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及其组件,其涉及复合材料领域。该复合板通过使用非织造材料作为基体层,通过使用广角布作为基体层的增强层,附着在基体层相对的两个表面,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抵抗纵横向变形能力和优越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上述的复合板及其组件不但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的特点,而且其具备抵抗纵横向变形能力强、力学性能优越、各向性能均衡的优点,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板及其组件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板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材料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纺织结构增强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高、比刚度大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原先的军事应用逐渐扩展到民用、交通、工业、航空航天、体育和娱乐等多个产业用领域。目前,纺织结构增强复合材料所使用的增强体有多种形式,如散纤维、二维平面织物、三维正交立体织物以及非织造织物等,但这些增强体各自单独用于增强复合材料时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出的缺点为:强度不够、容易分层、制备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板,其具有较高的机械力学性能和较强的的抵抗纵横变形能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板组件,其制备简单,易于加工成型,并且具备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板,其包括基体层和广角布层,广角布层具有两层,两层广角布层设置于基体层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两层广角布层与基体层之间固定层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体层是由高性能短纤维制成的非织造材料。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高性能短纤维包括碳纤维、芳纶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广角布层由高性能纤维长丝制成。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广角布层的经纬密为130-148根/10cm。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广角布层的经纬密为136根/10cm。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基体层的幅宽和广角布层的幅宽相同。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两层广角布层与基体层之间水刺成型。进一步地,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广角布层的广角布经纱和广角布纬纱之间夹角呈120°或60°。一种复合板组件,其包括上述的复合板。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用广角布作为复合板的增强层,附着在基体层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使得由两层增强层和夹在其中的基体层所构成的复合板具有很高的机械力学性能和较强的抵抗纵横变形能力。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及其组件,不但易于加工成型,而且具备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层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界面连接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的加工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层截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截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板截面示意图。图标:110-开清设备;112-气流成网机;114-交叉铺网机;115-输送罗拉;116-非织造纤维层;117-广角布层;118-挤压罗拉;119-平板加压装置;120-水刺预装置;122-水刺装置;124-挤压罗拉;126-平网式热风烘燥装置;128-红外烘燥装置;130-复合板;230-复合板;330-复合板;430-复合板;132-外层;232-外层;332-外层;432-外层;134-内层;136-碳纤维长丝股线经纱;137-碳纤维短纤;138-碳纤维长丝股线纬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板及其组件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复合板,其是通过以下步骤制备得到的:S1、将第一纤维加工为非织造材料。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实施例当中,第一纤维选用高性能短纤维,并且优选地,选用碳纤维和芳纶等高性能短纤维。需要说明的是,非织造材料采用非织造加工的工艺流程,将高性能短纤维加工成所需定量、各向同性的非织造材料。需要强调的是,非织造加工的开清工艺过程必须尽可能将高性能短纤维梳理成单根纤维,选择气流成网的方式加工成各向同性的非织造材料,非织造布的定量可以设计在30-65g/m2,再通过交叉铺网机对非织造布进行铺层,从而获得定量在260-280g/m2的非织造材料。S2、将第二纤维加工成为广角布。进一步地,选用一定细度的高性能纤维长丝在广角布织机上加工成与非织造材料同样幅宽的长丝纤维广角布。具体地,选取高性能长丝双股线36-48tex×2,经纬密设计为130-148根/10cm,优选地,经纬密设计为136根/10cm,并且采用喷水织机加工成所需规格的广角布。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广角布具有最大的抵抗纵横变形能力,本技术提供复合板的广角布层的广角布经纱和广角布纬纱之间夹角呈120°或60°。S3、将广角布铺于非织造材料的两个相对的表面,并对广角布和非织造材料进行固定层连接,使其形成三层纺织结构增强体复合材料,此三层纺织结构增强体复合材料即为复合板。进一步地,在固定层连接的加工过程中,其是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非织造材料处于整个输送装置中间,广角布置于非织造材料的上层与下层,将上、中、下层材料通过输送装置叠合进入加压罗拉后迅速进入平板加压装置,然后顺利进入水刺预装置,接着进入水刺装置,从水刺装置出来以后先通过一对挤压罗拉去除增强体中所含80~90%的水分,再经过2-3道烘燥装置,至完全烘干。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层和广角布层,所述广角布层具有两层,两层所述广角布层设置于所述基体层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两层所述广角布层与所述基体层之间固定层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基体层和广角布层,所述广角布层具有两层,两层所述广角布层设置于所述基体层的两个相对的表面,两层所述广角布层与所述基体层之间固定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是由高性能短纤维制成的非织造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性能短纤维包括碳纤维、芳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布层由高性能纤维长丝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广角布层的经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才新,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