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光彩专利>正文

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64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42
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包括车架、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车座、锁住车后轮的车锁以及固定车座和车架相对位置的车座锁,车座前方的车架上设置有二维码图案,车座下方的车架上固定连接有套管,车座的车座杆套设在套管中;车座杆中部位置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外凸部,套管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内凸部,外凸部和内凸部之间夹持有一弹簧;车座杆下端伸出套管且与一直角杆的一端铰接,直角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遮挡板,直角杆的中部位置通过一转轴铰接在车架内部,遮挡板位于二维码图案上方;所述车锁设置在车座下方靠近后轮的位置,车锁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图案发送信号至服务器控制其的开启;所述车座锁设置在车架内部且紧贴套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
本技术涉及共享单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
技术介绍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共享经济;2016年底以来,国内共享单车突然就火爆了起来,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现如今共享单车的使用群体里出现了不少小学生的身影,他们甚至骑行在马路上追逐嬉戏,让人心惊胆战。法律规定,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其行为有安全隐患,属交通安全问题,如果孩子独自骑自行车发生交通事故,监护人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但由于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交警发现出现此类问题时,也只能以教育或劝说为主,没有办法从根源上限制未成年人骑行共享单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该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可以测量骑行人的体重,让一定重量以下的未成年人无法骑行,排除了过小年龄未成年人骑行共享单车引起的安全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包括车架、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车座、锁住车后轮的车锁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车座(1)、锁住车后轮的车锁(6)以及固定车座(1)和车架相对位置的车座锁(8),车座(1)前方的车架上设置有二维码图案(5),车座(1)下方的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套管(7),车座(1)的车座杆(2)套设在套管(7)中;车座杆(2)中部位置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外凸部(21),套管(7)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内凸部(71),外凸部(21)和内凸部(71)之间夹持有一弹簧(3);车座杆(2)下端伸出套管(7)且与一直角杆(41)的一端铰接,直角杆(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遮挡板(42),直角杆(41)的中部位置通过一转轴(43)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称重式共享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可拆卸连接在车架上的车座(1)、锁住车后轮的车锁(6)以及固定车座(1)和车架相对位置的车座锁(8),车座(1)前方的车架上设置有二维码图案(5),车座(1)下方的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套管(7),车座(1)的车座杆(2)套设在套管(7)中;车座杆(2)中部位置设置有向外凸起的外凸部(21),套管(7)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内凸部(71),外凸部(21)和内凸部(71)之间夹持有一弹簧(3);车座杆(2)下端伸出套管(7)且与一直角杆(41)的一端铰接,直角杆(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遮挡板(42),直角杆(41)的中部位置通过一转轴(43)铰接在车架内部,遮挡板(42)位于二维码图案(5)的上方;所述车锁(6)设置在车座(1)下方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彩
申请(专利权)人:刘光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