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399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检测平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待检测的智能电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连接,用于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生成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所述检测平台分别与所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连接,用于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所述标准功率表,用于为所述检测平台提供电压电流;所述智能电表,用于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达到快速校表及检表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表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其基本功能为计量用户用电量。为了保证用户放心用电,需要智能电表能够准确计量用户的用电量,因此,在工厂大批量生产智能电表后,需要对电表的各项参数进行校准。目前,为了提高智能电表计量的准确性,在智能电表出厂前,一般使用脉冲检测法检测电表的误差,然后再根据检测的误差对智能电表进行校准,但是使用脉冲检测法检测误差,出脉冲的时间长,导致每个智能电表所需的校准时间长,校准效率低,在大批量智能电表需要校准时,耗费的时间将会更加长,延误智能电表的出厂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每个智能电表所需的校准时间长,校准效率低,在大批量智能电表需要校准时,耗费的时间将会更加长,延误智能电表的出厂时间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包括:上位机、检测平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待检测的智能电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检测平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待检测的智能电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生成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所述检测平台分别与所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连接,用于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所述标准功率表,用于在掉零线误差校准过程中、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之前,为所述检测平台提供单相输出零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检测平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待检测的智能电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检测平台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根据所述电流有效值及预设的校表系数确定函数生成每台智能电表的校表系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对于任一台所述智能电表,当所述电流有效值大于预设判定阈值时,确定该智能电表检测合格;所述检测平台分别与所述标准功率表和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连接,用于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所述标准功率表,用于在掉零线误差校准过程中、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之前,为所述检测平台提供单相输出零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在掉零线误差校准过程中、将包含有校表系数的校表命令发送给多台智能电表之前,为检测平台提供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在检表过程中、读取多台智能电表的电流有效值之前,为检测平台提供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零电流,单相输出第一相位;所述智能电表,用于存储所述校表系数,进而实现电表掉零线误差的校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将检测平台配置为单相输出第一电压,单相输出第一电流,单相输出第二相位时,所述上位机还用于: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模式控制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进入工厂模式;通过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发送校表参数初始化指令,以使多台所述智能电表将其中存储的校表参数进行初始化;和,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多台所述智能电表的数据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表掉零线误差校表和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用于:获取所述检测平台向多台所述智能电表输出的平台输出参数;通过所述检测平台读取每台所述智能电表测量的电表测量参数;根据所述平台输出参数及所述电表测量参数确定每台所述智能电表的各相位的角度校正值及功率增益校正值;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京生牛延谋董占国方文娟梁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