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翼/叶片的气体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体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翼/叶片的气体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稳定抽吸来延迟流动分离最早开始于1904年,当普兰特尔(Prandtl)展示边界层理论时,通过位于圆柱体表面上的狭窄吸入槽去除边界层的旋转流动,从而在大部分圆柱体表面上保持附着的流动。Ackeret,Betz&Schrenk将这个想法应用于Joukowski型的厚翼型,通过抽吸的流动来延迟分离从而减小其阻力,并且也被Lachmann引用。这种槽抽吸的方法被用于不同的翼型和不同的襟翼,以增强升力,但是所涉及的吸入量太高(1%<CQ<3%),并不能普及到实际应用。即使表面槽抽吸和多槽抽吸仍然被认为对在高雷诺数下保持层流是有价值的方法,但为减少高速下的阻力而变薄的翼型,使得为除去低压外部流体所需的内部较大的管道应用更加受限。边界层分离的多种流动控制方法已经使用了一个多世纪,为了补救边界层分离,表面槽抽吸法是从零开始抽吸并逐渐增加,直到流动重新附着表面,这相比于恒定流吹能够节省大量的能量,然而,通过重定向分离的流内部的继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翼/叶片的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和设置在机翼上的进气孔、出气孔、第一连接管道、气体输送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道;进气孔设置在机翼上表面的前缘区域内,出气孔设置在机翼上表面或/和下表面的后缘区域内,第一连接管道、气体输送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道均设置在机翼内部并且依次连接形成气体通道,进气孔和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出气孔和第二连接管道连接,气流通过气体输送驱动装置从进气孔的上游端吸入,通过气体通道由出气孔喷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翼/叶片的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翼和设置在机翼上的进气孔、出气孔、第一连接管道、气体输送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道;进气孔设置在机翼上表面的前缘区域内,出气孔设置在机翼上表面或/和下表面的后缘区域内,第一连接管道、气体输送驱动装置和第二连接管道均设置在机翼内部并且依次连接形成气体通道,进气孔和第一连接管道连接,出气孔和第二连接管道连接,气流通过气体输送驱动装置从进气孔的上游端吸入,通过气体通道由出气孔喷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机翼后缘区域的襟翼,出气孔设置在襟翼上表面的前缘区域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并且沿翼展方向阵列设置;出气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并且沿着翼展方向阵列设置;第一连接管道的数量和进气孔的数量相同,第二连接管道和出气孔的数量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控制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梅,瑞恩·迈克·兰德,李建军,蔡晓峰,刘衍选,陈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宁夏华创风能有限公司,通辽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