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175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支撑平台、液压气缸和堵头,所述支撑平台设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至少3层发泡腔,所述液压气缸包括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液压气缸设在前支架内,所述第二液压气缸设在后支架内,所述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活塞的末端均与堵头连接,在每层发泡腔内均搭设驻管台,所述驻管台的一端与发泡腔的左外壁面通过双层可调螺栓固定,另一端与发泡腔的右外壁面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在所述发泡腔右壁面与驻管台的连接端设有滑孔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有效的保证保温管内外管的同心度,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
本技术涉及保温管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
技术介绍
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冷媒管采用去磷无缝紫铜管,其保温材料,设计施工一般均为难燃B1级橡塑保温管。难燃B1级橡塑保温管作为制冷剂铜管的保护层,其易受损伤,且耐久性差。对于有内管和外套管的聚氨酯发泡保温管,通常是在两管之间直接灌注发泡浆料,一次成型发泡。现有对保温管进行发泡时,是在塑料外护套管壁上开孔,然后通过发泡机直接往塑料外护套管和钢管的夹层内进行发泡,夹层内发泡不均匀,而且在进行发泡时,塑料外护套管与钢管需要支架支撑。但是对于直径较大或重量较重的保温管时,在进行发泡时,由于内管和外套管本身的自重较大,很难保持内管和外套的同心度,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容易出现保温管的保温层厚度不均匀,降低了保温管的保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保证保温管内外管同心度的保温管发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支撑平台、液压气缸和堵头,所述支撑平台设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支撑平台、液压气缸和堵头,所述支撑平台设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至少3层发泡腔,所述液压气缸包括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液压气缸设在前支架内,所述第二液压气缸设在后支架内,所述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活塞的末端均与堵头连接,在每层发泡腔内均搭设驻管台,所述驻管台的一端与发泡腔的左外壁面通过双层可调螺栓固定,另一端与发泡腔的右外壁面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在所述发泡腔右壁面与驻管台的连接端设有滑孔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管发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架、后支架、支撑平台、液压气缸和堵头,所述支撑平台设在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至少3层发泡腔,所述液压气缸包括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所述第一液压气缸设在前支架内,所述第二液压气缸设在后支架内,所述第一液压气缸和第二液压气缸活塞的末端均与堵头连接,在每层发泡腔内均搭设驻管台,所述驻管台的一端与发泡腔的左外壁面通过双层可调螺栓固定,另一端与发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城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