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000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包括框体以及中心轴,中心轴上端固定有挂接头,在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中心轴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垫板,垫板通过第一弹簧与调节板连接,在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Dismantling the lifting device of the internal support bea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 beam for removal of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center shaft, the center shaft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a hanging joint, two side walls in the box body relativel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inlet, the central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leeve, the base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leeve on the plate by a first spring connected with the adjusting plate, a bottom plate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wall under the sleeve section, the two section under the inside wall of the frame bod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chute, the lateral bottom end in the chute,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cond spring connecting surface second spring and bottom plate. The invention can ensure the support beam in the short hanging always in a steady state process,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occurrence of existing technology in steel support beam short its bundle out of the phenomenon, to provide security in the process of demolition construction reliabil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the personal safety of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基坑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并将基坑与地下结构外墙间空隙回填后需要对对内支撑进行拆除。而内支撑梁为内支撑结构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内支撑梁拆除时,需要遵循先拆小梁,后拆大梁;先拆次梁,再拆主梁;先拆梁跨中,后拆梁两端的原则,利用链锯切割或是排孔切割将其切割成小段,再由塔机、汽车吊、叉车、破碎机以及铲车等配合吊运。内支撑梁在分段切割后,由于其体积相对规整,因此在吊运时施工人员通常采用钢筋捆绑,然后在起吊移出基坑,但是在吊转过程中吊绳容易出现摆动,使得钢筋与内支撑梁小段之间的连接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松动,增大了内支撑梁小段掉落的风险,极大地威胁了在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即传统的吊装方式安全可靠性低,操作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以及中心轴,中心轴上端固定有挂接头,中心轴的下端置于框体内且与框体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在所述中心轴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沿套筒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开口,调节板穿过所述纵向开口后与中心轴的外壁连接,在套筒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垫板,且所述垫板通过第一弹簧与所述调节板连接,在所述套筒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在框体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所述底板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内,在所述框体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且所述第二弹簧与底板的下表面连接;在所述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外端均铰接设置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用于所述进料口的开闭,在所述框体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对接槽,且一个对接槽开设在进料口的上方,另一个对接槽开设在进料口的下方,在所述侧挡板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上均设有与对接槽卡接配合的突起。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基坑支护拆除工序,特别是内支撑梁的切割成段后的转运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申请人设计出一种专门用于相对规整的大型混凝土块的吊装工序,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体使用时,将切割成段的内支撑梁小段分别沿两个进料口送入至框体内部,且沿套筒的轴线均匀分布,然后利用钢筋绳的软连接件将内支撑梁小段与套筒固定,由于进料口的开口大小要小于框体的侧壁,因此,放入在框体内部的内支撑梁小段会被框体的侧壁所限位,并且,在内支撑梁放置完毕后,底板板受到内支撑梁重力开始带动套筒下压,使得第二弹簧受力被压缩,与此同时,垫板也随之下移,进而带动第一弹簧产生拉伸形变,由于调节板是固定在中心轴上的,而中心轴保持固定不动,进而在框体内部形成一个在竖直方向可进行小幅度运动的夹持区域,当框体在吊装过程中出现一定摆幅时,通过第一弹簧的拉伸形变以及第二弹簧的压缩形变,两者产生的弹力会将框体晃动而产生的作用应力所抵消,进而保证内支撑梁小段在框体保持其稳定状态,即通过与框体侧壁的限位以及底板与第二弹簧的配合、垫板与第一弹簧的配合,从而杜绝内支撑梁小段在转运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情况发生,提供施工现场的安全可靠度,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地,当内支撑梁小段从框体内取出时,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均形变回复,使得底板与垫板回复至初始状态下,以方便下一次转运;其中,在底板受力下移时,底板的外侧端会沿滑槽移动,且底板的外侧端与滑槽的槽底接触,进而保证底板在吊装过程中不会发生沿套筒径向上的运动,即避免底板沿水平方向的偏移影响作为主承力部件的中心轴的稳定性;且在垫板回复时,在套筒上段两侧壁上开有纵向开口,使得套筒在上移时,调节板与纵向开口之间产生沿竖直方向上的相对运动,避免调节板对套筒的移动产生干涉。