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绿豆叶肉原生质体分裂频率以培养再生器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6026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对绿豆叶肉原生质体培养中,用附加浓度分别为0.5毫克/升的生长素NAA,2,4-D与细胞分裂素BAP,ZTA的D-[2]A培养基(铁盐和微量元素用量按MS培养基),能使绿豆叶肉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达7.86%。赤霉素GA-[3]对原生质体分裂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同一浓度的2,4-D与BAP及ZEA分别混合配比远较以相同浓度的NAA与BAP及ZEA分别相配比的效应为好。所得愈伤组织经4个多月的培养产生了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中国专利申请86107640号的分案申请,总的说来涉及到一种制造新颖的纱线所用的纱线导引装置,更具体一点说是涉及到一种含有可以用任意间距隔开的紧密缠结着的小结的纱线,它实质上不用加捻而且起皱、连续、含多支单丝。制得新颖纱线长期以来已经成为在纺织工业和地毯工业中追求的主要目标。这种纱线由于能为它们的最终制出的用品提供独特而又为人喜爱的美学性能而具有商业价值,一种此类的新颖纱线即带结纱线,是一类含有小团块、小结节或者小颗粒的纱线,这些小团块、小结节或小颗粒都已经被纳入到纱线的主纤维之中。含有结节的纱线有时候被称为大肚纱或有节纱线,然而这儿说的纱线中所带的小结一般来说更短、更致密,因而就具有比大肚纱的结节有更大的径长比。对于某些最终制成的用品来说,不希望有大结节的出现、因为它的美学性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依赖于结节的尺寸大小没有大的变化以及不出现大的结节。含有小结的地毯一般都是由纤维制成,但是小结并没有牢固的依附在核心纤维之上,这种类型的毛毯仅能用在低的通行量的地段、因为那些小结的固定处只在受捻线的摩擦抑阻的地方,在高通行量的地段使用时,这些地毯可能很快地失去它们的小结从而相应地也失去了它们受人喜爱的美学外观。所开发的装置和工艺能把用随机间距隔开的小结,其数目可在每10米纱线内由1到200变化,小结的长度恒定地低于1英寸,最好小于1/2英寸,加到一条起皱而连续不用加捻的多丝纱线上去,由此制得的一种新颖带结纱线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别的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染色能力的别的棉纱合在一起使用。本专利技术原始申请的装置含有一件前推喷头用来向前沿着一条通道来喂进纱线,以及一件吸入式的供小结形成的缠绕喷头,本装置并具有一条管子通道从入口向出口发散,以及一件壳体它具有一间小室与喷管入口的端部沟通以及一个开在壳体内与喷管的入口端部相通并相一致的开口。此外有一套设施向小室供气、其位置与前述通道相应,用以接受从前推喷头喂来的纱线并顺流地由上述通道进入缠绕喷管的入口端部,再经由一段小小的间隔从前推喷管分离出来;然后还有一套本专利技术的设施导引接近前推喷头出口处的纱线并接受它,再逆流地由上述通道引出缠绕喷管的入口端部。新工艺内容为把一条实际上设有缠绕的多丝起皱的连续纱线超量地经过一条于其中通过一股气流的前推喷头作有控制的喂进,然后,按照本专利技术呈一个环路形状地顺着前进的那股气流进入以及逆着该股气流引出被隔开着的缠绕喷头的入口。前推喷头顺着一股例如空气的流体喂进纱线使它经由一件喂入管进入缠绕喷头以形成小结,由于纱线流经缠绕喷头内部高度紊流的气体而受到了缠绕,于是小结因而成形。本专利技术环路的两肢由一个环形导轨维持着彼此的分隔,然而相互靠近。环形导轨的位置靠近前推喷头的出口,这与受控而超量的喂进动作结合在一起防止了在小结节的最佳形成阶段中出现大结节。由上述方法制得的带结纱线其特征为每支纤维为5-20但尼尔、总但尼尔数为500到5,000并且彼此交织而增加了纱线的连贯性,因而可以当成单纱来用,也可以与别纱线通过彼此交织的工序带结或不带结地合并在一起用来制出纺织业或地毯业的最终制品。附图说明图1表明本专利技术原始申请的工艺的优先实施例之一,于其中制出小结来。图2表示两套前推和缠绕喷头边靠边地布列在一起、而对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环路导轨则以细部局剖法表达。图3是小结缠绕喷头、喂料喷管以及环路导轨的细部局剖图。图4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原始申请方案的另一种实施例,图示的内容是把一条带结纱线和一条不带结的纱线合并在一起的连续作业法。在图1中一条起皱的而且交织的供料纱线(10)被第一套前推装置(图中表示为辊系(14),该处(14a)是从动辊,而(14b)为空转辊)从供料箱中经越润湿装置(12)然后通过解交织针系(16),有关解交织针系的叙述可见之于美国专利4,059,873,目的在于从起皱的供料纱线中除掉交织,通过这套针系的拉力由调节第一套前推装置(14)和第二套前推装置(表示为辊系(18),该处(18a)为从动辊而(18b)为空转辊)之间的速度差来维持。