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948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该装置包括:一次电路,用于在输送电力时实现低压无功补偿,包括电源输入输出端、电流互感器、电源开关、继电器和电力电容器;二次电路,对一次电路进行控制,包括主电路板;壳体,包括壳身和盖板,一次电路、主电路板收容在壳身中。通过上述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制造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其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

Structure of non dimensional intelligent low-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ntrol compon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aintenance free type intelligent low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odule structure, the device includes a circuit for low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power, including the power input and output, current transformer, power switch, relay and power capacitors; the two circuit to control a the circuit, including the main circuit board; shell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nd a cover plate, a circuit, the main circuit board accommodated in the shell body. Through the above way,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of the free dimension intelligent low 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ntrol module, but also improve its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供电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的电路由相互结合的一次主电路和二次自动化电路组成。一次主电路一般有串联连接的低压电力电容器、控制低压电力电容器投切的开关、电源开关等组成,在谐波严重的场合要串入电抗器。二次自动化电路是以微处理器电路为核心的自动监测控制电路。微处理器电路之外有电流、电压、温度等传感器电路和控制驱动、通信联机、人机联系等电路,这些电路通过接口电路与微处理器电路相接。实现根据无功缺额对低压电力电容器的过零投切控制,以及测量、保护、信号、通信、在线监测等自动化、智能化功能。现有的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的结构分成上、下二部分。下部为主要内置低压电力电容器的封装的金属盒,上部为内置除低压电力电容器之外的其余元器件的塑料壳,塑料壳盖在下部金属盒上,并与其固定。这是一种没有必要的可维式结构设计,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而且降低了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特别是在上部塑料壳体内的一次元器件的故障会产生产品炸裂和燃烧等情况,造成严重的供配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将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通过简化的壳体结构和优化的电路设计,有效降低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制造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包括:一次电路,所述一次电路用于在输送电力时实现低压无功补偿,所述一次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输出端、电流互感器、电源开关、继电器和电力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通过一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第一支路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第一支路的第二端通过串接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一端耦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二端耦接另一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二次电路,所述二次电路耦接所述继电器,用于对所述一次电路进行控制,所述二次电路包括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至少承载所述一次电路和/或二次电路的部分;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板,所述一次电路、所述主电路板收容在所述壳身中,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身。其中,所述壳身是上下开口的腔体,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壳身的上开口、下开口,形成一个单一独立的空间以收容所述一次电路、主电路板。其中,所述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还包括三个熔断器,且所述电源开关包括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数量为三,分别连接一个熔断器一端,每个所述熔断器另一端通过一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其中一支路。可选的,所述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所述熔断器下接线端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上盖板设有对应每个所述熔断器的熔断器开口以及盖设于所述熔断器开口的熔断器护壳,所述熔断器包括依序设置的电源接线端、熔断器上盖板、熔断器主体和熔断器下盖板;所述熔断器通过所述熔断器护壳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内侧,所述熔断器下接线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所述电源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端即为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开关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自所述壳体外穿过所述上盖板进入所述壳体内,固定于所述电源开关触点一侧;所述操作手柄控制所述电源开关第一支路的第一端到所述电源开关第一支路的第二端的通断、所述电源开关第二支路的第一端到所述电源开关第二支路的第二端的通断、所述电源开关第三支路的第一端到所述电源开关第三支路的第二端的通断。可选的,所述电力电容器为两个三相式电力电容器,分别为第一三相式电力电容器和第二三相式电力电容器;所述继电器包括四个子继电器,分别为第一子继电器、第二子继电器、第三子继电器和第四子继电器;所述电源开关第一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子继电器、所述第三子继电器与所述第一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一端、所述第二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第二支路的第二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子继电器、所述第四子继电器与所述第一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二端、所述第二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二端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第三支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三端、所述第二三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三端耦接。其中,所述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还包括三个固定架,分别为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三固定架;所述主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内侧,所述第一三相式电力电容器和所述第二三相式电力电容器分别通过所述第二固定架和所述第三固定架固定于下盖板内侧。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电路还包括显示与按键电路板、指示灯电路板;所述显示与按键电路板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主电路板上的输入输出端耦接;所述指示灯电路板通过连接线缆与所述主电路板上的指示灯输出端耦接;所述显示与按键电路板和所述指示灯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外侧。其中,所述主电路板承载所述电流互感器、所述电源开关及所述继电器,所述二次电路通过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继电器耦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通过简化的壳体结构和优化的电路设计,将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进行免维性的设计与制造,去除其可维护、可维修性方面的性能,降低了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的制造成本,同时提高了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一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一实施例的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一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主要包括:一次电路(未标注)、二次电路(未标注)以及将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部分封装的壳体(107和108)。一次电路用于在输送电力时实现低压无功补偿,主要包括电源输入输出端101、电流互感器(102、112和113)、电源开关103、继电器(104、114和115)以及单相式电力电容器(105、116和117)。其中,电源开关103包括三个子开关(1037、1038和1039),电源输入输出端101包括第一电源输入输出端1011、第二电源输入输出端1012、第三电源输入输出端1013和第四电源输入输出端1014;其中,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电源输入输出端(1011、1012和1013)分别通过电流互感器(102、112和113)与电源开关第一端(1031、1034和1036)耦接,电源开关第二端1032通过串接的继电器104与单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一端(1051、1161和1171)耦接,单相式电力电容器第二端(1052、1162和1172)耦接第四电源输入输出端1014。二次电路对一次电路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主电路板106和外接电路板109,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

【技术保护点】
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电路,所述一次电路用于在输送电力时实现低压无功补偿,所述一次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输出端、电流互感器、电源开关、继电器和电力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通过一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通过串接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一端耦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二端耦接另一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二次电路,所述二次电路耦接所述继电器,用于对所述一次电路进行控制,所述二次电路包括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至少承载所述一次电路和/或二次电路的部分;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板,所述一次电路、所述主电路板收容在所述壳身中,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身。

【技术特征摘要】
1.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电路,所述一次电路用于在输送电力时实现低压无功补偿,所述一次电路包括电源输入输出端、电流互感器、电源开关、继电器和电力电容器;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通过一所述电流互感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电源开关的第二端通过串接的所述继电器与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一端耦接,所述电力电容器第二端耦接另一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二次电路,所述二次电路耦接所述继电器,用于对所述一次电路进行控制,所述二次电路包括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至少承载所述一次电路和/或二次电路的部分;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盖板,所述一次电路、所述主电路板收容在所述壳身中,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身是上下开口的腔体,所述盖板包括上盖板、下盖板,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壳身的上开口、下开口,形成一个单一独立的空间以收容所述一次电路、主电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个熔断器,且所述电源开关包括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及第三支路,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数量为三,分别连接一个熔断器一端,每个所述熔断器另一端通过一所述电流互感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其中一支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互感器为穿心式,所述熔断器下接线端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盖板设有对应每个所述熔断器的熔断器开口以及盖设于所述熔断器开口的熔断器护壳,所述熔断器包括依序设置的电源接线端、熔断器上盖板、熔断器主体和熔断器下盖板;所述熔断器通过所述熔断器护壳固定于所述上盖板内侧,所述熔断器下接线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所述电源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接线端即为所述电源输入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维型智能式低压无功控制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文冲王春华沈卫峰夏文姚卫东纪陈平钱培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现代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