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笔记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26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笔记本,包括右夹体,所述右夹体上粘贴有纸张,所述右夹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槽装置,所述右夹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体,所述左夹体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铁钉,所述右夹体的上端设置有储笔装置,所述右夹体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装置,所述储笔装置包括支架、卡夹、圆珠笔、通孔、卡块、第一弹簧、限位杆和第二弹簧。该新型笔记本可以合上卡紧,防止在笔记本内夹着重要标签时抖落;采用储笔装置可以在使用笔记本时,随时携带圆珠笔,方便人们使用;采用储物盒装置能够增强笔记本的储物能力,使人们工作用的名片等物品不需要夹在笔记本里,防止丢失,取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笔记本
本技术涉及笔记本
,具体为一种新型笔记本。
技术介绍
在学习及办公用品中,笔记本是必不可少的产品。人们目前使用的笔记本大多是硬质或软质外包装内设置一定厚度的纸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由于普通笔记本在携带时只能靠人力合紧,携带稍有不慎里面夹着的东西就会掉落,十分不便,而且没有装夹圆珠笔的装置或装夹不稳定,使用不便。人们办公用名片等物品夹在没有储物装置的笔记本里容易掉落,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笔记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笔记本,包括右夹体,所述右夹体上粘贴有纸张,所述右夹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槽装置,所述右夹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体,所述左夹体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铁钉,所述右夹体的上端设置有储笔装置,所述右夹体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装置,所述储笔装置包括支架、卡夹、圆珠笔、通孔、卡块、第一弹簧、限位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支架铰接于右夹体内,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夹,所述卡夹内卡接有圆珠笔,所述支架的左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卡块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杆,所述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右夹体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右夹体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右夹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下端连通凹槽,所述右夹体的上端设置有储笔槽,所述储笔槽与第二弹簧紧贴。优选的,所述卡槽装置包括卡槽本体、盲孔和磁铁,所述卡槽本体与右夹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固定嵌接有磁铁。优选的,所述储物盒装置包括储物盒本体、第三弹簧、滑杆、锁扣、第四弹簧和推杆,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腔体紧贴,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右下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滑杆,所述储物盒本体的右上端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右夹体固定连接,所述锁扣的右端紧贴有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笔记本可以合上卡紧,防止在笔记本内夹着重要标签时抖落;采用储笔装置可以在使用笔记本时,随时携带圆珠笔,方便人们使用;采用储物盒装置能够增强笔记本的储物能力,使人们工作用的名片等物品不需要夹在笔记本里,防止丢失,取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物盒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右夹体、11第一滑槽、12腔体、13第二滑槽、14凹槽、15储笔槽、2纸张、3卡槽装置、31卡槽本体、32盲孔、33磁铁、4左夹体、5铰接板、6铁钉、7储笔装置、71支架、72卡夹、73圆珠笔、74通孔、75卡块、76第一弹簧、77限位杆、78第二弹簧、8储物盒装置、81储物盒本体、82第三弹簧、83滑杆、84锁扣、85第四弹簧、86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笔记本,包括右夹体1,右夹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滑槽11,为滑杆83提供移动空间,右夹体1的内部设置有腔体12,为储物盒本体81提供移动空间,右夹体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滑槽13,为限位杆77提供移动空间,第二滑槽13的下端连通凹槽14,为卡块75提供移动空间,右夹体1的上端设置有储笔槽15,储笔槽15与第二弹簧78紧贴,右夹体1上粘贴有纸张2,右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槽装置3,卡槽装置3包括卡槽本体31、盲孔32和磁铁33,卡槽本体31与右夹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卡槽本体31的内部设置有盲孔32,可以与铁钉6卡接,盲孔32内固定嵌接有磁铁33,可以吸引铁钉6,右夹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体4,左夹体4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板5,铰接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铁钉6,右夹体1的上端设置有储笔装置7,储笔装置7包括支架71、卡夹72、圆珠笔73、通孔74、卡块75、第一弹簧76、限位杆77和第二弹簧78,支架71铰接于右夹体1内,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夹72,卡夹72内卡接有圆珠笔73,支架71的左端设置有通孔74,通孔74内卡接有卡块75,可以卡紧支架71,卡块7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6,有弹力作用,卡块75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杆77,对卡块75进行限位,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8,具有弹力作用,右夹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装置8,储物盒装置8包括储物盒本体81、第三弹簧82、滑杆83、锁扣84、第四弹簧85和推杆86,储物盒本体8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82,第三弹簧82对储物盒本体81有弹力作用,第三弹簧82与腔体12紧贴,储物盒本体81的右下端通过螺纹安装有滑杆83,储物盒本体81的右上端连接有锁扣84,可以卡紧储物盒本体81,锁扣8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85,有拉力作用,第四弹簧85的下端与右夹体1固定连接,锁扣84的右端紧贴有推杆86。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当需要合上笔记本时,闭合右夹体1和左夹体4,推动铰接板5,使铁钉6插入盲孔32内,磁铁33吸住铁钉6,即可完成锁紧,不需人力夹紧;当需要使用圆珠笔73时,向左推动限位杆77,卡块75向左移动,第一弹簧76压缩,卡块75离开通孔74,释放支架71,在第二弹簧78的弹力作用下,支架71弹出,即可取笔使用,当使用完后再将支架71推入储笔槽15内,卡块75通过通孔74卡住支架71即可,稳定可靠;当需要拿取名片等物品时,推动推杆86,锁扣84的左端向上偏转,第四弹簧85拉伸,储物盒本体81在第三弹簧82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滑杆83沿第一滑槽11移动,储物盒本体81在第一滑槽11末端处限位,当需要收起时,推动储物盒本体81至原位,在第四弹簧85的拉力作用下,锁扣84锁紧储物盒本体81,方便快捷。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笔记本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笔记本,包括右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体(1)上粘贴有纸张(2),所述右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槽装置(3),所述右夹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体(4),所述左夹体(4)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板(5),所述铰接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铁钉(6),所述右夹体(1)的上端设置有储笔装置(7),所述右夹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装置(8),所述储笔装置(7)包括支架(71)、卡夹(72)、圆珠笔(73)、通孔(74)、卡块(75)、第一弹簧(76)、限位杆(77)和第二弹簧(78),所述支架(71)铰接于右夹体(1)内,所述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夹(72),所述卡夹(72)内卡接有圆珠笔(73),所述支架(71)的左端设置有通孔(74),所述通孔(74)内卡接有卡块(75),所述卡块(7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6),所述卡块(75)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杆(77),所述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笔记本,包括右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体(1)上粘贴有纸张(2),所述右夹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槽装置(3),所述右夹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左夹体(4),所述左夹体(4)的左端铰接有铰接板(5),所述铰接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铁钉(6),所述右夹体(1)的上端设置有储笔装置(7),所述右夹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物盒装置(8),所述储笔装置(7)包括支架(71)、卡夹(72)、圆珠笔(73)、通孔(74)、卡块(75)、第一弹簧(76)、限位杆(77)和第二弹簧(78),所述支架(71)铰接于右夹体(1)内,所述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夹(72),所述卡夹(72)内卡接有圆珠笔(73),所述支架(71)的左端设置有通孔(74),所述通孔(74)内卡接有卡块(75),所述卡块(75)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6),所述卡块(75)的上端固定连接限位杆(77),所述支架(7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笔记本,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夹体(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滑槽(11),所述右夹体(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华忠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研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