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16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所述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由至少80%的聚乙烯材料和至多20%的相容的聚烯烃材料组成,其中聚乙烯薄膜具有中间层(2)和两个与中间层(2)结合的外层(3),所述中间层(2)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或线型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组成,所述外层(3)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并且包围中间层(2),其中聚乙烯薄膜(1)的HDPE份额占至少50体积%,优选至少80体积%,并且两个外层(3)一起的厚度至少为与中间层(2)的厚度相同,并且其中聚乙烯薄膜(1)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

Recoverable polyethylene film

The invention describes Recyclable of polyethylene film, the Recyclable of polyethylene film made of polyolefin material compatibility of polyethylene materials at least 80% and up to 20% of the composition, the polyethylene film having an intermediate layer (2) and two (2) and the middle layer of the outer layer (3), the middle layer (2) by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LLDPE) and / or Metallocene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 (mLLDPE), the outer layer (3) composed of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and surrounded by the middle layer (2), wherein the polyethylene film (1) HDPE share at least 50 vol%, preferably at least 80 volume%, and the two outer layer (3) with a thickness of at least with the middle layer (2) of the same thickness, and the polyethylene film (1) stretching in at least one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所述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具有高刚性和耐热变形性和足够高的韧性。目前常见的塑料包装薄膜是由不同层(根据应用和功能)组成的薄膜层合体,例如聚烯烃如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通常还与作为被印刷外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组合。在此通常组合由不同塑料组成的层。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想到塑料层与其它材料如铝或纸的层合体。包装本身还始终具有外部可见的印刷。在这种情况下将印刷施加至薄膜层合体的适合印刷的层上,例如双轴拉伸的聚丙烯(BO-PP)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O-PET)的层上。作为用于高品质包装的印刷方法,大多使用序列印刷法(Reihendruckverfahren),例如凹版印刷法或柔板序列印刷法。在序列印刷法中,单个印刷工具彼此分离并且待印刷的薄膜带各自在施加下一种油墨之前经过干燥器和多个导向辊,从而延长干燥路径。然而在特定的薄膜,尤其是PE薄膜的情况下,这造成套版精度的问题或不可接受的印刷图形。因此PE薄膜和PE薄膜层合体通常在行星式构造的柔版印刷法中在所谓的中央印刷圆筒机上进行印刷。在此,待印刷薄膜带在单个印刷工具之间在中央圆筒上经过并且之后才进行干燥。也可能在施加油墨之后在中央圆筒上进行中间干燥,其中薄膜带还在干燥时在中央圆筒上经过,但是通常不能在印刷工具之间进行完全干燥,因为干燥路径太短。因此行星式构造的柔版印刷法中的干燥品质不如序列印刷法那么高。然而本身在PE薄膜(例如用于尿不湿薄膜)的情况下在此可实现的套版精度足够高。在高价值包装层合体的情况下,由于可实现的印刷图形,包装生产商通常需要在序列印刷法(例如凹版印刷法或(UV)柔板序列印刷法)中印刷薄膜层合体。因此在所述薄膜层合体中使用PET薄膜带或PP薄膜带作为被印刷薄膜带,所述被印刷薄膜带之后与低温密封性材料(如PE薄膜)层合成薄膜层合体。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出于成本原因,用于包装工业的薄膜层合体应当尽可能的薄。这意味着单个薄膜层就其功能而言同样应当尽可能的薄。仅承载印刷图像的外层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尽可能的薄。根据现有技术,为此例如使用层厚度仅为12μm的PET薄膜带。然而这些在包装工业中使用的薄膜层合体由于包含的不同材料而难以回收,因为材料难以分离。因此目前的趋势是在包装工业中使用所谓的单层合体,即(基本上)仅由一种材料组成的薄膜层合体。在此尤其感兴趣的是聚乙烯(PE)单层合体,因为聚乙烯是包装工业中最常使用的密封介质。还使用由主要材料(例如PE)组成并且仅包含少量其它材料的薄膜层合体作为单层合体。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这种薄膜层合体也被视为是单层合体并且相对容易回收。聚乙烯单层合体的问题在于,技术相关厚度小于40μm的PE薄膜通常具有有限的所需品质,或者完全不能在序列构造的印刷装置上进行印刷,尤其是不能在凹版印刷法或柔板序列印刷法中进行印刷。因此目前不能制备这种可用于包装工业的能够在凹版印刷法中印刷的聚乙烯单层合体。DE102005003922A1展示了由经拉伸HDPE印刷薄膜和LDPE载体薄膜组成的薄膜层合体,其中印刷薄膜被印刷。在此载体薄膜应当比印刷薄膜明显更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可以采用序列印刷法,尤其是通过凹版印刷法或柔板序列印刷法印刷的聚乙烯薄膜,所述聚乙烯薄膜可以用于包装工业并且容易回收。通过聚乙烯薄膜实现所述目的,所述聚乙烯薄膜由至少80%的聚乙烯材料和至多20%的相容的聚烯烃材料组成,其中聚乙烯薄膜具有中间层和两个与中间层结合的外层,所述中间层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或线型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组成,所述外层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并且包围中间层,其中聚乙烯薄膜的HDPE份额占至少50体积%,优选至少80体积%,并且两个外层一起的厚度至少为与中间层的厚度相同,并且其中聚乙烯薄膜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通过所述薄膜实现70℃下的优选至少10N/mm的足够的条带刚度,所述条带刚度足以使用序列印刷法如凹版印刷法或柔板序列印刷法进行高品质印刷。通过所述薄膜可以将印刷时的套版误差维持在包装工业中可容忍的界限内。通过拉伸聚乙烯薄膜额外使得薄膜的雾度值降低。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薄膜具有足够的耐热变形性和韧性。优选地,一个外层比另一个外层厚至多50%,从而避免聚乙烯薄膜的过度卷曲(Curling)。理想地,两个外层一样厚。通过聚乙烯薄膜的所述构造,还可以实现小于40μm,优选小于30μm,非常特别优选小于20μm的聚乙烯薄膜厚度,使得薄膜尤其可用于包装工业。为了实现必要的刚度,聚乙烯薄膜的拉伸比有利地大于1:2,优选大于1:3,尤其是大于1:4。为了使聚乙烯薄膜的耐热变形性相对于纯HDPE-外层进一步改进,有利的是至少一个外层中包含耐热变形的聚烯烃材料。在此可以以共挤出层的形式在外层上施加耐热变形的聚烯烃材料,或者在外层中混入耐热变形的聚烯烃材料,其中两者同时进行也是可能的。为了不影响经拉伸PE-薄膜和由其制得的PE-薄膜层合体的可回收性,混入的聚烯烃的总份额应当不大于20重量%。当聚乙烯薄膜具有小于10,优选小于8,特别优选小于5的雾度值时,薄膜层合体中的制得的聚乙烯薄膜也可以反面印刷(即在薄膜层合体内侧印刷),因为薄膜足够透明。通过聚乙烯薄膜的拉伸比改进雾度值。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薄膜的薄膜层合体,尤其是由聚乙烯组成的单层合体。所述薄膜层合体的特征在于,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薄膜层合在载体层(尤其是由聚乙烯组成的载体层)上。因此首次能够制备具有包装工业中所需的小的厚度的由聚乙烯组成的可回收性单层合体,其中PE-层通过序列印刷法进行印刷。在薄膜层合体中非常特别有利的是,经拉伸和被印刷的PE-薄膜的外层被耐热变形的聚烯烃材料涂布。这涉及包装层合体的背对作为密封层的聚乙烯载体层设置的侧面(即外侧)具有印刷图形。因此,由于聚乙烯薄膜的升高的耐热变形性,可以升高加工时(尤其是包装过程中)的密封温度。这改进了薄膜层合体的可加工性。下文参考图1和2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和2示例性但非限制性地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方案。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薄膜,并且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聚乙烯薄膜的薄膜层合体。下文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如下描述中参考以如下方式测得或者以如下方式定义的塑料薄膜的特定性能。在此参考ASTM(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已知标准(简称ASTM-标准)中定义的测量方法。弹性模量或E-模量:根据ASTMD882进行测量,其中使用所述标准中定义的机器方向上的2%割线模量作为E-模量(单位MPa)。为了测量E-模量,使用测量长度为100mm并且宽度为25mm的待测量薄膜带的材料样品,并且以10mm/min的试验速度测量E-模量。在特定温度的E-模量就是在该温度测量的E-模量。为此在希望的温度进行测量。机器方向上的E-模量是在经拉伸薄膜中测量的E-模量,其中机器方向对应薄膜的拉伸方向。然而只有在一个方向上拉伸的薄膜是这种情况,双轴拉伸的薄膜并非如此。在此,机器方向是薄膜带的输送方向。浊度(雾度):雾度值是透明样本的浊度的量度。测量雾度值的方法描述于标准ASTMD1003。条带刚度:条带刚度(单位N/mm)被理解为上文定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

