂垫层位于所述下侧腔室;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用于向所述下侧腔室内通入原水;配水管件,所述配水管件贯穿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所述上侧腔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上,用于支撑所述隔板。优选地,所述配水管件包括贯穿所述隔板的母管和与所述母管连通的支管,所述支管上设置有第一滤元,所述第一滤元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优选地,所述母管的位于所述隔板的上侧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滤元,所述第二滤元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优选地,所述隔板平行于水平面且为圆形,所述母管贯穿所述隔板的中心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管平行于所述隔板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滤元均匀分布在所述支管上。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隔板的第一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层的第二支撑层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层的第三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包括多个中支撑杆,多个所述中支撑杆水平设置在同一高度且互相交错,所述第三支撑层包括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竖直设置且设置在多个所述中支撑杆互相交错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层包括多个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支撑在所述中支撑杆上且和部分所述中支撑杆交错设置,多个所述上支撑杆在同一高度水平设置,所述隔板支撑在所述上支撑杆的上方。优选地,所述隔板由多块拼接板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下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底部壳体上。优选地,所述配水管件的材料为316L不锈钢,所述隔板为钢板。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该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底部配水结构,其中,所述上侧腔室内设置有树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通过隔板有效地将石英砂垫层隔离,从而与树脂分隔开,通过配水管件将离子交换器下部的原水输送到中部的树脂层,即使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石英砂乱层的现象,避免了离子交换器的压差过大的现象的发生,防止了树脂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底部配水结构的支撑部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底部配水结构的支撑部以及隔板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底部配水结构的供水管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隔板3-母管4-支管5-拼接板11-第一滤元12-第二滤元21-上支撑杆22-中支撑杆23-下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该底部配水结构包括:底部壳体1,所述底部壳体1内设置有石英砂垫层;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内并将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分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且所述石英砂垫层位于所述下侧腔室;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用于向所述下侧腔室内通入原水;配水管件,所述配水管件贯穿所述隔板2,用于将所述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所述上侧腔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上,用于支撑所述隔板2。其中,配水管件可以选用泵作为驱动件,从而将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上侧腔室。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底部配水结构,通过隔板2有效地将石英砂垫层隔离,从而与树脂分隔开,通过配水管件将离子交换器下部的原水输送到中部的树脂层,即使在原水水质较差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石英砂乱层的现象,避免了离子交换器的压差过大的现象的发生,防止了树脂的流失。配水管件可以采用适当的结构,优选地,所述配水管件包括贯穿所述隔板的母管3和与所述母管3连通的支管4,所述支管4上设置有第一滤元11,所述第一滤元11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第一滤元11能够对母管3输送的原水进行过滤,从而向上侧腔室中排出经过石英砂垫层清洗且进行过滤后的原水。优选地,所述母管3的位于所述隔板2的上侧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滤元12,所述第二滤元12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如图1所示,第二滤元12直接设置在母管3上,从而使一部分的原水在没有进入支管4之前,先经由第二滤元12排出,从而缓解支管4中的流量压力。为了均匀地向上侧腔室排出原水,优选地,所述隔板2平行于水平面且为圆形,所述母管3贯穿所述隔板2的中心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管4平行于所述隔板2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滤元1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管4上。如图4所示,支管4设置在母管3的上方且被母管3平分,在支管4的两侧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滤元11,原水经过母管3后分别向支管4的两端流动。其中,为了使原水能够达到位于支管4的最远端的第一滤元11,支管4内原水的流动速度应达到30m/h。为了对隔板2进行支撑,优选地,所述支撑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隔板2的第一支撑层、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层的第二支撑层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层的第三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包括多个中支撑杆22,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2水平设置在同一高度且互相交错,所述第三支撑层包括下支撑杆23,所述下支撑杆23竖直设置且设置在多个所述中支撑杆22互相交错的位置。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层包括6个中支撑杆22,其中4个中支撑杆22沿同一方向均匀布置,另外2个中支撑杆22沿垂直于上述4个中支撑杆22布置的方向进行布置,从而构成较稳固的搭接结构,第三支撑层的下支撑杆23可以设置在中支撑杆22彼此交叉的交点位置,从而起到对中支撑层的支撑作用。如图4所示,下支撑杆23竖直设置,一端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一端支撑在中支撑杆22的交点位置。还可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层包括多个上支撑杆21,所述上支撑杆21支撑在所述中支撑杆22上且和部分所述中支撑杆22交错设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中支撑杆22包括水平设置且沿彼此垂直的方向布置的两组,上支撑杆21与其中一组中支撑杆22垂直,但根据中支撑杆22的交错方式,也可以使上支撑杆21以其他方式与部分中支撑杆22交错),多个所述上支撑杆21在同一高度水平设置,所述隔板2支撑在所述上支撑杆21的上方。上支撑杆21应该均匀地分布在壳体1的横截面上,以保证隔板2被均匀地支撑,避免出现一部分的隔板2下方缺少支撑结构的情况发生。其中,上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及其底部配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配水结构包括:底部壳体(1),所述底部壳体(1)内设置有石英砂垫层;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内并将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分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且所述石英砂垫层位于所述下侧腔室;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用于向所述下侧腔室内通入原水;配水管件,所述配水管件贯穿所述隔板(2),用于将所述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所述上侧腔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上,用于支撑所述隔板(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部配水结构包括:底部壳体(1),所述底部壳体(1)内设置有石英砂垫层;隔板(2),所述隔板(2)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内并将所述底部壳体(1)的内部分为上侧腔室和下侧腔室,且所述石英砂垫层位于所述下侧腔室;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用于向所述下侧腔室内通入原水;配水管件,所述配水管件贯穿所述隔板(2),用于将所述原水从下侧腔室输送到所述上侧腔室;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底部壳体(1)上,用于支撑所述隔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管件包括贯穿所述隔板的母管(3)和与所述母管(3)连通的支管(4),所述支管(4)上设置有第一滤元(11),所述第一滤元(11)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管(3)的位于所述隔板(2)的上侧的部分设置有第二滤元(12),所述第二滤元(12)用于向所述上侧腔室内排出经过过滤的所述原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流弱酸离子交换器的底部配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平行于水平面且为圆形,所述母管(3)贯穿所述隔板(2)的中心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支管(4)平行于所述隔板(2)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滤元(11)均匀分布在所述支管(4)上。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明王金丰张翠伶于学斌郭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