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和使用该防伪方法的防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6423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及系统,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注册;生产厂商确定每件产品的防伪编码;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扫描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同时防伪系统服务器记录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比对待验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不一致,待验防伪编码无效,判断产品为仿冒品;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一致,a.扫描录入次数为1次,待验防伪编码有效,判断产品为正品;b.扫描录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判断产品为疑似仿冒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杜绝产品防伪编码的伪造、防伪包装二次利用形成的假冒伪劣产品。

A anti-counterfeit system based on large data and the anti-counterfeit system using the anti-counterfei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和使用该防伪方法的防伪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还涉及使用该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的防伪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商品种类越来越多样化,随之产生了仿照、伪造名牌产品的假冒伪劣商品,正品、真品的防伪技术也由此诞生。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防伪技术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为了保护企业品牌、保护市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性技术措施。防伪技术产品是以防伪为目的,采用防伪技术制成的、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防伪技术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印刷防伪技术、化学材料防伪技术、物理防伪技术、数码信息防伪技术、结构和包装防伪技术、人体和生物特征防伪技术等等。然而,虽然防伪技术种类繁多,且制作工艺繁琐,造价高,但是,仍有不法厂商在高利润的诱惑下采用伪造防伪标志或者回收正品包装的方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却不易识别和查询。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会给正规厂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其品牌信誉,使其信誉度大大降低;另外,假冒伪劣产品也会给消费者带来经济损失,更甚者,还会对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节约成本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可以杜绝产品防伪编码的伪造、防伪包装二次利用形成的假冒伪劣产品。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⑵生产厂商确定每一件产品的防伪编码,即产品与防伪编码一一对应,该防伪编码为真防伪编码,将该真防伪编码设置在产品外包装上,并采用覆盖层覆盖,一次性使用;⑶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⑷消费者购入产品的防伪编码为待验防伪编码,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同时防伪系统服务器对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进行记录,并比对待验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①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不一致,则待验防伪编码无效,判断产品为仿冒品;②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一致,则:a.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为1次,则待验防伪编码有效,判断产品为正品;b.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则判断产品为疑似仿冒品,转入步骤⑸;⑸若第一次录入待验防伪编码的操作是消费者已知的,即确认疑似仿冒品为正品,反之亦然。大数据(big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防伪系统服务器这种大数据系统记录产品防伪编码的扫码次数来判断是否是仿冒品,消费者易于识别和查询,可杜绝产品防伪编码的伪造、防伪包装二次利用形成的假冒伪劣产品,避免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危害。而且,本专利技术生产厂商防伪编码设计简单、造价低、节约成本,适于广泛推广和适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⑷中,所述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包括防伪编码的扫描次数、扫描地点和扫描时间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步骤⑵中,生产厂商根据自身需求,自行设置产品的防伪编码,防伪编码为产品的唯一身份编码,或者防伪编码由防伪系统服务器自动生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时,设置预警值m,当产品验证信息结果显示为仿冒品和疑为仿冒品的数值超过预警值m时,防伪系统服务器汇总产品验证信息,产品验证信息包括与防伪编码对应的产品型号、产品批次、扫描次数、扫描地点和扫描时间等信息,通过防伪系统客户端传送至生产厂商,便于生产厂商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跟踪排查。且生产厂商可以对产品的侵权信息等进行有效监控,方便对假冒伪劣产品进行打击,维护品牌效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注册时,可选择要求定期反馈产品验证信息,防伪系统服务器定期汇总产品验证信息进行反馈,方便生产厂商了解产品的销量、销售地区等信息,调整产品生产策略。