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93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17:16
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包括U型固定器、支撑筒、若干钢丝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器为侧卧的U型外壳(11),所述U型外壳上下两侧中心对应设有直径6mm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支撑筒(3)为一段空心圆管,空心圆管的圆周相对应两侧壁上设置若干直径2mm通孔(31),所述钢丝夹为直径≤2mm的弹性钢丝圆环(61),其中:螺母和螺栓规格都为M6螺母和螺栓,锥形垫片(17)厚1mm;使用时U型固定器的第1螺栓(16)能夹紧固定在型钢(2)上达成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电线管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减少吊筋数量、提高电线管安装效率和降低电线管安装成本的优点。

A type of wire pipe support based on type steel support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线管支架,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
技术介绍
一般吊顶下采用型钢支吊架,将精装修用的支吊架、大型管线的支吊架都集合在一起。走道吊顶内的管线是通过卡片把管线卡在从吊顶引下来的吊筋上。但是目前施工现场经常出现吊顶内空间过高的情况,如果继续沿用打吊筋的方法支承重量较轻的电线管将使吊顶内出现密密麻麻的吊筋,并且打吊筋操作困难,吊筋过长浪费材料。因此已知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安装方式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用于型钢支吊架的吊顶内拥有大空间的情况,包括U型固定器、支撑筒、若干钢丝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器为侧卧的U型外壳,所述U型外壳上下两侧中心对应设有直径6mm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在U型外壳的内部的上安装孔边缘焊接固定第1螺母和下安装孔边缘焊接固定一个第2螺母,第2螺母和第1螺母的中心孔与上安装孔和下安装孔对齐,第2螺母中配置第1螺栓,第1螺母中竖向配置第2螺栓,第2螺栓的一端拧入第1螺母,第2螺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穿过第1锥形垫片、支撑筒、第2锥形垫片后,用第3螺母锁紧固定,以使支撑筒夹持、固定在U型外壳上侧;支撑筒为一段空心圆管,空心圆管的圆周相对应两侧壁上设置若干直径2mm通孔,通孔在空心圆管的侧壁上呈上下排列,通孔孔距为15mm;所述U型外壳采用≥2mm厚热轧钢板折叠制成。所述钢丝夹的中心设有钢丝圆环,钢丝圆环的内径≤25mm,钢丝夹的两端为钢丝插入头,钢丝插入头分别插入两侧壁上的相应通孔固定;钢丝圆环中能穿过电线管;其中:第1螺母、第2螺母、第3螺母的规格为M6螺母,第1螺栓、第2螺栓的规格为M6螺栓,锥形垫片厚1mm;使用时U型固定器的第1螺栓能夹紧固定在型钢上达成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其中所述U型外壳采用≥2mm厚热轧钢板折叠制成。前述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其中所述空心圆管为DN16,且壁厚1.6mm的JDG管制成。前述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其中所述安装孔的直径≥4mm。前述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其中所述第2螺栓为全丝螺栓,或者双头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具有以下优点:1、电线管支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2、减少吊筋数量、提高电线管安装效率;3、降低电线管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U型外壳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U型固定器与上下螺栓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用于型钢支吊架的吊顶内拥有大空间的情况,包括U型固定器、支撑筒3、2个钢丝夹6。现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U型固定器为侧卧的U型外壳11,所述U型外壳上下两侧中心对应设有直径6mm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在U型外壳的内部的上安装孔13边缘焊接固定第1螺母152和下安装孔14边缘焊接固定一个第2螺母151,第2螺母151和第1螺母152的中心孔与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对齐,第2螺母151中配置第1螺栓16,第1螺母152中竖向配置第2螺栓19,第2螺栓的一端拧入第1螺母152,第2螺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穿过第1锥形垫片171、支撑筒3、第2锥形垫片172后,用第3螺母18锁紧固定,以使支撑筒3夹持、固定在U型外壳上侧;支撑筒3为一段空心圆管,空心圆管的圆周相对应两侧壁上设置5个直径2mm通孔31,通孔在空心圆管的侧壁上呈上下排列,通孔孔距为15mm;所述空心圆管为DN16,且壁厚1.6mm的JDG管制成。