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余强专利>正文

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31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背夹端子、背夹摸顶塑胶、压铸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背夹摸顶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上,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压铸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背夹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背夹端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在连接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与部件的替换,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也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能够保证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器整体的连接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上的公头的应用尤为广泛。现有的母端端子都是与全塑母端护套一体成型的,母端端子完全固定在全塑母端护套上,不可拆卸,而在使用的过程中母端端子因为本身的细小的缘故,很容易出现断裂和损坏的现象,一旦出现断裂和损坏的现象母端端子和全塑母端护套都要更换,而全塑母端护套并不需要更换,这也造成了全塑母端护套的浪费。另外,现有的公母一体式连接器的公头只有8根端子,且用金属外层直接包裹所有的端子,这样使得连接器的功能较少,且公头上的母端端子为依次插入,最终得到的产品长度的一致性不好,其结构也不稳定,且制作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该终端连接器与公头可拆卸式连接,避免造成公头的损坏全部替换的浪费;且结构稳定性好,功能多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背夹端子、背夹摸顶塑胶、压铸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背夹摸顶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上,所述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所述压铸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背夹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背夹端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在本技术中,通过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在连接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与部件的替换,相比于现有一体成型式的连接器,其避免造成公头的损坏全部替换的浪费,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也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人工插入排列,本技术能够保证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器整体的连接性能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背夹摸顶塑胶包括左塑胶、中塑胶和右塑胶,所述左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左部,所述中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中部,所述右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右部。其中,左塑胶和右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上都是为了让背夹端子更好的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维持连接器整体的稳定性,中塑胶设置在背夹端子的折弯处,当背夹端子固定在压铸件上后,中塑胶主要对背夹端子起到保护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上开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右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右部后,二者卡入第一缺口中;所述左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左部后,二者卡入第二缺口中。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设置用于方便对背夹端子进行固定,同时方便背夹端子的拆卸和对背夹端子起到保护作用;二者平行设置有利于防止背夹端子过度折叠造成损坏,同时节省了空间,从而减小了压铸件的体积。更进一步地,所述压铸件侧面设置有多个卡扣,且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卡扣一一对应的卡扣槽,所述背夹端子和背夹摸顶塑胶均固定在压铸件上后,所述压铸件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卡扣槽上。卡扣和卡扣槽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连接器的稳定性,还能够方便连接器的拆卸维修和连接器的散热。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在连接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与部件的替换,相比于现有一体成型式的连接器,其避免造成公头的损坏全部替换的浪费,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也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人工插入排列,本技术能够保证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器整体的连接性能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参见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背夹端子1、背夹摸顶塑胶2、压铸件3、固定板、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背夹摸顶塑胶2套接在背夹端子1上,背夹端子1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3上,压铸件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背夹端子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4上,背夹端子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5上。在本技术中,通过背夹端子1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3上,在连接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与部件的替换,相比于现有一体成型式的连接器,其避免造成公头的损坏全部替换的浪费,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也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背夹端子1中的每根端子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人工插入排列,本技术能够保证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器整体的连接性能稳定。在本实施例中,背夹摸顶塑胶2包括左塑胶21、中塑胶22和右塑胶23,左塑胶21套接在背夹端子1的左部,中塑胶22套接在背夹端子1的中部,右塑胶23套接在背夹端子1的右部。其中,左塑胶21和右塑胶23套接在背夹端子1上都是为了让背夹端子1更好的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3上,维持连接器整体的稳定性,中塑胶22设置在背夹端子1的折弯处,当背夹端子1固定在压铸件3上后,中塑胶22主要对背夹端子1起到保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压铸件3上开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缺口31和第二缺口32,右塑胶23套接在背夹端子1的右部后,二者卡入第一缺口31中;左塑胶21套接在背夹端子1的左部后,二者卡入第二缺口32中。第一缺口31和第二缺口32的设置用于方便对背夹端子1进行固定,同时方便背夹端子1的拆卸和对背夹端子1起到保护作用;二者平行设置有利于防止背夹端子1过度折叠造成损坏,同时节省了空间,从而减小了压铸件3的体积。在本实施例中,压铸件3侧面设置有多个卡扣33,且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与卡扣33一一对应的卡扣槽,背夹端子1和背夹摸顶塑胶2均固定在压铸件3上后,压铸件3通过卡扣33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的卡扣槽上。卡扣33和卡扣槽的设置不仅能够保证连接器的稳定性,还能够方便连接器的拆卸维修和连接器的散热。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背夹端子1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3上,在连接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维修与部件的替换,相比于现有一体成型式的连接器,其避免造成公头的损坏全部替换的浪费,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也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另外,背夹端子1中的每根端子均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上,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人工插入排列,本技术能够保证背夹端子中的每根端子在加工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连接器整体的连接性能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背夹端子、背夹摸顶塑胶、压铸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背夹摸顶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上,所述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所述压铸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背夹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背夹端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背夹端子、背夹摸顶塑胶、压铸件、固定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背夹摸顶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上,所述背夹端子可拆卸连接在压铸件上,所述压铸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背夹端子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所述背夹端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包公端端子加长折弯终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夹摸顶塑胶包括左塑胶、中塑胶和右塑胶,所述左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左部,所述中塑胶套接在背夹端子的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余强
申请(专利权)人:夏余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