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世宇专利>正文

多功能换底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77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换底鞋,它是由连接结构(1)、燕尾钢槽(2)、气垫(3)、照明灯(4)、电池(5)、连接燕尾(6)、连接燕尾槽(7)、三角弹簧挡块(8)、挡铁(9)、嵌入结构(10)、挡块(11)、可换鞋底(12)、挡条(13)、弹簧(14)、燕尾嵌入结构(15)、连接结构(16)、鞋身(17)构成,它的电池(5)燕尾连接安装在鞋身(17)的上面位置,连接燕尾槽(7)螺纹连接安装在鞋身(17)外部,其特征是:嵌入结构(10)焊接安装在可换鞋底(12)后部位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换底鞋,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属于人类生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鞋类大类,鞋类的特征鞋类的部件小类,以结构形状为特征的鞋底组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以结构形状为特征的鞋底的技术对多功能换底鞋的需求都做过很有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公告的由何庆辉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 2205651Y,中国专利号(ZL)为94245016.7号的技术名称是《司机鞋》的技术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以结构形状为特征的鞋底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它有效地解决了司机鞋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换底鞋。以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主要由连接结构、燕尾钢槽、气垫、照明灯、电池、连接燕尾、连接燕尾槽、三角弹簧挡块、挡铁、嵌入结构、挡块、可换鞋底、挡条、弹簧、燕尾嵌入结构、连接结构、鞋身构成。它的主要零件电池、弹簧由市场选用。它的燕尾钢槽是燕尾形状,用钢板作材料,经过线切割制造。它的三角弹簧挡块是三角形状,用钢作材料,经过车削工制造。它的可换鞋底是不定形状,用不同材料作材料,经过机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电池燕尾连接安装在鞋身的上面位置,构成长方形状的电池装置结构,功能是起电源作用。连接燕尾槽螺纹连接安装在鞋身外部,构成长方形状的连接燕尾槽结构,功能是起连接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嵌入结构焊接安装在可换鞋底后部位置。构成箭形状的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固定作用。燕尾嵌入结构嵌入安装在燕尾钢槽内部,构成燕尾形状的燕尾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固定作用。气垫嵌入安装在鞋身的下部位置,构成跟垫形状嵌入结构,功能是起缓冲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的目的。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为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以结构形状为特征的鞋底组的技术相比有三优点和改进第一,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嵌入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固定的技术问题。第二,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燕尾嵌入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决固定的技术问题。第三,由于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气垫,所以能更容易解决缓冲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结构示意图图1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鞋身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鞋底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A向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B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C向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1连接结构2燕尾钢槽 3气垫4照明灯5电池6连接燕尾7连接燕尾槽8三角弹簧挡块 9挡铁10嵌入结构 11挡块 12可换鞋底 13挡条14弹簧 15燕尾嵌入结构 16连接结构 17鞋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为实现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主要由连接结构1、燕尾钢槽 2、气垫 3、照明灯 4、电池 5、连接燕尾 6、连接燕尾槽 7、三角弹簧挡块 8、挡铁 9、嵌入结构 10、挡块 11、可换鞋底 12、挡条 13、弹簧 14、燕尾嵌入结构 15、连接结构 16、鞋身17构成。它的主要零件电池 5、弹簧14由市场选用。它的燕尾钢槽2是燕尾形状,用钢板作材料,经过线切割制造。它的三角弹簧挡块8是三角形状,用钢作材料,经过车削工制造。它的可换鞋底12是不定形状,用不同材料作材料,经过机加工制造。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电池5燕尾连接安装在鞋身17的上面位置,构成长方形状的电池装置结构,功能是起电源作用。连接燕尾槽7螺纹连接安装在鞋身17外部,构成长方形状的连接燕尾槽结构,功能是起连接作用。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嵌入结构10焊接安装在可换鞋底12后部位置。构成箭形状的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固定作用。燕尾嵌入结构15嵌入安装在燕尾钢槽2内部,构成燕尾形状的燕尾嵌入结构。功能是起固定作用。气垫3嵌入安装在鞋身17的下部位置,构成跟垫形状嵌入结构,功能是起缓冲作用。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多功能换底鞋的动态结构关系在使用中,当夜间使用的时候,照明灯4可亮。根据电学原理,它的电池5通过导线作用于照明灯4,从而完成照明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技术的多功能换底鞋的解决在不同环境,不同工作需要不同的鞋底的技术问题的目的。实现本技术的最佳方案是以钢为材料,利用机械加工工厂的基本设备,采取组装成批生产,以供应日常生活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技术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换底鞋,它是由连接结构(1)、燕尾钢槽(2)、气垫(3)、照明灯(4)、电池(5)、连接燕尾(6)、连接燕尾槽(7)、三角弹簧挡块(8)、挡铁(9)、嵌入结构(10)、挡块(11)、可换鞋底(12)、挡条(13)、弹簧(14)、燕尾嵌入结构(15)、连接结构(16)、鞋身(17)构成,它的电池(5)燕尾连接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世宇刘静李舜裴大永
申请(专利权)人:邹世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