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1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其包括整体框架和结构,通过底横梁、底侧粱、立柱、顶横梁、顶侧粱彼此通过加强板连接,能够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同时,在底框设置底支梁,地板在底支梁上分块安装,安装更方便的同时地板的承重能力也更强;房屋的墙面采用双墙板结构,外层涂有防水涂料,使房屋适应自然环境,内层可以根据房屋内部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处理。

A modular mobile hou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dular mobile homes, including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structure, the bottom beam, bottom beam, column, roof beam, top side beam reinforcing plate i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through, can form a stable skeleton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box bottom supporting beams on the bottom floor, in the bottom supporting beam block installation, installation more conveni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floor load-bearing ability; housing wall with double wall structure, the outer layer is coated with waterproof paint, make the house adapt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ner lining can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房屋组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具有众多旅游资源,其中许多景区由于需对其环境的保护,所以不适于建造酒店、宾馆等附属设施。传统的房屋的建造为砖混建造或混凝土建造,施工现场对环境破坏很大。而且传统的建造方式施工周期长,不能在短时间内及时满足消费者的居住需求,同时,消耗大量能源,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现有的移动房多为木结构、普通钢结构,且这些移动房的结构简陋粗糙,耐用性和稳定性差,不能真正达到防风、防潮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用性好以及稳定性好的模块化移动式房屋。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包括框架和墙面、地板和屋顶,框架由底横梁、底侧粱、立柱、顶横梁和顶侧粱组成,所述底横梁和底侧粱通过加强板连接形成底框,所述顶横梁和顶侧粱通过加强板连接形成顶框,所述立柱两端分别通过加强板连接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底支梁,底支梁与底框通过加强板连接,底支梁承托地板,所述顶框内还设置有顶支梁,顶支梁与顶框通过加强板连接,顶支梁承托屋顶,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侧龙骨,所述墙面由外墙板和内墙板组成,外墙板和内墙板分别设置在侧龙骨两侧,外墙板表面涂有防水涂料。优选的,所述底横梁、底侧粱、立柱、顶横梁、顶侧粱、加强版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满焊焊接。优选的,所述顶框四周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檐梁。优选的,所述顶框四周设置有吊件。优选的,所述模块化移动式房屋还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模块化移动式房屋整体框架和结构,通过底横梁、底侧粱、立柱、顶横梁、顶侧粱彼此通过加强板连接,能够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同时,在底框设置底支梁,地板在底支梁上分块安装,安装更方便的同时地板的承重能力也更强;房屋的墙面采用双墙板结构,外层涂有防水涂料,使房屋适应自然环境,内层可以根据房屋内部的需求进行不同的处理,同时双墙板墙面的设计拥有更好的隔热和保温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房屋框架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A的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房屋框架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B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图4中C-C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房屋框架去顶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8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房屋顶部框架立体图。附图标记:1、底横梁;2、底侧粱;3、立柱;4、顶横梁;5、顶侧粱;6、墙面;7、屋顶;8、底支梁;9、底支梁;10、顶支梁;11、侧龙骨;12、檐梁;13、吊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包括框架和墙面6、地板和屋顶7,框架由底横梁1、底侧粱2、立柱3、顶横梁4和顶侧粱5组成,所述底横梁1和底侧粱2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底框,所述顶横梁4和顶侧粱5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顶框,所述立柱3两端分别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底支梁9,底支梁9与底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支梁9承托地板,所述顶框内还设置有顶支梁10,顶支梁10与顶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顶支梁10承托屋顶7,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侧龙骨11,所述墙面由外墙板和内墙板组成,外墙板和内墙板分别设置在侧龙骨11两侧,外墙板表面涂有防水涂料。底横梁1、底侧粱2、立柱3、顶横梁4、顶侧粱5彼此通过加强板8连接,能够形成稳定的房屋整体骨架结构,房屋整体的强度更大,在底框设置底支梁9,底支梁9间隔设置在底框内,使得地板更方便安装也同时使得地板的承重能力也更强,进而使得移动式房屋的耐久度很好,房屋的墙面采用双墙板结构,内外墙板分别由立柱3之间设置的侧龙骨11隔开,同时侧龙骨11稳固内外两块墙板,其中外墙板外表面涂有防水涂料,使房屋适应自然环境,不会因为下雨等原因导致房屋进水,内层可以根据房屋内部的需求进行刷漆等不同的处理,同时双墙板墙面的设计拥除了拥有防雨效果和加固效果以外,也有很好的隔热和保温效果。其中底横梁1、底侧粱2、立柱3、顶横梁4、顶侧粱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满焊焊接,在焊接的位置加用加强版8加强受力点,房屋的强度得到保障,可以很好的抵御外部作用力。房屋的顶框四周还设置用于进行屋顶导流向下倾斜的檐梁12,防止屋顶在雨天留下积水,以及设置有用于移动搬运的吊件13。另外,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内部还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有便于房屋出租者的管理或者经销商管理房屋的去向。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方案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包括框架和墙面(6)、地板和屋顶(7),框架由底横梁(1)、底侧粱(2)、立柱(3)、顶横梁(4)和顶侧粱(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1)和底侧粱(2)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底框,所述顶横梁(4)和顶侧粱(5)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顶框,所述立柱(3)两端分别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底支梁(9),底支梁(9)与底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支梁(9)承托地板,所述顶框内还设置有顶支梁(10),顶支梁(10)与顶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顶支梁(10)承托屋顶(7),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侧龙骨(11),所述墙面由外墙板和内墙板组成,外墙板和内墙板分别设置在侧龙骨(11)两侧,外墙板表面涂有防水涂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移动式房屋,包括框架和墙面(6)、地板和屋顶(7),框架由底横梁(1)、底侧粱(2)、立柱(3)、顶横梁(4)和顶侧粱(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1)和底侧粱(2)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底框,所述顶横梁(4)和顶侧粱(5)通过加强板(8)连接形成顶框,所述立柱(3)两端分别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内设置有底支梁(9),底支梁(9)与底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底支梁(9)承托地板,所述顶框内还设置有顶支梁(10),顶支梁(10)与顶框通过加强板(8)连接,顶支梁(10)承托屋顶(7),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侧龙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耀达房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