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511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三极管VT,双向晶闸管VS,电热丝H,P极接+12V电压、N极经热敏电阻RT后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对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则自动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下限温度值时则自动开始加热,从而将加热座椅的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恒定范围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恒定的工作电压,从而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更加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频率处理电路可以对控制芯片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使信号更加稳定,提高系统对温度控制的精确度。

Constant pressure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frequency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现代生活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加热座椅可以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享受到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其已成为人们在冬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家具。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加热座椅无法很好的将温度控制在恒定的范围,影响了其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市面上的加热座椅无法很好的将温度控制在恒定范围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芯片U,三极管VT,双向晶闸管VS,电热丝H,频率处理电路,放大器P,P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热敏电阻RT后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稳压二极管D1的N极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1,负极接地、正极经电位器RP2后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负极之间的电位器RP1,一端与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P极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电阻R3,N极经电阻R4后与+12V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3,与稳压二极管D3相并联的电位器RP3,以及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DIS管脚、VCC管脚以及RE管脚均与稳压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与电位器RP1的控制端相连接,TRI管脚与电位器RP2的控制端相连接,OUT管脚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接-12V电压,其第一阳极经电热丝H后接+12V电压。所述频率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VT101,P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02和电阻R104后与三极管VT01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负极与电阻R102和电阻R104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1后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N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4,P极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N极经稳压二极管D103后与稳压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2,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0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106。所述控制芯片U为NE555集成芯片。本专利技术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对温度进行控制,当温度达到设定的上限温度值时则自动停止加热,当温度下降到下限温度值时则自动开始加热,从而将加热座椅的温度保持在舒适的恒定范围内。(2)本专利技术具有恒定的工作电压,从而使本专利技术工作更加稳定。(3)本专利技术的频率处理电路可以对控制芯片U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处理,使信号更加稳定,提高系统对温度控制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频率处理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控制芯片U,三极管VT,双向晶闸管VS,电热丝H,放大器P,热敏电阻RT,电位器RP1,电位器RP2,电位器RP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稳压二极管D1,二极管D2,频率处理电路以及稳压二极管D3组成。连接时,稳压二极管D1的P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热敏电阻RT后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电阻R1串接在稳压二极管D1的N极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电容C2的负极接地,正极经电位器RP2后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电位器RP1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负极之间。电阻R2的一端与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二极管D2的P极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3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经电阻R4后与+12V相连接,P极接地。电位器RP3与稳压二极管D3相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DIS管脚、VCC管脚以及RE管脚均与稳压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与电位器RP1的控制端相连接,TRI管脚与电位器RP2的控制端相连接,OUT管脚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接-12V电压,其第一阳极经电热丝H后接+12V电压。该放大器P,电阻R3,电位器RP3,稳压二极管D3,电阻R4以及电容C3构成恒压源电路;该电位器RP3与稳压二极管D3相并联起分压的作用,该电位器RP3的最大阻值为10KΩ;电阻R4为分压电阻,其阻值为500Ω;放大器P在这里起电压跟随器的作用,其输出端的电压与电位器RP3的控制端处的电压相等,该放大器P的型号为OP364。电容C3为退耦电容,其可以起到稳定电压的作用,该电容C3的容值为0.1μF。电压经恒压源电路处理后更加稳定。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该控制芯片U采用NE555集成芯片。该温敏电阻RT采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其在10℃常温下阻值为25KΩ,加热至38℃时阻值降至lKΩ。电位器RP2用于设置加热座椅的下限温度值,电位器RP1则用于设置加热座椅的上限温度值,该电位器RP2的最大阻值为2.8KΩ,电位器RP1的最大阻值为4.7KΩ;在本实用例中调节电位器RP2,使控制芯片U的TRI管脚置于1/3VCC,即设置好加热座椅加热的下限温度。调节电位器RP1,使控制芯片U的THRE管脚置于2/3VCC,即设置好加热座椅加热的上限温度。该电阻R1起限流作用,其阻值为1KΩ;电阻R2的阻值为5KΩ。电容C1的容值为10μF,电容C2的容值为0.047μF。稳压二极管D1起稳压作用,其型号为1N4732。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4001。三极管VT的型号为3DG6,双向晶闸管VS的型号为TLC368。如图2所示,频率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VT101,P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02和电阻R104后与三极管VT01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负极与电阻R102和电阻R104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1后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N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4,P极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N极经稳压二极管D103后与稳压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2,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三极管VT,双向晶闸管VS,电热丝H,频率处理电路,放大器P,P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热敏电阻RT后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稳压二极管D1的N极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1,负极接地、正极经电位器RP2后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负极之间的电位器RP1,一端与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P极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电阻R3,N极经电阻R4后与+12V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3,与稳压二极管D3相并联的电位器RP3,以及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DIS管脚、VCC管脚以及RE管脚均与稳压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与电位器RP1的控制端相连接,TRI管脚与电位器RP2的控制端相连接,OUT管脚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双向晶闸管VS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双向晶闸管VS的第二阳极接‑12V电压,其第一阳极经电热丝H后接+12V电压;所述频率处理电路包括三极管VT101,P极与控制芯片U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02和电阻R104后与三极管VT01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1,负极与电阻R102和电阻R104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01后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101,N极与三极管VT101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03后与电容C101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4,P极与二极管D101的N极相连接、N极经稳压二极管D103后与稳压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02,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104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105,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10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106。...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频率处理的恒压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三极管VT,双向晶闸管VS,电热丝H,频率处理电路,放大器P,P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热敏电阻RT后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1,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1,串接在稳压二极管D1的N极和电容C1的负极之间的电阻R1,负极接地、正极经电位器RP2后与控制芯片U的DIS管脚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电容C1的负极和电容C2的负极之间的电位器RP1,一端与控制芯片U的GND管脚相连接、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2,P极与频率处理电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放大器P的输出端和负极之间的电阻R3,N极经电阻R4后与+12V相连接、P极接地的稳压二极管D3,与稳压二极管D3相并联的电位器RP3,以及正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3组成;所述控制芯片U的CONT管脚、DIS管脚、VCC管脚以及RE管脚均与稳压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其THRE管脚与电位器RP1的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颉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