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将经销商纳入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防伪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⑵生产厂商确定每一件产品的两个防伪编码,即一件产品与两个防伪编码相对应,该两个防伪编码是真防伪编码,其中一个真防伪编码设置于产品外包装上,无覆盖层覆盖,为开放防伪编码,可多次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另一个真防伪编码设置于产品内部,有覆盖层覆盖,为内置防伪编码,仅可一次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⑶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⑷经销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⑸经销商收到生产厂商发来的产品后,将该产品的开放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防伪系统服务器对该产品所对应的经销商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对该产品所对应的经销商的验证信息进行记录,该经销商是产品定位经销商;⑹消费者购入产品的两个防伪编码为待验防伪编码,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开放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由防伪系统服务器比对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开放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中的开放防伪编码,判断经销商信息,并与产品定位经销商对比:①若经销商信息与产品定位经销商一致,显示经销商名称,建议购买,转入步骤⑺;②若经销商信息与产品定位经销商不一致,显示经销商名称,不建议购买;⑺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同时防伪系统服务器对消费者录入内置防伪编码时的信息进行记录,并比对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①若两个内置防伪编码不一致,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无效,判断产品为仿冒品;②若两个内置防伪编码一致,则:a.若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扫描录入次数为1次,则该内置防伪编码有效,判断产品为正品;b.若待验防伪编码中的内置防伪编码扫描录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则判断产品为疑似仿冒品,转入步骤⑻;⑻若第一次扫描录入该内置防伪编码的操作是消费者已知的,即确认疑似仿冒品为正品,反之亦然。本专利技术防伪系统客户端面向终端用户,包括生产厂商、终端消费者以及中间经销商等,用于录入产品相关信息及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信息。防伪系统服务器用于录入产品相关信息的储存和分析,生产厂商、经销商身份的确认等。鉴于产品信息量大,且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要求服务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信息安全性好。另外,生产厂商也可以同时获得经销商信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进一步优化产品生产规模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时,预设经销商验证消息预警值p,当经销商验证信息数量超过预警值p时,防伪系统服务器汇总产品所对应的经销商验证信息,经销商验证信息包括与防伪编码所对应的产品型号、产品批次、扫描次数和扫描供应商信息,通过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⑵生产厂商确定每一件产品的防伪编码,即产品与防伪编码一一对应,该防伪编码为真防伪编码,将该真防伪编码设置在产品外包装上,并使用覆盖层覆盖,一次性使用;⑶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⑷消费者购入产品的防伪编码为待验防伪编码,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同时防伪系统服务器对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进行记录,并比对待验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①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不一致,则待验防伪编码无效,判断产品为仿冒品;②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一致,则:a.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为1次,则待验防伪编码有效,判断产品为正品;b.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则判断产品为疑似仿冒品,转入步骤⑸;⑸若第一次扫描录入待验防伪编码的操作是消费者已知的,即确认疑似仿冒品为正品,反之亦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⑵生产厂商确定每一件产品的防伪编码,即产品与防伪编码一一对应,该防伪编码为真防伪编码,将该真防伪编码设置在产品外包装上,并使用覆盖层覆盖,一次性使用;⑶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⑷消费者购入产品的防伪编码为待验防伪编码,消费者将待验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同时防伪系统服务器对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进行记录,并比对待验防伪编码和真防伪编码:①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不一致,则待验防伪编码无效,判断产品为仿冒品;②若待验防伪编码与真防伪编码一致,则:a.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为1次,则待验防伪编码有效,判断产品为正品;b.若待验防伪编码的扫描录入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则判断产品为疑似仿冒品,转入步骤⑸;⑸若第一次扫描录入待验防伪编码的操作是消费者已知的,即确认疑似仿冒品为正品,反之亦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⑷中,所述消费者录入待验防伪编码时的信息包括防伪编码的扫描次数、扫描地点和扫描时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⑵中,防伪编码由生产厂商自行设置或者由防伪系统服务器自动生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时,设置预警值m,当产品验证信息结果显示为仿冒品和疑似仿冒品的数值超过预警值m时,防伪系统服务器汇总产品验证信息,通过防伪系统客户端传送至生产厂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验证信息包括与防伪编码对应的产品型号、产品批次、扫描次数、扫描地点和扫描时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防伪系统服务器定期汇总产品验证信息反馈至生产厂商。7.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防伪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⑴生产厂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⑵生产厂商确定每一件产品的两个防伪编码,即一件产品与两个防伪编码相对应,该两个防伪编码是真防伪编码,其中一个真防伪编码设置于产品外包装上,无覆盖层覆盖,为开放防伪编码,可多次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另一个真防伪编码设置于产品内部,有覆盖层覆盖,为内置防伪编码,仅可一次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⑶生产厂商将产品和与其对应的两个真防伪编码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⑷经销商在防伪系统客户端进行注册;⑸经销商收到生产厂商发来的产品后,将该产品的开放防伪编码扫描录入防伪系统客户端,并上传至防伪系统服务器,防伪系统服务器对该产品所对应的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一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