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门内板、背门总成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门内板、一种包含上述背门内板的背门总成及包含上述背门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背门内板大都为整体内板,整体内板冲压成型性能较差,尤其是背门内板的窗框区域,冲压成型最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门内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门内板的背门总成。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背门总成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背门内板,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中部设有预留孔;和加强件,与所述内板本体相连,并覆盖所述预留孔的部分空间,使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加强件相配合围设出背门窗框区域。本技术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的背门内板,将背门内板拆分成内板本体和加强件,由内板本体和加强件相配合共同围设出背门窗框区域,从而将窗框区域冲压成型困难的问题平摊到多个零件上面,既降低了内板本体的冲压成型难度,也没有增加其他零件的冲压成型难度,进而大大降低了背门内板的冲压成型难度,降低了冲压分析时间及成本。具体生产过程中,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中部设有预留孔;和加强件,与所述内板本体相连,并覆盖所述预留孔的部分空间,使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加强件相配合围设出背门窗框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板本体,所述内板本体的中部设有预留孔;和加强件,与所述内板本体相连,并覆盖所述预留孔的部分空间,使所述内板本体和所述加强件相配合围设出背门窗框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沿所述预留孔的周向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加强件分别为左加强件、右加强件和下加强件,所述左加强件、所述下加强件和所述右加强件依次相连形成U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强件的下部向右延伸形成第一延伸部,所述右加强件的下部向左延伸形成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下加强件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依次相连,并覆盖所述预留孔的底部空间,以限定出所述背门窗框区域的下边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上开设有尾灯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强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预留孔的上端并向右弯曲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所述右加强件的上端延伸至所述预留孔的上端并向左弯曲延伸形成第二折弯部。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李文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