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材料,是一种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专门用于城市道路管沟开槽回填的低强度混凝土,具有快硬早强,即修即通的特点。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道路塌陷事故频繁发生,造成大量的经济、财产损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路面塌陷事故对城市的影响不仅限于路面塌陷所带来的交通不便,往往还伴随着各种通讯、排水、输气及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损坏和中断,影响面很大。因此,在路面塌陷事故发生时如何快速处治,尤其是如何对路面塌陷位置进行快速回填处理,成为道路管理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普通回填材料(如普通素土、水泥稳定土、级配砂砾、二灰稳定集料、水泥稳定集料、级配碎石、混凝土等)在面对路面塌陷等险情或要求快速回填施工时,难以满足施工速度与施工质量的要求。此外,在道路建设和养护维修时,即使不要求快速回填施工,在某些部位的回填(如挡土墙墙背回填、桥涵台背回填、道路加宽路基回填、城市道路管沟回填、检查井周边回填、地下工程及狭小建筑基坑回填等)过程中,上述普通回填材料由于受到回填空间狭小,或者管线等构筑物的限制,无法使用大型机械 ...
【技术保护点】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回填材料由建筑垃圾再生粗料、建筑垃圾再生细料、水泥、喷射混凝土促凝减缩剂、掺合料和水配制拌和而成;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的粒径在4.75~26.5mm之间,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的粒径小于4.75mm;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规格、质量进行严格分类和管理,以及其他工程技术措施处理,使得该材料不仅充分利用了各种规格的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符合管沟回填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满足快速凝结硬化的要求,而且硬化后的力学强度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调节,其2h强度调节范围为0.2~1.0MPa,28d强度调节范围为1.0MPa~6.0MPa;该回填材料的各组分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回填材料由建筑垃圾再生粗料、建筑垃圾再生细料、水泥、喷射混凝土促凝减缩剂、掺合料和水配制拌和而成;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的粒径在4.75~26.5mm之间,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的粒径小于4.75mm;通过对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规格、质量进行严格分类和管理,以及其他工程技术措施处理,使得该材料不仅充分利用了各种规格的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符合管沟回填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满足快速凝结硬化的要求,而且硬化后的力学强度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调节,其2h强度调节范围为0.2~1.0MPa,28d强度调节范围为1.0MPa~6.0MPa;该回填材料的各组分及其用量指导性范围如表1所示:表1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厂拌式的城市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的各组分及其用量指导性范围表注:掺合料掺量为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总质量的百分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R,根据施工水平、设计指标选择水泥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建筑垃圾为城市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建筑类垃圾材料,包括红砖类、废旧或废弃的混凝土类、砂浆类、砖瓦类材料、以及产生的粉尘和杂质材料;所用建筑垃圾再生粗料是其在分选、破碎、筛分过程中产生的粒径在4.75~26.5mm之间的部分,再生细料是粒径小于4.75mm的建筑垃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符合下列技术要求:(1)再生粗料大于26.5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2)再生细料大于4.75mm的颗粒含量小于10%;(3)再生细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大于8%;(4)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有机物含量小于1%;(5)建筑垃圾再生集料不能含有对地下水、土壤产生污染的重金属有害成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掺合料为矿渣粉、粉煤灰、磷渣粉、硅灰、粘性土,必须经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厂拌式的城市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性能试验合格后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均为干燥时的质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水为可饮用的自来水。8.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回填材料进行的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测定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的含水率,“粗集料含水率试验”测量所用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的含水率,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S2、测定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的含水率:“细集料含水率试验”测量所用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的含水率,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S3、测定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的吸水率和表观密度:“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测量所用建筑垃圾再生粗料表观密度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吸水率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S4、测定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的吸水率和表观密度:“细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试验”测量所用建筑垃圾再生细料表观密度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吸水率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S5、确定原材料和试验室配合比:确定好原材料后,按下列步骤进行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厂拌式的城市道路管沟快速回填材料的试验室配合比设计:1)确定回填材料的配制强度fcu,o、目标凝结时间t和预期坍落度T控制指标;2)根据回填材料的配制强度fcu,o和水泥实际强度fce确定其自由水胶比W1/C;3)确定回填材料砂率μ;4)根据砂率μ、水胶比W1/C和预期坍落度T确定回填材料的自由水用量W1;5)根据自由水胶比W1/C和自由水用量W1,计算确定胶凝材料用量C;6)根据目标凝结时间t确定喷射混凝土促凝早强剂用量C2,并计算水泥用量C1=C-C2;7)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绝对其体积法确定建筑垃圾再生粗料用量G,单位为kg/m3,以及建筑垃圾再生细料用量S,单位为kg/m3;8)根据再生集料总质量计算掺合料用量F,单位为kg/m3;9)根据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吸水率计算附加水用量W2,单位为kg/m3;10)将自由水用量W1与附加水用量W2相加得到总用水量W,单位为kg/m3;11)进行回填材料的试拌,检验其和易性、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喜,王博,刘俊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