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454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包括至少一组产品接口,各组所述产品接口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多台产品同时安装在一台试验工装上进行试验,大大减少试验时间且不影响问题产品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
技术介绍
以22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又称GIS)为例,出厂前需进行耐压试验。由于现有的耐压试验工装各相未装配隔离转换开关,在产品(指代22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等,下同)试验过程中,只能每次安装一台产品在工装上进行单相试验,其余产品接口则需要进行封闭、抽真空、充SF6气体等一系列操作,大大增加了产品试验所需时间。如果每次安装多台产品在工装上进行试验,也即多台产品并联在一起进行试验,则进行其中一相实验时,如果某台产品出现问题,则无法准确判断问题出在哪台产品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多台产品同时安装在一台试验工装上进行试验,减少试验时间且不影响问题产品判断的GIS耐压试验工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包括至少一组产品接口,各组所述产品接口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相隔离转换开关包括壳体、静触头座、动触头座、动触头、传动组件及用于驱使动触头在静触头座和动触头座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件,所述静触头座和所述动触头座分别通过绝缘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动触头相连,所述驱动件穿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触头座内设置有活动空腔,所述动触头穿射于所述动触头座上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空腔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绝缘杆、以及设于所述活动空腔内的第一连杆、限位板、限位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绝缘杆一端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铰接,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空腔的侧壁上,限位板上设置有弧形导槽,所述限位杆延伸至所述弧形导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件为驱动轴,所述驱动件、所述绝缘杆和所述限位杆均水平布置,所述动触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竖直布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绝缘杆之间,所述限位板于所述弧形导槽的圆心处设有通孔,所述绝缘杆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设有安装孔且设有安装孔的一端活动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安装孔过盈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杆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安装有连接销,所述绝缘杆与所述连接销键连接,所述连接销活动地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连接销上,所述连接销端部与所述绝缘杆端部之间抵设有弹性件,所述连接销上卡设有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的限位卡环,所述限位卡环与所述限位板靠近所述绝缘杆的一侧紧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弧形导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8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件为盘式绝缘子,所述壳体与所述绝缘件之间设有密封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触头座沿所述动触头的轴向设置有多个密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GIS耐压试验工装,各组产品接口的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如果只有一台产品需要进行试验,只需将要试验的一相进行合闸,其余两相进行分闸并在产品端接地,工装的其余各组产品接口则分闸并且直接接地,不用进行封堵、抽真空和充SF6气体的操作。如果有多台产品在工装上进行试验,先把多台产品分别安装到各组产品接口上。如果要对某台产品的A相进行试验,只需合闸该相的单相隔离转换开关,对该台产品中的B相、C相,以及其余产品接口中的全部三相的单相隔离转换开关进行分闸,并在产品端进行接地,就可以进行耐压试验,按此方法依次完成某台产品的B相、C相,以及后面各台产品的三相即可。该工装可以实现同时安装多台产品,各组产品接口抽真空、充SF6气体等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试验时间,且不影响对问题产品的判断,试验完成后可以同时回收气体并拆下各台产品进行下一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GIS耐压试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单相隔离转换开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单相隔离转换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产品接口;2、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1、壳体;22、静触头座;23、动触头座;231、活动空腔;24、动触头;25、传动组件;251、第一连杆;252、限位板;253、限位杆;254、第二连杆;255、绝缘杆;256、弧形导槽;257、通孔;258、安装孔;26、驱动件;27、绝缘件;28、连接销;281、限位卡环;29、弹性件;3、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2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GIS耐压试验工装,包括两组并联的产品接口1,各组产品接口1的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在其他实施例中,产品接口1可设置为一组、三组或以上。该GIS耐压试验工装,各组产品接口1的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如果只有一台产品需要进行试验,只需将要试验的一相进行合闸,其余两相进行分闸并在产品端接地,工装的其余各组产品接口1则分闸并且直接接地,不用进行封堵、抽真空和充SF6气体的操作。如果有多台产品在工装上进行试验,先把多台产品分别安装到各组产品接口1上。如果要对某台产品的A相进行试验,只需合闸该相的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对该台产品中的B相、C相,以及其余产品接口1中的全部三相的进行分闸,并在产品端进行接地,就可以进行耐压试验,按此方法依次完成该台产品的B相、C相,以及后面各台产品的三相试验即可。该工装可以实现同时安装多台产品,各组产品接口1抽真空、充SF6气体等操作也可以同时进行,大大减少了试验时间,且不影响对问题产品的判断,试验完成后可以同时回收气体并拆下各台产品进行下一工序。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包括壳体21、静触头座22、动触头座23、动触头24、传动组件25及用于驱使动触头24在静触头座22和动触头座23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件26,静触头座22和动触头座23分别通过绝缘件27安装于壳体21内,传动组件25设于壳体21内并与动触头24相连,驱动件26穿设于壳体21上并与传动组件25相连。其中,静触头座22通过绝缘件27安装于壳体21内部上侧,动触头座23通过绝缘件27安装于壳体21内部下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静触头座22和动触头座23的位置也可进行调整;绝缘件27采用盘式绝缘子,盘式绝缘子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于壳体21上,壳体21与绝缘件27之间设置O型密封圈、密封胶、密封条等密封件,保证壳体21内部的密闭环境。需要转换开关时,操作人员在外部操作驱动件26,驱动件26通过传动组件25带动动触头24运动,实现动触头24与静触头座22的结合、分离,也即合闸、分闸。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动触头座23内设置有活动空腔231,动触头24穿射于动触头座23上并延伸至活动空腔231内,传动组件25包括绝缘杆255、以及设于活动空腔231内的第一连杆251、限位板252、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

【技术保护点】
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包括至少一组产品接口(1),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产品接口(1)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IS耐压试验工装,包括至少一组产品接口(1),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产品接口(1)各相均配置有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GIS耐压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相隔离转换开关(2)包括壳体(21)、静触头座(22)、动触头座(23)、动触头(24)、传动组件(25)及用于驱使动触头(24)在静触头座(22)和动触头座(23)之间往复移动的驱动件(26),所述静触头座(22)和所述动触头座(23)分别通过绝缘件(27)安装于所述壳体(21)内,所述传动组件(25)设于所述壳体(21)内并与所述动触头(24)相连,所述驱动件(26)穿设于所述壳体(21)上并与所述传动组件(25)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GIS耐压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23)内设置有活动空腔(231),所述动触头(24)穿射于所述动触头座(23)上并延伸至所述活动空腔(231)内,所述传动组件(25)包括绝缘杆(255)、以及设于所述活动空腔(231)内的第一连杆(251)、限位板(252)、限位杆(253)和第二连杆(254),所述绝缘杆(255)一端与所述驱动件(26)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5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51)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杆(25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253)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54)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54)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24)铰接,所述限位板(252)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动空腔(231)的侧壁上,限位板(252)上设置有弧形导槽(256),所述限位杆(253)延伸至所述弧形导槽(256)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GIS耐压试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昌森黄展先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