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地下工程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的发展,地表(或地下)既有路基等构(建)筑物越来越多,而在后期其它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有其它工程与既有工程的交叉施工。在地下水发育地段,软土隧道受施工扰动后,存在软化现象,拱部及边墙变形比较严重,甚至出现塌落现象,而且隧道周边地层变形松动后,可能形成水力连通,对既有路基等构筑物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会影响既有路基段的正常运营。在地表存在既有构筑物时,采用降水措施,会导致地层发生较大的变形,不利于保护既有构筑物,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及其方法,通过在隧道拱部或周边设置水平旋喷桩及超前管棚等辅助措施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控制隧道施工时的地层沉降,有效保证既有路基结构的安全。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路基段影响段下方的隧道拱部或边墙环向设置水平旋喷桩,水平旋喷桩纵向倾斜设置, ...
【技术保护点】
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路基段(1)影响段下方的隧道(5)拱部或边墙环向设置水平旋喷桩(2),水平旋喷桩(2)纵向倾斜设置,相邻水平旋喷桩(2)环向之间互相叠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既有路基段(1)影响段下方的隧道(5)拱部或边墙环向设置水平旋喷桩(2),水平旋喷桩(2)纵向倾斜设置,相邻水平旋喷桩(2)环向之间互相叠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旋喷桩(2)内侧环向设置超前管棚(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超前管棚(3)之间设置有超前小导管(4),超前小导管(4)上设置有注浆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隧道(5)仰拱部分设置水平旋喷桩(2)、超前管棚(3)和超前小导管(4),与拱部或边墙部分的水平旋喷桩(2)、超前管棚(3)和超前小导管(4)封闭成环。5.软土富水隧道下穿既有构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勇,王飞,李国良,黄双林,刘国庆,吉艳雷,徐博,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