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76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结构包括架体、固定平台、工作台面和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剪刀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滑动丝母和丝杆旋转驱动装置,剪刀架包括两个,分别铰接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前后两侧,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成螺旋旋向相反的两段,滑动丝母分别位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与固定平台相连,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与丝杆旋转驱动装置相连,丝杆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身高有差距的工作人员或有环境高度限制时,致使施工人员的身体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技术介绍
在现如今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因为环境及人员的多变,当原有固定高度的脚手架遇到较高或较低的施工人员时,或因工作环境的较高、较低限制时,使在脚手架上工作人员的身体处于非正常舒展的状态下,既耽误了施工进度,又不能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更使身体长时间处于疲惫状态,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该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解决了身高有差距的工作人员或有环境高度限制时,致使施工人员的身体不能以正常的姿势工作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架体、固定平台、工作台面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固定平台设置在架体的上部,工作台面设置在固定平台的上部,工作台面与固定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剪刀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滑动丝母和丝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剪刀架包括两个,分别铰接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前后两侧,每个剪刀架的下部分别与两个滑动丝母相铰接,前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后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上,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成螺旋旋向相反的两段,滑动丝母分别位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与固定平台相连,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与丝杆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电机皮带轮、第二电机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的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平台上,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皮带轮和第二电机皮带轮,所述的第一电机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第二电机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轮设置在第一丝杆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皮带轮设置在第二丝杆的一端,且第二皮带轮与第一皮带轮位于同侧,所述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皮带轮位于第一丝杆的右端,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二丝杆的右端。所述的工作台面与剪刀架之间、滑动丝母与剪刀架之间分别设置有耳板,剪刀架分别与耳板相铰接。所述的架体包括支腿和爬梯,所述的支腿包括四根,分别设置在固定平台下部的四个角上,左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和右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分别设置有爬梯。前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和后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筋。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高度调节方便迅速,解决原有固定高度的脚手架不能在一定范围高度调节的问题;调节脚手架工作台面的舒适高度,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有了更好的保证,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工程质量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去除剪刀架后的升降驱动机构的俯视图;附图4是架体的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支腿,12、爬梯,13、加强筋,2、固定平台,3、工作台面,4、升降驱动机构,41、剪刀架,42、第一丝杆,43、第二丝杆,44、滑动丝母,45、驱动电机,46、第一电机皮带轮,47、第二电机皮带轮,48、第一皮带轮,49、第二皮带轮,410、皮带,411、带座轴承,5、耳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对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作以下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结构包括架体1、固定平台2、工作台面3和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的固定平台2设置在架体1的上部,工作台面3设置在固定平台2的上部,工作台面3与固定平台2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4,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4包括剪刀架41、第一丝杆42、第二丝杆43、滑动丝母44和丝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剪刀架41包括两个,分别铰接设置在工作台面3的前后两侧,每个剪刀架41的下部分别与两个滑动丝母44相铰接,前侧的剪刀架41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44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42上,后侧的剪刀架41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44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43上,所述的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成螺旋旋向相反的两段,滑动丝母44分别位于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的左右两端,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411与固定平台2相连,所述的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分别与丝杆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5、第一电机皮带轮46、第二电机皮带轮47、第一皮带轮48、第二皮带轮49和皮带410,所述的驱动电机45设置在固定平台2上,驱动电机4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皮带410轮46和第二电机皮带410轮47,所述的第一电机皮带410轮46与第一皮带轮48通过皮带410相连,第二电机皮带410轮47与第二皮带轮49通过皮带410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轮48设置在第一丝杆42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皮带轮49设置在第二丝杆43的一端,且第二皮带轮49与第一皮带轮48位于同侧,所述的驱动电机45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皮带轮48位于第一丝杆42的右端,第二皮带轮49位于第二丝杆43的右端。所述的工作台面3与剪刀架41之间、滑动丝母44与剪刀架41之间分别设置有耳板5,剪刀架41分别与耳板5相铰接。所述的架体1包括支腿11和爬梯12,所述的支腿11包括四根,分别设置在固定平台2下部的四个角上,左侧的两个支腿11之间和右侧的两个支腿11之间分别设置有爬梯12。便于施工人员沿爬梯12到达工作台面3。前侧的两个支腿11之间和后侧的两个支腿11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强筋13。增加架体1的强度。当剪刀架41下部的滑动丝母44分别位于第一丝杆42的左端和第二丝杆43的右端时,此时工作台面3处于最低工作位置,当需要调节工作台面3的高度时,通过控制器启动驱动电机45,驱动电机45带动电机轴上的第一电机皮带410轮46和第二电机皮带410轮47旋转,第一电机皮带410轮46和第二电机皮带410轮47分别通过皮带410带动与之相连的第一皮带轮48和第二皮带轮49旋转,第一皮带轮48带动第一丝杆42旋转,第二皮带轮49则带动第二丝杆43旋转,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两端上的滑动丝母44则同时向第一丝杆42和第二丝杆43的内侧移动,滑动丝母44则带动其上的剪刀架41升高,从而使剪刀架41上部的工作台面3升降,到达施工人员觉得高度适宜时,则关闭驱动电机45,从而使工作台面3高度维持在此适宜位置。当不同身高的施工人员在工作台面3上施工操作时,可通过控制驱动电机45的正反转实现工作台面3的上升和下降。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技术之用,并非是对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未详述之处,均为本
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是:包括架体、固定平台、工作台面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固定平台设置在架体的上部,工作台面设置在固定平台的上部,工作台面与固定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剪刀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滑动丝母和丝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剪刀架包括两个,分别铰接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前后两侧,每个剪刀架的下部分别与两个滑动丝母相铰接,前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后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上,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成螺旋旋向相反的两段,滑动丝母分别位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与固定平台相连,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与丝杆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是:包括架体、固定平台、工作台面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固定平台设置在架体的上部,工作台面设置在固定平台的上部,工作台面与固定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剪刀架、第一丝杆、第二丝杆、滑动丝母和丝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的剪刀架包括两个,分别铰接设置在工作台面的前后两侧,每个剪刀架的下部分别与两个滑动丝母相铰接,前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杆上,后侧的剪刀架下部的两个滑动丝母分别设置在第二丝杆上,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成螺旋旋向相反的两段,滑动丝母分别位于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左右两端,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带座轴承与固定平台相连,所述的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分别与丝杆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与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脚手架,其特征是:所述的丝杆旋转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电机皮带轮、第二电机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环能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