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5861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滚筒、模具防护罩、风道、模具连接器、出风管道和风机,风道上设有进风口,风道位于模具防护罩内部,风道左端通过左滑动装置与模具防护罩连接,风道右端通过右滑动装置与模具防护罩相连接,出风管道一端与风道相连接,出风管道另一端连接有风机,除尘滚筒与右滑动装置相连接,除尘滚筒与模具连接器相接触。通过气流运行带走模具运行产生的涡流内的杂质、微尘和多余空气,通过除尘滚筒消除模具表面的异物隐患,解决液体树脂成膜中的异物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提高聚酰亚胺薄膜外观洁净度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聚酰亚胺薄膜的外观普遍存在数量不等的杂质、微尘、气泡等非均质结构异物,此类异物不仅导致生产厂家生产浪费、而且对电子电器产品安全性造成较大影响,以25微米产品为例,绝缘杂质的绝缘指标影响约50%,气泡异常对绝缘指标的影响约90%,微尘对绝缘性的影响约15%,为了降低PI膜内部异物对下游客户的影响,大部分厂家采取外观检测并绕除异物的方法来控制外观疵点数量。此类方法不仅造成产能下降、成本增加,还会因速度和色差等因素降低可靠性,在柔性线路、薄膜电池、电子、电器等领域使用时,往往因外观瑕疵的存在使产品出现爆炸、漏电、溢胶、闪屏等安全事故。随着电子产品质量升级,各生产厂家通过提高厂房洁净等级、改善设备运行模式、优化进出风洁净度等方式来解决外观疵点的产生问题,均收效甚微;且越薄的产品外观影响越显著。电子产品故障频发、消费电子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隐患。为此提高薄膜产品外观质量,降低或消除外观瑕疵是提升安全系数的基础工作,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以消除或减少外观疵点,确保聚酰亚胺薄膜不出现杂质、异物和气泡等外观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滚筒、模具防护罩、风道、模具连接器、出风管道和风机,所述的风道上设有进风口,风道位于模具防护罩内部,风道左端通过左滑动装置与模具防护罩连接,风道右端通过右滑动装置与模具防护罩相连接,所述的出风管道一端与风道相连接,出风管道另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的除尘滚筒与右滑动装置相连接,所述的除尘滚筒与模具连接器相接触。作为优化,所述的模具连接器与模具相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左滑动装置包括U型滑道、左滑块。作为优化,所述的右滑动装置包括上滑道、下滑道、右滑块。作为优化,所述的风道左端与左滑块固定连接,风道右端与右滑块固定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除尘滚筒与右滑块固定连接。作为优化,所述的左滑块相对于U型滑道可移动。作为优化,所述的右滑块相对于上滑道和下滑道可移动。作为优化,所述的模具防护罩、风道、模具连接器、出风管道所用的材质为不锈钢、四氟板、硅胶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可消除模具运行产生的涡流内的杂质、微尘和多余空气,消除成膜空间及模具表面的异物隐患,解决液体树脂成膜中的异物瑕疵,有效根除产品外观瑕疵问题,避免因为聚酰亚胺薄膜的杂质、异物、气泡等外观问题引起绝缘指标下降或消失造成的安全隐患,实现节约物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安全指标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左滑道装置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右滑道装置放大图;其中,1除尘滚筒、2模具防护罩、3风道、4进风口、5左滑动装置、6模具、7模具连接器、8出风管道、9风机、10右滑动装置、11U型滑道、12左滑块、13上滑道、14下滑道、15右滑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滚筒1,模具防护罩2,风道3,模具连接器7,出风管道8,风机9,风道3上设有进风口4,风道3位于模具防护罩2内部,风道3左端通过左滑动装置5与模具防护罩2连接,风道3右端通过右滑动装置10与模具防护罩2相连接,出风管道8一端与风道3相连接,出风管道8另一端连接有风机9,除尘滚筒1与右滑动装置10相连接,除尘滚筒1与模具连接器7相接触。模具连接器7用于连接模具6,贯穿通过模具防护罩2,其作用类似于传送带可输送模具输出的聚酰亚胺薄膜,模具防护罩2为限制消除杂质、微尘及气流的重点防护位置,出风管道8为转移杂质、微尘或气流的存在提供方向,风机9可为杂质、微尘及气流的运行提供源动力,除尘滚筒1通过滚动可消除聚酰亚胺薄膜上的杂质。左滑动装置5包括U型滑道11、左滑块12,右滑动装置10包括上滑道13、下滑道14、右滑块15,左滑块12相对于U型滑道11可移动,右滑块15相对于上滑道13和下滑道14可移动。风道3左端与左滑块12固定连接,风道3右端与右滑块12固定连接,除尘滚筒1与右滑块15固定连接,左滑动装置5和右滑动装置10的前后移动可带动风道3和除尘滚筒1前后移动,从而全面消除聚酰亚胺薄膜上的杂质。模具防护罩、风道、模具连接器、出风管道所用的材质可以是不锈钢、四氟板、硅胶板中的任意一种。工作原理: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模具输出的聚酰亚胺薄膜通过模具连接器输送经过模具防护罩,模具防护罩内部的通风管道通过进风口将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的杂质吸走,模具防护罩外部的除尘滚筒通过滚动将附着在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的异物去除,通风管道两端分别连接在左滑动装置的左滑块和右滑动装置的右滑块上,除尘滚筒连接在右滑动装置的右滑块上,随着左右滑块的前后移动,可使风道和除尘滚筒前后移动,从而全面消除薄膜空间和表面的杂质。本技术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中,风机为杂质、微尘及气流的运行提供源动力,通过气流运行带走模具运行产生的涡流内的杂质、微尘和多余空气,除尘滚筒接触模具连接器且通过滚动可消除模具表面的异物隐患,左右两侧通过滑块沿滑道滑动,带动风道和除尘滚筒移动从而全面消除成膜空间及模具表面上的杂质,解决液体树脂成膜中的异物瑕疵。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滚筒(1)、模具防护罩(2)、风道(3)、模具连接器(7)、出风管道(8)和风机(9),所述的风道(3)上设有进风口(4),风道(3)位于模具防护罩(2)内部,风道(3)左端通过左滑动装置(5)与模具防护罩(2)连接,风道(3)右端通过右滑动装置(10)与模具防护罩(2)相连接,所述的出风管道(8)一端与风道(3)相连接,出风管道(8)另一端连接有风机(9),所述的除尘滚筒(1)与右滑动装置(10)相连接,所述的除尘滚筒(1)与模具连接器(7)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滚筒(1)、模具防护罩(2)、风道(3)、模具连接器(7)、出风管道(8)和风机(9),所述的风道(3)上设有进风口(4),风道(3)位于模具防护罩(2)内部,风道(3)左端通过左滑动装置(5)与模具防护罩(2)连接,风道(3)右端通过右滑动装置(10)与模具防护罩(2)相连接,所述的出风管道(8)一端与风道(3)相连接,出风管道(8)另一端连接有风机(9),所述的除尘滚筒(1)与右滑动装置(10)相连接,所述的除尘滚筒(1)与模具连接器(7)相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连接器(7)与模具(6)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薄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滑动装置(5)包括U型滑道(11)、左滑块(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吉永程翠华房鹏
申请(专利权)人: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万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