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下牵引辊,还、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中固定座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螺杆可调节的固定在下部分上,下牵引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上的轴孔中,中间穿过中固定安装座的下部分上的轴孔,下牵引辊的辊筒设置在左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之间,上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小于下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上牵引辊的辊轴的一端套装在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的轴孔中,另一端从中固定安装座的上部分上的轴孔伸出,上牵引辊的辊筒装在其辊轴的伸出部分上;该伞布牵引装置通过牵引辊大带轮驱动,牵引辊大带轮通过皮带与缝纫机本体转轴上增加的小带轮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属于机械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在制作雨伞时,首先要将伞布裁切成长条形,然后再裁切成三角形,在裁切成长条形后,需要将条形伞布的须边缝合,这就需要利用到平车缝纫机。目前的平车缝纫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的工作台面上的缝纫机本体,电机带动平车轴旋转,能实现平车本体自动缝合,但是需要工人不断的手动移动伞布,将缝合好的部分移走,以便实现连续缝合。工人需要一直坐在平车旁,不停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为此,申请人设计了自动牵引伞布的平车缝纫机,通过伞布牵引装置自动牵引伞布移动。这就需要设计合适的伞布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牵引伞布的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降低劳动成本。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所述中固定座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螺杆可调节的固定在下部分上,所述下牵引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上的轴孔中,中间穿过中固定安装座的下部分上的轴孔,所述下牵引辊的辊筒设置在左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之间,所述上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小于下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上牵引辊的辊轴的一端套装在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的轴孔中,另一端从中固定安装座的上部分上的轴孔伸出,上牵引辊的辊筒装在其辊轴的伸出部分上;该伞布牵引装置通过牵引辊大带轮驱动,所述牵引辊大带轮通过皮带与缝纫机本体转轴上增加的小带轮相连。采用上述方案,伞布迁移装置安装在机架后侧,通过伞布牵引装置牵引伞布不断将缝合好的部分向后移动,实现平车缝纫机自动牵引伞布,解放工人劳动力。利用缝纫机本体的转轴旋转带动牵引装置旋转,不增加额外的能耗。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通过牵引辊大带轮和齿轮机构带动同向旋转。上述方案中:所述上牵引辊或下牵引辊通过牵引辊大带轮带动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增加能耗,能实现伞布的自动牵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车缝纫机的俯视图。图2为伞布牵引装置侧视图。图3为伞布跑偏检测装置侧视图。图4为伞布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前、后、左、右等方位词仅代表图中的相对位置,不表示产品的绝对位置。以靠近人的一侧为前侧,远离人的一侧为后侧。实施例1如图1-4所示的一种平车缝纫机由机架1、缝纫机本体2、辅助牵引张紧架、伞布跑偏检测装置、伞布牵引装置和伞布压紧装置组成。缝纫机本体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机架1的工作台面的前侧设置有让伞布能平铺在其上的辅助牵引张紧架,后侧设置有伞布牵引装置,在工作台面上缝纫机缝针的后方设置有伞布跑偏检测装置。工作台面上,缝纫机缝针前方设置有伞布压紧装置。其中:辅助牵引张紧架包括左支架3和右支架4,在左支架3和右支架4之间设置有至少两组钢管5,每组钢管5为三根,其中一根位于另外两根的上方,且位于上方的该钢管5位于下面两根钢管5中间,位于下方的两根钢管5设置左支架3和右支架4的相邻侧面之间,上方的钢管5设置在左支架3和右支架4的上表面之间,在下方的其中一根钢管上设置避免伞布跑偏的伞布限位结构6,伞布限位结构6能沿着钢管5调节位置。如可调伞布限位6结构为夹在钢管5上的票夹。或伞布限位结构6为套在钢管5上的可移动的套筒,该套筒通过锁紧螺杆锁紧在钢管5上。