【技术保护点】
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所述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由至少80%的聚乙烯材料和至多20%的相容的聚烯烃材料组成,其中聚乙烯薄膜(1)具有中间层(2)和两个与中间层(2)结合的外层(3),所述中间层(2)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或线型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组成,所述外层(3)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并且包围中间层(2),其中聚乙烯薄膜(1)的HDPE份额占至少50体积%,优选至少80体积%,并且两个外层(3)一起的厚度至少为与中间层(2)的厚度相同,并且其中聚乙烯薄膜(1)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7 AT A50249/20151.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所述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由至少80%的聚乙烯材料和至多20%的相容的聚烯烃材料组成,其中聚乙烯薄膜(1)具有中间层(2)和两个与中间层(2)结合的外层(3),所述中间层(2)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或线型茂金属低密度聚乙烯(mLLDPE)组成,所述外层(3)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组成并且包围中间层(2),其中聚乙烯薄膜(1)的HDPE份额占至少50体积%,优选至少80体积%,并且两个外层(3)一起的厚度至少为与中间层(2)的厚度相同,并且其中聚乙烯薄膜(1)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一个外层(3)比另一个外层(3)厚至多5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乙烯薄膜(1)的厚度小于40μm,优选小于30μm,非常特别优选小于20μ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外层(3)通过序列印刷法进行印刷。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性聚乙烯薄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格莱芬斯坦恩S·布特纳I·盖尔勒斯多弗尔
申请(专利权)人:康斯坦蒂亚许克薄膜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