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244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1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水稻栽培长期采用少灌多露、少量多次施肥、多次轻搁田;施肥方式采用看苗穴点施;群体调控方式采用全生育期平稳、均衡生长;具体包括:秧苗培育-移栽管理、移栽―返青期管理、返青—拔节前期管理、拔节—抽穗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促进了水稻早生快发,促进低位分蘖,大幅度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并利于形成大穗;稻田长势均衡一致,个体健壮、群体协调,群体质量大大提升,提高光合效率。

A management method for high yield and high yield of rice with multi point and flat balan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high yield and water and fertilizer management method discloses a balanced rice \multi level\, long-term rice cultivation using less filling gel, a small number of fertilization, fertilization put multiple light field; the use of point point control group seedlings;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st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includ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 transplanting and transplanting management - green stage management, green - jointing stage management, jointing heading management. The invention promotes early growth and rapid growth of rice, promotes low tillering, greatly improves panicle percentage, increases effective panicles, and helps to form large panicles. The growth of rice fields is balanced, individual is strong, group coordination is achieved, population quality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水稻生长上,由于整地质量、品种特性、施肥技术、病虫危害等原因,特别是近年来,稻田一般采取机耕机整,目前水稻管理技术上,施肥主要是分蘖肥1次重施,施肥方法均为普撒施,存在施肥不均匀问题,同时,水分管理方式基本是大起大落,中期重晒田等,这都不利于水稻前期平稳分蘖和中期群体稳健生长,从而大田生长期群体长势高低不平,造成个、群体发育矛盾,群体质量不高,导致产量不高不稳。本技术针对该问题,采用多次追肥,施肥方法采用“穴点式”法“促弱平强”;水分管理上,灌、露结合,多次露田,促进群体稳健生长,达到个体健壮、群体平衡,协调好个、群体的矛盾,提高群体质,从而获得高产稳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包括:移栽后灌、露结合管水,平稳促进分蘖,中期看苗多次轻晒田促进群体稳健生长,直到抽穗后穴点施补肥保平衡。进一步,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具体包括:施肥:少量多次追肥。①分蘖肥:分2次追施,追肥时,第1次分蘖肥采用普遍撒施方式,第2次分蘖肥则看苗追施,对弱苗区、弱苗穴增施肥,从而促进平衡分蘖,保证个、群体协调发展;②穗肥:分2次施用,即分别在幼穗分蘖第2期和第4期各施一次。追施时,分2次进行,第1次普施,第2次则看苗补施,重点对长势偏矮的穴补施,以促进个体穗大、群体粒多。管水:少灌多露、多次轻晒田。①前期:返青分蘖期,每次灌浅水层,自然落干,然后露田2~3天,再灌浅水,灌、露多次交替,促进分蘖早发、快发。②中期:拨节至抽穗,拔节后进行第1次轻晒田,晒至田面开小坼后,再灌浅水层,自然落干后,再晒田至田间开小坼,晒、灌交替反复直到水稻抽穗,确保群体质量水平。进一步,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具体包括:秧苗培育――移栽管理:每亩大田准备软盘50个,播种前,先将软盘装营养土,泥层以覆盖孔深2/3;接着采用穴点播方式将芽谷播到软盘孔穴中,每孔播种已经催好芽的种子3~4粒芽谷;播好种后及时盖上一层营养土;然后,将播好种的软盘均匀摆放在秧厢上,再盖上地膜保温;移栽―返青期管理:当秧苗叶龄达到3.1~4.5叶时,采用带土移栽方式移栽到大田,将已经育好的秧苗选择晴好天气移栽到大田;移栽前,选生长一致的健壮秧苗,每穴插2-4粒谷秧;返青—拔节前期管理:采取少灌多露;移栽返青后,每次灌浅水层3cm,自然落干,然后露田2-3天,再灌浅水2cm-3cm,灌、露多次交替方式管理水分;同时,结合追施2次分蘖,追肥结合苗情,弱苗采取穴点式施肥方法增施氮肥;拨节—抽穗期管理:拔节后进行第1次轻晒田,晒至田面开小坼后,灌3cm水层,并对弱苗采取穴点式追肥,自然落干后,再晒田至田间开小坼,再上水追施穗肥,追穗时对弱苗采取穴点式增肥,晒、灌交替反复直到水稻抽穗。进一步,移栽―返青期管理中,手工插秧方式采取插秧深度浅、株行距均匀、每穴苗数一致、秧直立插下。进一步,返青—分蘖末期管理中,所述结合追施2次分蘖时间为:第1次于移栽后5天-7天;第2次于移栽后18天-20天。