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带基材及具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45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织带基材及使用该基材的包装件。所述编织带基材的编织线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疏密度有所差异,从而使得在一个方向上相对容易撕开,而在另一个方向上相对不容易撕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包括设置有这样的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易于开拆,外观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带基材及具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
本技术属于包装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编织带基材以及具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
技术介绍
如今,包装件(例如包装箱、包装袋、信封等)被大量使用。使用时,将商品放入包装件内并封口后即可进行投递。接收方在收到快递后,通常需要借助剪、刀等辅助工具来开拆包装件。这使得开拆操作极为不便,另外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包装件的编织带基材以及设置有该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一种编织带基材,包括编织线层和包围或覆盖在所述编织线层的至少一侧的覆层,其中所述编织线层包括:基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组编织线,所述第一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一距离的多个第一股编织线,所述第一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编织线,和沿与所述横向方向基本垂直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组编织线,所述第二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二距离的多个第二股编织线,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编织线。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装件,包括本体和封舌,所述本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形成袋口,所述封舌一体连接于所述袋口,用本技术的编织带基材形成的条附着在所述封舌的内部、所述封舌的外部、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本体的外部中的至少一个位置上。通过本技术的编织带基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加工和使用便捷。设置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制造方便、使用便利、易于开拆、外观完整。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编织带基材的一部分的实物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编织带基材的放大图。图3为图1和2所示的编织带基材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成卷的编织带基材的实物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设置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的设置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被开拆后的实物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编织带基材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编织带基材包括编织线层10和附着在编织线层10的至少一侧的覆层,以及优选地包括黏连层。其中,如图3所最佳示出的,编织线层10包括第一组编织线100和第二组编织线200,这两组编织线构成网状结构,例如类似井字形的结构。优选地,编织线层10还包括第三组编织线300和第四组编织线400。这四组编织线可构成网状结构,例如类似米字形的结构。第一组编织线100基本沿横向方向x延伸,且包括彼此间隔第一距离d1的多个第一股编织线。考虑到强度和韧性,第一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编织线,例如2-5根或者更多。这些第一编织线可以相互平行且靠近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排或几排,也可以被拧成一股编织线。第一股编织线优选地成直线型,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影响也可以呈波浪形。第二组编织线200基本沿纵向方向y延伸,且包括彼此间隔第二距离d2的多个第二股编织线。与第一股编织线类似,第二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编织线,例如2-5根或者更多。这些第二编织线可以相互平行且靠近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排或几排,也可以被拧成一股编织线。第二股编织线优选地成直线型,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影响也可以呈波浪形。考虑到强度和韧性(本申请中,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强度”和“韧性”的含义是相同的,指材料被外力撕裂的难易程度),第二距离d2大于第一距离d1。优选地,第二距离d2是第一距离d1的2倍、2.5倍或3倍。由此,当第一和第二组编织线中的每一股编织线的韧性相同或基本相同时,编织带基材更容易沿横向方向x被撕开,而沿纵向方向y不容易被撕开。当然,第一组编织线中每一根编织线的韧性也可以大于第二组编织线中每一根编织线的韧性。需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横向/x方向”和“纵向/y方向”并非特指单个特定的方向,而是指两个方向之间相对的朝向而言的。因此,本申请的编织带基材的韧性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方向上相对不易撕开,而在与该方向基本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上相对容易撕开。第一组编织线100和第二组编织线200交叉排列,如图3所示。第一股编织线和第二股编织线的交叉方式不受限制。例如,第一股编织线的所有单根编织线可以均位于第二股编织线的所有单根编织线之上或之下。或者,第一股编织线的一些编织线可以位于第二股编织线的所有单根编织线之上,而另一些编织线可以位于第二股编织线的所有单根编织线之下,构成相互交错的结构。或者,为了编织的便利,第一组编织线中的所有股编织线可以全部位于第二组编织线200之上,或者可以交替地位于相邻两组第二组编织线200之上和之下。经由上述配置,本技术的编织带基材的各个编织线在纵向和横向上的疏密度有所差异,从而使得在一个方向上相对容易撕开,而在另一个方向上相对不容易撕开。优选地,为了增加编织带基材本身的强度,编织线层还可以包括第三组编织线300和第四组编织线400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三组编织线300沿第三方向延伸。该第三方向在横向方向x和纵向方向y之间,且与横向方向x之间具有第一角度α,例如30-60度,优选地为40-50度,更优选地为45度。第三组编织线300包括彼此间隔第三距离d3的多个第三股编织线。与第一和第二股编织线类似,第三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可包括至少一根第三编织线,例如2-5根或更多。这些第三编织线可以相互平行且靠近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排或几排,也可以被拧成一股编织线。第三股编织线优选地成直线型,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影响也可以呈波浪形。第四组编织线400沿第四方向延伸。该第四方向在横向方向x和纵向方向y之间,且与横向方向x之间具有第二角度β,例如120-160度,优选地为130-150度,更优选地为135度。优选地,第四方向和第三方向相对于纵向方向y基本对称。第四组编织线400也包括彼此间隔第四距离的多个第四股编织线。与第一和第二股编织线类似,第四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可包括至少一根第四编织线,例如2-5根或更多。这些第四编织线可以相互平行且靠近地排列在一起构成一排或几排,也可以被拧成一股编织线。第四股编织线优选地成直线型,但由于加工工艺的影响也可以呈波浪形。优选地,第三距离d3和第四距离d4可基本相同,也可都基本等于第一距离d1或大于第一距离d1而小于第二距离d2。还优选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的数量大于第三编织线和第四编织线的数量。第一组编织线100和第二组编织线200可被视为主要编织线,构成该编织带基材的主体结构。优选地,第一股编织线的每条编织线、第二股编织线的每条编织线、第三股编织线的每条编织线和第四股编织线的每条编织线可以具有相同的粗细程度,或者不同的粗细程度。以上所有编织线可以是用丝、棉、麻和化纤等常见纺织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纺织或加工成的线,优选地由聚乙烯(PE)制成。覆层,例如可以为塑料膜,包围编织线层10或者覆盖在编织线层10的一侧或两侧,以保护编织线层10免受损害,并增强编织带基材的强度和完整性。黏连层优选位于所述编织带基材的一侧,以为编织带基材提供粘性。如图4所示,编织带基材可缠绕成卷,黏连层优选地使得成卷的编织带基材可以很容易地剥离下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编织带基材及具有编织带基材的包装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线层和包围或覆盖在所述编织线层的至少一侧的覆层,其中所述编织线层包括:基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组编织线,所述第一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一距离的多个第一股编织线,所述第一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编织线,和沿与所述横向方向基本垂直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组编织线,所述第二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二距离的多个第二股编织线,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编织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线层和包围或覆盖在所述编织线层的至少一侧的覆层,其中所述编织线层包括:基本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组编织线,所述第一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一距离的多个第一股编织线,所述第一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一编织线,和沿与所述横向方向基本垂直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组编织线,所述第二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二距离的多个第二股编织线,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二编织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三组编织线,所述第三方向在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纵向方向之间并且与所述横向方向之间具有第一角度,所述第三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三距离的多个第三股编织线,所述第三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三编织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第四方向延伸的第四组编织线,所述第四方向在所述横向方向和所述纵向方向之间并且与所述横向方向之间具有大于所述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所述第四组编织线包括彼此间隔第四距离的多个第四股编织线,所述第四股编织线中的每一股包括至少一根第四编织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是所述第一距离的2倍、2.5倍或3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四距离基本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带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为4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一撕得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