伞布在上面的钢管5和下面的钢管5之间经过。伞布牵引装置牵引伞布让伞布的侧面待缝合处不停的经过缝纫机缝针下方,即牵引伞布向后移动。伞布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7、下牵引辊8、牵引辊大带轮9、小带轮10、端固定安装座11和中固定安装座12,伞布从上牵引辊7和下牵引辊8之间经过,上牵引辊7和下牵引辊8均包括辊筒和辊轴。中固定座12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螺杆13可调节的固定在下部分上,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11和中固定安装座12的下部安装在机架后侧面,下牵引辊8的辊轴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11上的轴孔中,中间穿过中固定安装座12的下部分的轴孔,下牵引辊8的辊筒装在左侧的端固定安装座11和中固定安装座12之间。上牵引辊7的辊筒的长度小于下牵引辊8的辊筒长度,上牵引辊7的辊轴的一端套装在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11的轴孔中,另一端从中固定安装座12的上部分的轴孔伸出,上牵引辊7的辊筒装在其辊轴的伸出部分上。伞布牵引装置通过牵引辊大带轮9驱动,牵引辊大带轮9通过皮带与缝纫机本体转轴上增加的小带轮10相连。牵引辊大带轮9可以仅驱动下牵引辊8或上牵引辊7旋转。也可以上牵引辊7和下牵引辊8通过牵引辊大带轮9和齿轮机构14带动同向旋转。伞布跑偏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工作台面上的底座15,在该底座15的上表面的前侧设置有铰接座16,检测臂17的前端通过销子铰接在铰接座16侧面,检测臂17的侧面通过转轴安装压辊18,压辊18的辊面与底座15上表面接触,压辊18的长度较短,仅能压在伞布的一侧。伞布缝合侧从压辊18和底座15之间经过,检测臂17的尾端下侧设置有可上下调节的探针19,探针19上设置外螺纹,检测臂17的尾端设置有轴线上下延伸的与探针19匹配的螺孔,探针19从上到下穿过检测臂17上的螺孔。探针19的正下方的底座15上设置有传感器20,传感器2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控制器的缝纫机本体控制端与缝纫机本体2相连,当有伞布从压辊18和底座15上表面之间经过时,检测臂17会抬起一点,此时探针19与传感器20分离,缝纫机本体2正常工作。当没有伞布经过时,探针19与传感器20接触。控制器控制缝纫机本体2停止。上述控制程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工作台面上靠近缝纫机缝针的前方还设置伞布压紧装置,伞布压紧装置包括伞布侧挡板21,伞布侧挡板21的高度从远离缝纫机缝针的一端到靠近缝纫机缝针的一端逐渐变小,伞布侧挡板21的上端设置有伞布压板22,伞布从伞布压板22和工作台面之间经过。一方面侧挡板21可以避免伞布向右侧跑偏,另一方面,在伞布压板22的作用下,在缝纫机缝针前将伞布压紧,更利于缝纫机针缝合。,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总之,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所述中固定座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螺杆可调节的固定在下部分上,所述下牵引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上的轴孔中,中间穿过中固定安装座的下部分上的轴孔,所述下牵引辊的辊筒设置在左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之间,所述上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小于下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上牵引辊的辊轴的一端套装在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的轴孔中,另一端从中固定安装座的上部分上的轴孔伸出,上牵引辊的辊筒装在其辊轴的伸出部分上;该伞布牵引装置通过牵引辊大带轮驱动,所述牵引辊大带轮通过皮带与缝纫机本体转轴上增加的小带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车缝纫机伞布牵引装置,包括上牵引辊和下牵引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所述中固定座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通过螺杆可调节的固定在下部分上,所述下牵引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套装在左、右侧的端固定安装座上的轴孔中,中间穿过中固定安装座的下部分上的轴孔,所述下牵引辊的辊筒设置在左侧的端固定安装座和中固定安装座之间,所述上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小于下牵引辊的辊筒的长度,上牵引辊的辊轴的一端套装在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
申请(专利权)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琴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