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压缩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61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压缩机及空调器,双层压缩机包括完全封闭的内壳体、外壳体和填充结构。内壳体内设有压缩部件和电机部件,内壳体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排气管和进气导管。外壳体完全包覆在内壳体的外侧,内壳体与外壳体间隔开且两者之间限定出空腔,空腔形成为真空隔音腔,其中,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排气管和进气导管穿过的配合通孔。填充结构位于空腔内,填充结构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上。外壳体的高度与内壳体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01‑1.50。外壳体的内径与内壳体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1.01‑1.5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可以有效地减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向外传播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压缩机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空调器常用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和泵体部件。现有的普通旋转式压缩机泵体部件与壳体装配大多采用气缸或者主轴承与壳体焊接进行固定,电机与壳体采用热套方式进行连接。压缩机工作时,零部件的振动通过上述刚性接触直接对外传播,加剧了压缩机噪音和振动的产生。同时,目前家用空调及冰箱用压缩机均为全封闭式的,其噪音均是通过壳体向外辐射,而当前大多数压缩机都是采用单层壳体,虽然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但是随着压缩机转速提高,这样的结构很难有更好的隔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双层压缩机,所述双层压缩机能够有效地减少壳体内部噪音向外辐射,具有良好的减震降噪的性能。本技术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所述双层压缩机的空调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包括:完全封闭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压缩部件和电机部件,所述内壳体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排气管和进气导管;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完全包覆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间隔开且两者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形成为真空隔音腔,其中,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导管穿过的配合通孔;以及,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上;其中,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01-1.50,所述外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1.01-1.50。该比值范围既能够保证内外壳体之间能够限定出空腔,也能保证整机尺寸尽量小型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的壳体分为两层,且在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空腔中形成有真空隔音腔。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向外传播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真空隔音腔的抽气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弹性连接件和刚性连接件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弹簧、弹片、橡胶件、液压阻尼件中的至少一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排气管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对所述内壳体的刚性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与所述进气导管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对所述内壳体的刚性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外套在所述进气导管上的第一套设支撑件和外套在所述排气管上的第二套设支撑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外套在所述内壳体上的第三套设支撑件。跟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所述的双层压缩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采用所述双层压缩机能够降低工作噪音,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双层压缩机100、内壳体10、第一上壳体10a、第一主壳体10b、第一下壳体10c、压缩部件11、电机部件12、外壳体20、第二上壳体20a、第二主壳体20b、第二下壳体20c、抽气管21、真空隔音腔30、支撑件40、底部支撑件41、第一套设支撑件42、第二套设支撑件43、第三套设支撑件44、排气管50、进气导管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100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100包括完全封闭的内壳体10、外壳体20和填充结构。内壳体10内设有压缩部件11和电机部件12,内壳体10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排气管50和进气导管60。外壳体20完全包覆在内壳体10的外侧,内壳体10与外壳体20间隔开且两者之间限定出空腔,空腔形成为真空隔音腔30。外壳体20上设有用于排气管50和进气导管60穿过的配合通孔。填充结构位于空腔内,填充结构包括支撑件40,支撑件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上。其中,外壳体20的高度H1与内壳体10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01-1.50,外壳体20的内径D1与内壳体10的外径D2之间的比值为1.01-1.50。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缩机正常工作时,工作噪音依次通过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向外辐射,但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100在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之间形成有真空隔音腔30,噪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压缩机产生的噪音几乎不会向外辐射,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向外传播噪音。可以理解的是,外壳体20的高度和内壳体10的高度H2之间的比值为1.01-1.5,外壳体20的内径D1与内壳体10的外径D2之间的比值为1.01-1.50。这个数值范围既可以保证外壳体20和内壳体10之间限定出空腔,又能保证压缩机的整机尺寸不会过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压缩机100的壳体分为两层,且在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之间的空腔中形成有真空隔音腔30。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压缩机在正常工作时向外传播噪音。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外壳体20上设有连通真空隔音腔30的抽气管21。可以理解的是,当压缩机的零部件安装完毕后,可以利用抽真空设备通过抽气管21将外壳体20和内壳体10之间的空腔抽成真空,以达到隔音和降噪的功能。由此,这样的设计非常简单,真空隔音腔30的形成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操作。具体地,抽气管21可以形成为铜管、塑料管或者橡胶管等多形式。可选地,当抽气管21形成为铜管时,铜管和外壳体20之间利用焊接连接,由此可以保证抽气管21和外壳体20的密封,防止抽气管21和外壳体20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真空隔音腔30内进入空气,削弱真空隔音腔30的隔音降噪效果。可选地,当抽气管21形成为塑料管或者橡胶管等非金属的管件时,抽气管21和外壳体20之间的连接可以选用粘接、热压等等连接方式,保证抽气管21和外壳体20之间的密封性。需要说明的是,抽气管21的作用是连接抽真空设备,将内壳体10和外壳体20之间的空腔抽成真空,因此对抽气管21的形状、大小和装配位置并没有限定,抽气管21的结构形式和装配位置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和抽真空设备的型号和大小做出具体调整。在这里不对抽气管21的结构形式和装配位置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排气管50与外壳体2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对内壳体10的刚性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气导管60与外壳体20之间通过焊接相连以形成对内壳体10的刚性支撑。由此,可以保证排气管50、进气导管60和外壳体20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排气管50、进气导管60和外壳体20之间存在缝隙导致真空隔音腔30内进入空气,削弱真空隔音腔30的隔音降噪效果,当然,排气管50、进气导管60分别与外壳体20的连接并不限于焊接,还可以是其他连接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层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完全封闭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压缩部件和电机部件,所述内壳体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排气管和进气导管;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完全包覆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间隔开且两者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形成为真空隔音腔,其中,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导管穿过的配合通孔;以及,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上;其中,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01‑1.50,所述外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1.01‑1.5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完全封闭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压缩部件和电机部件,所述内壳体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排气管和进气导管;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完全包覆在所述内壳体的外侧,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间隔开且两者之间限定出空腔,所述空腔形成为真空隔音腔,其中,所述外壳体上设有用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进气导管穿过的配合通孔;以及,填充结构,所述填充结构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填充结构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外壳体上;其中,所述外壳体的高度与所述内壳体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1.01-1.50,所述外壳体的内径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1.01-1.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真空隔音腔的抽气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压缩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容君谭书鹏钱有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