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440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输送带,下料板,收纳箱,除尘装置,理条装置,卸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板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的收纳箱在下料板的下方,所述的除尘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一侧,所述的控制器在卸料装置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筛料,吸尘,理条和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茶叶理条机一般都采用直接理条的方式,无法客户理条过程中粉尘大的现象,导致工作环境相对恶劣,也无法实现自动卸料,生产效率相对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输送带,下料板,收纳箱,除尘装置,理条装置,卸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板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的收纳箱在下料板的下方,所述的除尘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一侧,所述的控制器在卸料装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板的一端为滤网,所述的下料板的另一端设有加热凸棱,所述的滤网下方设有漏斗,所述的漏斗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除尘装置包括吸尘斗,吸尘管,吸尘泵,所述的吸尘斗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吸尘管一端与吸尘斗连接,所述的吸尘管另一端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理条装置包括框架,导轨,理条板,连接块,传动带一,摇臂轴,传动轮,传动带二,传动带三,电机,所述的导轨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的理条板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连接块安装在理条板的下方,所述的传动带一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一另一端与摇臂轴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另一端与摇臂轴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另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导轨,卸料箱,滚轮,传动电机,传动链,所述的卸料导轨安装在框架的一侧,所述的滚轮安装在卸料箱的下方,所述的滚轮与卸料导轨配合,所述的传动链一端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链另一端与卸料箱连接,所述的卸料箱上方设有卸料管,所述的卸料管上设有卸料泵。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收纳箱一侧设有变频器,所述的变频器与加热凸棱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吸尘斗上设有隔网。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框架一侧设有止推块。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理条板上阵列有多个弧形凹槽,所述的理条板下方设有电热层。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筛料,吸尘,理条和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局部视图。图中:1、输送带,2、下料板,21、滤网,22、加热凸棱,3、收纳箱,4、除尘装置,41、吸尘斗,42、吸尘管,43、吸尘泵,44、隔网,5、理条装置,51、框架,52、导轨,53、理条板,531、弧形凹槽,532、电热层,54、连接块,55、传动带一,56、摇臂轴,57、传动轮,58、传动带二,59、传动带三,591、电机,6、卸料装置,61、卸料导轨,62、卸料箱,63、滚轮,64、传动电机,65、传动链,66、卸料管,67、卸料泵,68、止推块,7、控制器,8、漏斗,9、变频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输送带1,下料板2,收纳箱3,除尘装置4,理条装置5,卸料装置6和控制器7,所述的下料板2在输送带1的一侧,所述的收纳箱3在下料板2的下方,所述的除尘装置4在理条装置5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6在理条装置5的一侧,所述的控制器7在卸料装置6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板2的一端为滤网21,所述的下料板2的另一端设有加热凸棱22,所述的滤网21下方设有漏斗8,所述的漏斗8与收纳箱3连接,所述的除尘装置4包括吸尘斗41,吸尘管42,吸尘泵43,所述的吸尘斗41在理条装置5的上方,所述的吸尘管42一端与吸尘斗41连接,所述的吸尘管42另一端与收纳箱3连接,所述的理条装置5包括框架51,导轨52,理条板53,连接块54,传动带一55,摇臂轴56,传动轮57,传动带二58,传动带三59,所述的导轨52安装在框架51上,所述的理条板53安装在导轨52上,所述的连接块54安装在理条板53的下方,所述的传动带一55一端与连接块54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一55另一端与摇臂轴56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58一端与传动轮57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58另一端与摇臂轴56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59一端与电机591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59另一端与传动轮57连接,所述的卸料装置6包括卸料导轨61,卸料箱62,滚轮63,传动电机64,传动链65,所述的卸料导轨61安装在框架51的一侧,所述的滚轮63安装在卸料箱62的下方,所述的滚轮63与卸料导轨61配合,所述的传动链65一端与传动电机64连接,所述的传动链65另一端与卸料箱63连接,所述的卸料箱63上方设有卸料管66,所述的卸料管66上设有卸料泵67。进一步的,所述的收纳箱3一侧设有变频器9,所述的变频器9与加热凸棱22电连接,通过变频器9的设置,实现了加热凸棱22的加热,实现了首次加热理条。进一步的,所述的吸尘斗41上设有隔网44,通过隔网44的设置,防止了吸尘将茶叶吸入的情况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的框架51一侧设有止推块68,通过止推块68,实现了卸料装置6的限位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的理条板53上阵列有多个弧形凹槽531,所述的理条板53下方设有电热层532,通过电热层532和弧形凹槽531的配合,将茶叶不断加热理条。本技术中,茶叶通过输送带1输送至下料板2,通过滤网21后,实现了茶叶的首次去杂,随后茶叶通过加热凸棱22,通过茶叶的不断下行,实现首次理条,随后茶叶进入到理条装置5中,通过电机591带动传动轮57旋转,从而带动摇臂轴56旋转,实现了理条板53沿着导轨52的左右晃动,通过对理条板53的茶叶进行加热,实现理条作业,同时通过吸尘泵43,将理条过程中的粉尘吸入到收纳箱3内,当理条作业完成后,通过控制器7控制传动电机64工作,从而带动卸料箱62沿着卸料导轨61的方向往复运动,与此同时卸料泵67作业,通过卸料管66将理条板53上的茶叶吸入到卸料箱62内,实现卸料。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全自动茶叶理条机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筛料,吸尘,理条和卸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输送带,下料板,收纳箱,除尘装置,理条装置,卸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板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的收纳箱在下料板的下方,所述的除尘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一侧,所述的控制器在卸料装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板的一端为滤网,所述的下料板的另一端设有加热凸棱,所述的滤网下方设有漏斗,所述的漏斗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除尘装置包括吸尘斗,吸尘管,吸尘泵,所述的吸尘斗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吸尘管一端与吸尘斗连接,所述的吸尘管另一端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理条装置包括框架,导轨,理条板,连接块,传动带一,摇臂轴,传动轮,传动带二,传动带三,电机,所述的导轨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的理条板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连接块安装在理条板的下方,所述的传动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一另一端与摇臂轴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另一端与摇臂轴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一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三另一端与传动轮连接,所述的卸料装置包括卸料导轨,卸料箱,滚轮,传动电机,传动链,所述的卸料导轨安装在框架的一侧,所述的滚轮安装在卸料箱的下方,所述的滚轮与卸料导轨配合,所述的传动链一端与传动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链另一端与卸料箱连接,所述的卸料箱上方设有卸料管,所述的卸料管上设有卸料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茶叶理条机,包括输送带,下料板,收纳箱,除尘装置,理条装置,卸料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的下料板在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的收纳箱在下料板的下方,所述的除尘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卸料装置在理条装置的一侧,所述的控制器在卸料装置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料板的一端为滤网,所述的下料板的另一端设有加热凸棱,所述的滤网下方设有漏斗,所述的漏斗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除尘装置包括吸尘斗,吸尘管,吸尘泵,所述的吸尘斗在理条装置的上方,所述的吸尘管一端与吸尘斗连接,所述的吸尘管另一端与收纳箱连接,所述的理条装置包括框架,导轨,理条板,连接块,传动带一,摇臂轴,传动轮,传动带二,传动带三,电机,所述的导轨安装在框架上,所述的理条板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连接块安装在理条板的下方,所述的传动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一另一端与摇臂轴连接,所述的传动带二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其舟
申请(专利权)人:衡阳市南岳怡绿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