纱线然后顺前进方向又经过一个第三套前推装置的推动,并通过它经由前推喷头(20)再穿过前推喷头的出口(23)而进入小结成形的缠绕喷头(24)。然后带有小结的纱线(26)就穿越一个本专利技术的环路导轨(28)引出,这是由于纱线受到第四套前推装置从缠绕喷头(24)中的牵引才出来的(第四套前推装置表示为辊系(30),该处(30a)为从动辊而(30b)为空转辊)。带结纱线于是在出路中经过交织喷头(32),有关交织喷头(32)的情况可见之于美国专利4,505,013中的叙述,目的在于给纱线加入结合力,最后,纱线就由一台象绕线机这样的适当的机构加以收集(图中未予表示)。在上述工艺中,尺寸(34)(图3中已表示)是从前推喷头的出口(23)到缠绕喷管入口(51)的进入端之间的距离(缠绕喷管入口(51)也已在图3中表示),以及这两个喷头的空气压力和流量,前推喷头和环路导轨(40)间的夹壁厚度这一些参数全都对有效率的操作运行起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超量地喂进缠绕喷头(24)的棉纱应该保持在仅能允许纱线环的弧弯部分能够切实地进入喷头体内的那个水平即可。这一超量的喂进可以根据纱线的速度在它的5%和40%之间变化,而且由维持位于前推喷头和缠绕喷头之前和之后的两套前推装置(18和30)之间的某种固定的速度比的办法来予以调节,纱线一般地说来其运行速度为从每分钟100码到每分钟1,000码和更高一些的数字。从上面所叙述的工艺当中,可以生产出一种不用加捻、起皱而连续的多支纤维纱线,具有最好为5到20的每根纤维的但尼尔数,含有随机分隔和紧密结合着的、恒定地小于1英寸的长度,最好是小于1/2英寸长度的小结。并且具有沿纤维的长度方向位于小结之间随机隔开着的相互交织着的小核点。图2表示的是作为实现这种工艺的最基本部分的装置的细部局剖图。以及供小结形成用的两台喷头组合的并列布局。每一套完整的组合由三种单独的元件即前推喷头(20),本专利技术的环路导轨(28),以及小结成形用的缠绕喷头(24)所组成。正象图2中所表示的那样,前推喷头含有一件气动喂料喷头(20)以及一件附装的喂料喷管(22)。喂料喷管(22)具有一个小的孔径而且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手段联向喂料喷头(20),例如一只焊接的接口就可以,喂料喷管的出口直径大于喂料喷管的进口直径。前推喷头的出口也就是喂料喷管的出口(23)做成内弧面的形状以避免纱线受到绊阻,前推的空气经由入口(36)进入喂料喷头因而供给纱线以推动力。空气和纱线经过喂料喷管的出口(23)离开喂料喷头并且经由在缠绕喷头壳体当中的开口(38)进入缠绕喷头(24)。前推喷头起着几种作用,它在纱线离开上述的前推装置(图1中表示为18)时维持作用在纱线上的拉力从而保证喂向缠绕喷头(24)的恒定的纱线喂进量。喂进喷管(22)确定了纱线处在缠绕喷头入口处(38)的进入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环路导轨(28)(在图中以管环形状表示),典型地为附装在前推喷头中喂料管(22)部分的下端部上面并且平行于前推喷头的轴线。导轨内孔一般具有约三倍于喂料管的孔径以构成对带结纱线来说是光滑的通道,重要的是处在喂料管孔道和环路导轨之间的隔墙(40)(可见之于图3)应该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绿豆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器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由下列各项构成:a.采用HgCl↓[2]的消毒得到无菌的绿豆种子;b.使消毒的无菌绿豆种子在25-26℃光照条件下,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9-21天;c.切取幼嫩叶子;d.切 割小块的绿豆幼嫩叶片浸入含有混合酶液的CPW13M溶液中,其中酶液成份为0.1%(w/v)纤维素酶,0.4%(w/v)果胶酶;e.按d所制备的混合物试验材料,置于25-27℃摇床上处理17小时;f.经酶介17小时后用滤网过滤以便去除 细胞及碎片,然后离心沉淀原生质体;g.用CPW13M溶液漂洗收集原生质体;h.在含有糖及植物激素2,4-D,NAA,BAP,Zeatip的原生质体培养基上进行原生质体悬浮培养;i.对绿豆原生质体在27℃及光照条件下进行浅层液体悬 浮培养,约25天左右形成1~2毫米大小的愈伤组织;j.直径在1~2毫米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扩增。k.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经多次继代,至出现类似胚状体结构;l.在含有植物激素的分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一部分处理分化 产生不定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韫珠葛扣林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