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高歌专利>正文

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85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主要涉及一种弹簧测力计。包括手指拉环、连接卡块、保护外壳、测力弹簧、拉杆、防过载装置、连接扣和挂钩,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防过载弹簧、伸缩筒、拉线和固定柱,所述保护外壳底面设有出线孔,所述固定管顶部外围设有限位凸缘,所述伸缩筒底部设有限位挡块,所述伸缩筒顶壁内侧与固定管顶部间距为5mm~10mm,所述伸缩筒外部设有导向凸起,所述拉线顶部与伸缩筒连接,所述拉线底部穿出出线孔设有拉钩,所述拉钩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高度为3mm~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被测量物体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后,能够很好的保护弹簧测力计不受损坏,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学校实验室的开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簧测力计,具体是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
技术介绍
在进行物理教学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是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实验用具。传统的弹簧测力计是使用人员用手拉着拉环,底端的挂钩挂上重物使弹簧发生形变,等指针稳定后读取刻度盘上的数值来获得重物的重力或拉力。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超出其量程,测力弹簧在过度形变状态下保持时间过长,将导致测力弹簧的形变无法恢复原状态,在下次使用时候将会影响其精度或无法再次使用。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做实验时,由于不遵守实验规则常常会出现超量程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造成实验室内弹簧测力计经常大量的损坏,导致学校重新购买,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开支。所以目前急需一种防过载的弹簧测力计,当测量的重物超出量程后,可以保护弹簧测力计不受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它能够在被测量物体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后,能够很好的保护弹簧测力计不受损坏,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学校实验室的开支。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包括手指拉环、连接卡块、保护外壳、测力弹簧、拉杆、防过载装置、连接扣和挂钩,所述连接卡块卡接在保护外壳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手指拉环设置在连接卡块顶部,所述测力弹簧设置在保护外壳内,且所述测力弹簧顶部与连接卡块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测力弹簧底部设有压板,所述压板上设有指针,所述压板底面与拉杆连接,所述保护外壳前面设有刻度盘,所述刻度盘上设有刻度滑槽,所述保护外壳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导向滑槽,所述防过载装置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底面两侧,所述防过载装置设置于保护外壳内部,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防过载弹簧、伸缩筒、拉线和固定柱,所述固定管底部与保护外壳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底面设有与固定管相对应的出线孔,所述固定管顶部外围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防过载弹簧设置于固定管内,所述伸缩筒设置在固定管外围且与固定管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筒底部设有与限位凸缘相对应的限位挡块,所述伸缩筒顶壁内侧与固定管顶部间距为5mm~10mm,所述伸缩筒外部设有与导向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伸出在导向滑槽外部,所述防过载弹簧顶部与伸缩筒连接,所述拉线顶部与伸缩筒连接,所述拉线底部穿出出线孔设有拉钩,所述拉钩与固定柱连接,所述固定柱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底面,所述固定柱高度为3mm~5mm,所述连接扣顶部与拉杆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扣底部与挂钩连接。所述保护外壳顶部设有通孔,所述连接卡块为橡胶卡块,所述连接卡块侧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通孔卡接。所述保护外壳上设有标签书写区。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装置上设有防过载装置,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防过载弹簧、伸缩筒、拉线和固定柱,被测量物体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时,测力弹簧会迅速的被拉长,由于伸缩筒顶壁内侧与固定管顶部间距为5mm~10mm,压板在惯性的作用下压到伸缩筒顶壁上,使伸缩筒会下降5mm~10mm,直到伸缩筒顶壁内侧与固定管顶部接触,相应的,拉线也会下降5mm~10mm,由于固定柱高度为3mm~5mm,拉线下降5mm~10mm后,拉钩与固定柱之间不再有作用力,拉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固定柱上滑落,从而脱离固定柱的约束,当拉钩脱离固定柱的约束时,在防过载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伸缩筒会迅速弹升,从而将压板进行弹升,直到限位凸缘与限位挡块接触,使测力弹簧的形变恢复到正常形变范围内,测力弹簧不会出现过度形变的情况。因此,在被测量物体超出弹簧测力计量程后,通过此方法能够很好的保护弹簧测力计不受损坏。将超出量程的被测量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后,然后用手指将导向凸起沿着导向滑槽向下拉动,从而使伸缩筒克服防过载弹簧的弹力,沿着固定管向下移动、复位,也可以通过向下拉动拉钩和拉线使伸缩筒克服防过载弹簧的弹力,沿着固定管向下移动、复位,然后再使拉钩与固定柱连接,在防过载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拉钩紧紧的钩住固定柱,然后再正常使用弹簧测力计即可。本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减少了弹簧测力计的损坏,减少学校实验室的开支。