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103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其中所述的管体分别与内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接头焊接连接,管体与内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接头焊接处有焊缝;管体中间位置设加厚节,加厚节与管体相交的两端分别加工有锥形段,加厚节中间处为圆柱段;内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接头分别加工有可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优点为:钻杆自转扰动钻井液,使井液流态发生变化,提高钻井液的携岩能力;由于钻杆扰动,使沉积在井眼底部的岩屑被扰动起来,进入紊流状的钻井液被带出井眼,起到清洁井眼的作用,有效减少钻井过程中的沉砂,钻柱的磨阻和托压等问题,减少钻柱的短程起下钻、泥浆循环洗井作业时间和减少井下复杂事故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眼钻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
技术介绍
钻杆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中的重要工具,钻杆单根通过钻杆接头的连接形成整根钻柱。钻柱是高压钻井液的循环通道,通过高压钻井液来润滑、冷却钻头,带走钻头破碎的岩屑。常规的钻柱,不具备帮助钻井液携岩的功能,因此,在水平井、尤其是水平段长的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施工中,常常会存在托压、钻柱磨阻大,甚至会因为井壁失稳导致岩屑的大量堆移,出现钻柱的阻卡等井下复杂事故,甚至使钻柱填埋而造成钻进失败。原因在于岩屑要在水井段运移很长的距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和钻井液携岩能力的局限性,岩屑在运移中将逐渐下沉,并最后沉没到井眼的底部,形成井眼底部的岩屑床,随着岩屑床的厚度增加,泥浆通道将变小,泥浆携岩能力将进一步降低,岩屑床的厚度进一步增加,钻柱的托压、磨阻增大,出现钻柱的阻卡等井下复杂事故的见险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本专利技术新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包括管体、内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接头,管体分别与内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接头焊接连接,管体与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包括管体(3)、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其特征在于:管体(3)分别与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焊接连接,管体(3)与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焊接处有焊缝(10);管体(3)中间位置设加厚节(4),加厚节(4)与管体(3)相交的两端分别加工有锥形段(6),加厚节(4)中间处为圆柱段(5);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分别加工有可相互配合的内螺纹(1)和外螺纹(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包括管体(3)、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其特征在于:管体(3)分别与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焊接连接,管体(3)与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焊接处有焊缝(10);管体(3)中间位置设加厚节(4),加厚节(4)与管体(3)相交的两端分别加工有锥形段(6),加厚节(4)中间处为圆柱段(5);内螺纹接头(2)和外螺纹接头(7)分别加工有可相互配合的内螺纹(1)和外螺纹(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节(4)外径直径比内螺纹接头(2)的外径直径小25.4~5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节(4)长度为1800~2200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节(4)上的锥形段(6)的锥面(12)锥度为1:14~1: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眼清洁功能型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节(4)的圆柱段(5)长度为220~280mm,圆柱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刚赵晓成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威玛石油钻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