进一步地,在向框体内放入内支撑梁小段后,还有继续放入其他的建筑废料时,即在内支撑梁的上端填充部分尺寸相对较小的残块,以充分利用框体的内部空间,最后侧挡板下移以将进料口所封闭,防止内支撑梁小段或是残块从框体内部洒落;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中,侧挡板通过突起与对接槽的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其稳定的放置状态,以实现对进料口的开启或是关闭,且在初始状态下,侧挡板通过其外侧壁上的突起与框体上段的对接槽配合,能保证进料口完全开放,以方便大型建筑垃圾,如切割成块的内支撑梁的放入;当框体内部放满建筑垃圾时,翻转侧挡板,使得侧挡板内侧壁上的突起与框体下段外侧壁上的对接槽相配合,进而实现进料口的封闭,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出现建筑垃圾从空中洒落。所述第一弹簧为锥形弹簧,且第一弹簧的大直径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连接,第一弹簧的小直径端与垫板的上表面连接。进一步地,在垫板随套筒一并下移时,两个调节板固定在中心轴上且保持不动,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而在底板上载重消失时,第二弹簧回复形变,推动底板以及套筒上移,此时,垫板快速向调节板靠近,而第一弹簧的大直径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连接,使得第一弹簧对垫板的运动缓冲强度逐渐增加,减缓垫板的上升趋势,加速垫板回复到其初始位置。所述弹簧为扭转弹簧。作为优选,利用扭转弹簧的高强度以及在不同方向均能产生可回复的弹性形变的特性,即当两个底板上的载重不同时,弹簧自身受到应力的大小以及方向不断变化,弹簧仍旧能够保持对底板以及套筒的支撑,避免弹簧对两个底板的支撑力度不一致而导致底板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部分出现折断,以提高吊装结构的使用寿命。所述中心轴的轴线与所述框体底部的中线重合,且多个所述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所述中心轴轴线的四周。作为优选,中心轴置于框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放置内支撑料小段时,需绕中心轴的四周进行合理放置,并且多个第二弹簧均匀设置在底板与框体底部上表面之间,使得内支撑梁小段的承重载体受力均匀,避免第二弹簧对两个底板的支撑力度不一致而导致底板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部分出现折断,以提高吊装结构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确保内支撑梁小段在吊转过程中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彻底杜绝现有技术中内支撑梁小段与其捆绑的钢筋脱离的现象发生,提供拆除工序中的施工安全可靠度,以保障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2、本专利技术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在垫板随套筒一并下移时,两个调节板固定在中心轴上且保持不动,此时第一弹簧被拉伸,而在底板上载重消失时,第二弹簧回复形变,推动底板以及套筒上移,此时,垫板快速向调节板靠近,而第一弹簧的大直径端与调节板的下表面连接,使得第一弹簧对垫板的运动缓冲强度逐渐增加,减缓垫板的上升趋势,加速垫板回复到其初始位置;3、本专利技术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中心轴置于框体底部的中心位置,放置内支撑料小段时,需绕中心轴的四周进行合理放置,并且多个第二弹簧均匀设置在底板与框体底部上表面之间,使得内支撑梁小段的承重载体受力均匀,避免第二弹簧对两个底板的支撑力度不一致而导致底板与套筒之间的连接部分出现折断,以提高吊装结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10)以及中心轴(2),中心轴(2)上端固定有挂接头(1),中心轴(2)的下端置于框体(10)内且与框体(1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轴(2)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8),沿套筒(8)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开口(3),调节板(4)穿过所述纵向开口(3)后与中心轴(2)的外壁连接,在套筒(8)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垫板(13),且所述垫板(13)通过第一弹簧(5)与所述调节板(4)连接,在所述套筒(8)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12),在框体(10)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6),所述底板(12)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6)内,在所述框体(10)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7),且所述第二弹簧(7)与底板(12)的下表面连接;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外端均铰接设置有侧挡板(9),所述侧挡板(9)用于所述进料口(11)的开闭,在所述框体(10)外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对接槽,且一个对接槽开设在进料口(11)的上方,另一个对接槽开设在进料口(11)的下方,在所述侧挡板(9)的内侧壁与外侧壁上均设有与对接槽卡接配合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拆除内支撑梁起吊装置,包括上端开放的矩形框体(10)以及中心轴(2),中心轴(2)上端固定有挂接头(1),中心轴(2)的下端置于框体(10)内且与框体(10)的底部连接,在所述框体(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有进料口(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心轴(2)外圆周壁上套设有套筒(8),沿套筒(8)的轴线在其上端侧壁开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纵向开口(3),调节板(4)穿过所述纵向开口(3)后与中心轴(2)的外壁连接,在套筒(8)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垫板(13),且所述垫板(13)通过第一弹簧(5)与所述调节板(4)连接,在所述套筒(8)下段的两侧壁上分别固定有底板(12),在框体(10)下段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开有滑槽(6),所述底板(12)的外侧端端部置于滑槽(6)内,在所述框体(10)底部设有多个第二弹簧(7),且所述第二弹簧(7)与底板(12)的下表面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富白松高长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