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侧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附图2中I部放大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卡块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手指拉环;2、连接卡块;3、保护外壳;4、测力弹簧;5、拉杆;6、连接扣;7、挂钩;8、压板;9、指针;10、刻度盘;11、刻度滑槽;12、导向滑槽;13、固定管;14、防过载弹簧;15、伸缩筒;16、拉线;17、固定柱;18、出线孔;19、限位凸缘;20、限位挡块;21、导向凸起;22、拉钩;23、通孔;24、环形槽;25、标签书写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本技术所述是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主体结构包括手指拉环1、连接卡块2、保护外壳3、测力弹簧4、拉杆5、防过载装置、连接扣6和挂钩7,所述连接卡块2卡接在保护外壳3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手指拉环1设置在连接卡块2顶部,所述测力弹簧4设置在保护外壳3内,且所述测力弹簧4顶部与连接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测力弹簧4底部设有压板8,所述压板8上设有指针9,指针9设置在保护外壳3前面的外侧,所述压板8底面与拉杆5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前面设有刻度盘10,所述刻度盘10上设有刻度滑槽11,指针9沿着刻度滑槽11上下滑动。所述保护外壳3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导向滑槽12,所述防过载装置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3底面两侧,所述防过载装置设置于保护外壳3内部,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13、防过载弹簧14、伸缩筒15、拉线16和固定柱17,所述固定管13底部与保护外壳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底面设有与固定管13相对应的出线孔18,拉线16底端通过出线孔18伸出。所述固定管13顶部外围设有限位凸缘19,所述防过载弹簧14设置于固定管13内,所述伸缩筒15设置在固定管13外围且与固定管1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筒15底部设有与限位凸缘19相对应的限位挡块20,在限位凸缘19与限位挡块20的作用下,能够避免伸缩筒15在防过载弹簧14的作用下弹升过程中脱离固定管13。所述伸缩筒15顶壁内侧与固定管13顶部间距为5mm~10mm,所述伸缩筒15外部设有与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21,所述导向凸起21伸出在导向滑槽12外部,将超出量程的被测量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后,然后用手指将导向凸起21沿着导向滑槽12向下拉动,从而使伸缩筒15克服防过载弹簧14的弹力,沿着固定管13向下移动、复位。所述防过载弹簧14顶部与伸缩筒15连接,所述拉线16顶部与伸缩筒15连接,所述拉线16底部穿出出线孔18设有拉钩22,所述拉钩22与固定柱17连接,所述固定柱17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3底面,所述固定柱17高度为3mm~5mm,所述连接扣6顶部与拉杆5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扣6底部与挂钩7连接。为了实现连接卡块2与保护外壳3顶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指拉环(1)、连接卡块(2)、保护外壳(3)、测力弹簧(4)、拉杆(5)、防过载装置、连接扣(6)和挂钩(7),所述连接卡块(2)卡接在保护外壳(3)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手指拉环(1)设置在连接卡块(2)顶部,所述测力弹簧(4)设置在保护外壳(3)内,且所述测力弹簧(4)顶部与连接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测力弹簧(4)底部设有压板(8),所述压板(8)上设有指针(9),所述压板(8)底面与拉杆(5)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前面设有刻度盘(10),所述刻度盘(10)上设有刻度滑槽(11),所述保护外壳(3)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导向滑槽(12),所述防过载装置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3)底面两侧,所述防过载装置设置于保护外壳(3)内部,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13)、防过载弹簧(14)、伸缩筒(15)、拉线(16)和固定柱(17),所述固定管(13)底部与保护外壳(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底面设有与固定管(13)相对应的出线孔(18),所述固定管(13)顶部外围设有限位凸缘(19),所述防过载弹簧(14)设置于固定管(13)内,所述伸缩筒(15)设置在固定管(13)外围且与固定管(13)滑动连接,所述伸缩筒(15)底部设有与限位凸缘(19)相对应的限位挡块(20),所述伸缩筒(15)顶壁内侧与固定管(13)顶部间距为5mm~10mm,所述伸缩筒(15)外部设有与导向滑槽(12)滑动连接的导向凸起(21),所述导向凸起(21)伸出在导向滑槽(12)外部,所述防过载弹簧(14)顶部与伸缩筒(15)连接,所述拉线(16)顶部与伸缩筒(15)连接,所述拉线(16)底部穿出出线孔(18)设有拉钩(22),所述拉钩(22)与固定柱(17)连接,所述固定柱(17)固定设置在保护外壳(3)底面,所述固定柱(17)高度为3mm~5mm,所述连接扣(6)顶部与拉杆(5)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扣(6)底部与挂钩(7)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载弹簧测力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指拉环(1)、连接卡块(2)、保护外壳(3)、测力弹簧(4)、拉杆(5)、防过载装置、连接扣(6)和挂钩(7),所述连接卡块(2)卡接在保护外壳(3)顶部中心位置,所述手指拉环(1)设置在连接卡块(2)顶部,所述测力弹簧(4)设置在保护外壳(3)内,且所述测力弹簧(4)顶部与连接卡块(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测力弹簧(4)底部设有压板(8),所述压板(8)上设有指针(9),所述压板(8)底面与拉杆(5)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前面设有刻度盘(10),所述刻度盘(10)上设有刻度滑槽(11),所述保护外壳(3)的前面和后面均设有导向滑槽(12),所述防过载装置对称设置在保护外壳(3)底面两侧,所述防过载装置设置于保护外壳(3)内部,所述防过载装置包括固定管(13)、防过载弹簧(14)、伸缩筒(15)、拉线(16)和固定柱(17),所述固定管(13)底部与保护外壳(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外壳(3)底面设有与固定管(13)相对应的出线孔(18),所述固定管(13)顶部外围设有限位凸缘(19),所述防过载弹簧(14)设置于固定管(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高歌
申请(专利权)人:李高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