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能前期促进水稻早生快发,低位分蘖多,个体发育健壮,利于大穗形成;中后期稻田群体协调,长势均衡一致,群体质量大大提升,光合效率高。本技术对大穗型品种、穗粒型、多穗型品种均能起到促进健壮生长,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同比常规栽培技术,该技术提高水稻成穗率5%~12%,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平均增幅4.4%,同时,每穗总粒数增加幅度6.8%,每穗实粒数增加幅度7.7%;促进均衡增产,同比常规技术平均增产幅度5%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管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现有技术中,生产上存在田间长势不均衡、个群体不协调的问题,没有进行采取多次追肥、穴点施、灌露结合、多次轻搁田等促进水稻大田生长期平衡、稳健生长的方案,造成产量不高不稳。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作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管理方法,改传统水稻栽培长期淹水为少灌多露、一次性重施肥为少量多次施肥、一次性重晒田为多次轻搁田;改传统施肥普遍撒施方式为看苗穴点施;改传统“前促后控”群体调控方式为全生育期平稳、均衡生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管理方法,适宜于水稻软盘培育的旱秧,移栽返青期开始实施,直到水稻抽穗期。包括:S101:秧苗培育-移栽管理。S102:移栽-返青期管理。S103:返青-分蘖末期管理。S104:分蘖末-抽穗期管理。下面结合具体分析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S101秧苗培育-移栽管理包括:①秧床、营养土(或泥)、软盘及待播秧厢准备与一般常规软盘育秧技术相同。②播种方法与播种量:每亩大田准备软盘(353孔)50个,播种前,先将软盘装营养土(或),泥层以覆盖孔深2/3为度。接着采用穴点播方式将芽谷播到软盘孔穴中,每孔播种已经催好芽的种子3~4粒芽谷(杂交稻插2粒谷,常规稻插3~4粒谷)。播好种后及时盖上一层营养土(或泥),然后,将播好种的软盘均匀摆放在秧厢上,再盖上地膜保温,以利快速出苗。秧田管理与常规软盘育秧技术相同。S102移栽―返青期管理包括:当秧苗叶龄达到3.1~4.5叶时,采用带土移栽方式移(或抛)栽到大田,将已经育好的秧苗选择晴好天气移(或抛)栽到大田。移(或抛)栽前,选生长基本一致的健壮秧苗,每穴插2-4粒谷秧(杂交稻插2粒谷秧,常规稻插3~4粒谷秧)。手工插秧方式要做到“浅、匀、直”,即插秧深度浅、株行距均匀、每穴苗数基本一致、秧直立插下。S103返青—分蘖末期管理包括:采取少灌多露。即移栽返青后,每次灌浅水层(3cm),让其自然落干,然后露田2-3天,再灌浅水(2-3cm),灌、露多次交替方式管理水分,既可促进根系深扎,又能促进快速分蘖,还利于节水。同时,结合追施2次分蘖(第1次于移栽后5-7天;第2次于移栽后18-20天),肥料品种以速效氮肥(尿素)为主,施肥量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季别合理确定(总追尿素量:杂交稻7~10kg/亩,常规稻5~8kg/亩);追肥时注意结合苗情,弱苗采取“穴点”式施肥方法增施氮肥(4g/m2尿素)。S104分蘖末—抽穗期管理包括:分蘖进入高峰苗期,进行第1次轻晒田,晒至田面开小坼后,灌3cm左右水层,并结合田间苗情对弱苗采取“穴点”式追肥(4g/m2尿素),自然落干后,再晒田至田间开小坼,再上水追施穗肥,追穗时也看苗施肥,对弱苗采取“穴点”式增肥(3g/m2尿素),晒、灌交替反复直到水稻抽穗。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2015年,醴陵市泗汾镇农场居委会,在晚稻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应用本技术与常规栽培方法对比(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返青至分蘖末期,该技术处理基本苗少于对照的条件下,最高分蘖率557%,较对照减少13个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包括:移栽后,灌露结合管水,平稳促进分蘖,中期看苗多次轻晒田促进群体稳健生长,直到抽穗后穴点施补肥保平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包括:移栽后,灌露结合管水,平稳促进分蘖,中期看苗多次轻晒田促进群体稳健生长,直到抽穗后穴点施补肥保平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具体包括:施肥:少量多次追肥:①分蘖肥:分2次追施,追肥时,第1次分蘖肥采用普遍撒施方式,第2次分蘖肥则看苗追施,对弱苗区、弱苗穴增施肥,从而促进平衡分蘖,保证个、群体协调发展;②穗肥:分2次施用,即分别在幼穗分蘖第2期和第4期各施一次;追施时,分2次进行,第1次普施,第2次则看苗补施,重点对长势偏矮的穴补施,以促进个体穗大、群体粒多;管水:少灌多露、多次轻晒田:①前期:返青分蘖期,每次灌浅水层,自然落干,然后露田2~3天,再灌浅水,灌、露多次交替,促进分蘖早发、快发;②中期:拨节至抽穗,拔节后进行第1次轻晒田,晒至田面开小坼后,再灌浅水层,自然落干后,再晒田至田间开小坼,晒、灌交替反复直到水稻抽穗,确保群体质量水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稻多点平均衡高产水肥管理方法具体包括:秧苗培育-移栽管理:每亩大田准备软盘50个,播种前,先将软盘装营养土,泥层以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继锐郭夏宇马国辉魏中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