所述钢丝夹6的中心设有钢丝圆环61,钢丝圆环的内径25mm,钢丝夹的两端为钢丝插入头,钢丝夹的钢丝插入头分别插入两侧壁上的相应通孔31固定;钢丝圆环61中能穿过电线管;所述通孔31的直径为4mm。其中:第1螺母、第2螺母、第3螺母的规格均为M6螺母,第1螺栓、第2螺栓的规格为M6螺栓,锥形垫片厚1mm;使用时U型固定器的第1螺栓16能夹紧固定在型钢2上达成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所述第2螺栓为全丝螺栓。本实施例中型钢2为支吊架中的∠50角钢。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制作方法:(1)U型外壳11采用2mm厚的热轧钢板折叠而成,U型外壳11上下分别设置直径为6mm的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折叠后对缝隙进行焊接。在U型外壳11的内部设置两颗薄螺母151、152,其中心孔分别与上安装孔13下安装孔14对齐,并且进行焊接固定。第1螺栓16穿过下安装孔14旋进薄螺母151内部。第2螺栓19的下端穿过两颗锥形垫片和支撑筒后,穿入上安装孔13旋进薄螺母152内部。厚螺母18设置在第2螺栓19的上端,通过拧紧厚螺母将支撑筒固定在U型固定器上。其中螺母和螺栓规格都为M6,锥形垫片为1mm厚的热轧钢片进行压制而成,第2螺栓19为常用的M6吊顶丝杆截取而成。所述支撑筒3由DN16且壁厚为1.6mm的JDG管加工而成,对JDG管相对的两边设置两列直径为4mm的通孔31,开孔的间距为15mm,通孔31用于固定钢丝夹6。加工过的JDG管截取适当长度就形成支撑筒3。固定钢丝夹6主要用于将管线(例如DN25的JDG电线管)固定在支撑筒上。固定钢丝夹6由直径为2mm的弹性钢丝弯折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以结构简单的U型固定器作为中坚骨干支撑电线管,用于在出现吊顶内部过高的情况,减少吊筋数量、节约成本、并且提高机电安装效率。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用于型钢支吊架的吊顶内拥有大空间的情况,包括U型固定器、支撑筒(3)、若干钢丝夹(6),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器为侧卧的U型外壳(11),所述U型外壳上下两侧中心对应设有直径6mm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在U型外壳的内部的上安装孔(13)边缘焊接固定第1螺母(152)和下安装孔(14)边缘焊接固定一个第2螺母(151),第2螺母(151)和第1螺母(152)的中心孔与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对齐,第2螺母(151)中配置第1螺栓(16),第1螺母(152)中竖向配置第2螺栓(19),第2螺栓的一端拧入第1螺母(152),第2螺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穿过第1锥形垫片(171)、支撑筒(3)、第2锥形垫片(172)后,用第3螺母(18)锁紧固定,以使支撑筒(3)夹持、固定在U型外壳上侧;支撑筒(3)为一段空心圆管,空心圆管的圆周相对应两侧壁上设置若干直径2mm通孔(31),通孔在空心圆管的侧壁上呈上下排列,通孔孔距为15mm;所述钢丝夹(6)的中心设有钢丝圆环(61),钢丝圆环的内径≤25mm,钢丝夹的两端为钢丝插入头,钢丝夹的钢丝插入头分别插入两侧壁上的相应通孔(31)固定;钢丝圆环(61)中能穿过电线管;其中:第1螺母、第2螺母、第3螺母的规格均为M6螺母,第1螺栓、第2螺栓的规格为M6螺栓,锥形垫片(17)厚1mm;使用时U型固定器的第1螺栓(16)能夹紧固定在型钢(2)上达成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型钢支吊架的电线管支架,用于型钢支吊架的吊顶内拥有大空间的情况,包括U型固定器、支撑筒(3)、若干钢丝夹(6),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器为侧卧的U型外壳(11),所述U型外壳上下两侧中心对应设有直径6mm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在U型外壳的内部的上安装孔(13)边缘焊接固定第1螺母(152)和下安装孔(14)边缘焊接固定一个第2螺母(151),第2螺母(151)和第1螺母(152)的中心孔与上安装孔(13)和下安装孔(14)对齐,第2螺母(151)中配置第1螺栓(16),第1螺母(152)中竖向配置第2螺栓(19),第2螺栓的一端拧入第1螺母(152),第2螺栓的另一端垂直向上穿过第1锥形垫片(171)、支撑筒(3)、第2锥形垫片(172)后,用第3螺母(18)锁紧固定,以使支撑筒(3)夹持、固定在U型外壳上侧;支撑筒(3)为一段空心圆管,空心圆管的圆周相对应两侧壁上设置若干直径2mm通孔(31),通孔在空心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健杨明张登瑜
申请(专利权)人: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