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组合口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242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7:0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用组合口模。该通用组合口模,包括上模套、上模芯、下模套以及下模芯,所述上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机床模头,所述上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机床调整杆,所述下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芯,所述上模套和所述上模芯之间形成有第一出料流道,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出料流道,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出料流道的下端一致,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该通用组合口模具结构简单,为分体式,当需要更换口模时,上模套和上模芯与模头之间不需要拆卸,只需要将下模套与模芯更换即可,操作简单,互换性良好。

General assembly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组合口模
本申请涉及新机理的精密中空吹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用组合口模。
技术介绍
吹塑(blowmoulding)也称中空吹塑,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现有设备的模头底部都设有一体式的口模,每次更换口模需要从模头全部拆除模套的模芯等,安装新的口模时需要反复定位,操作及其复杂。故此需要提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组合口模,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用组合口模,包括上模套、上模芯、下模套以及下模芯,所述上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机床模头,所述上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机床调整杆,所述下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芯,所述上模套和所述上模芯之间形成有第一出料流道,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出料流道,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出料流道的下端一致,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下模套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于上模芯。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上模套背离所述下模套的一端外壁凸伸有环形第一凸台,所述上模套背离所述下模套的端面凸伸有环形第二凸台。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上模套靠近所述下模套的端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模套靠近所述上模套的端面凸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设置的第三凸台。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上模芯中心设有三阶台阶孔,分别为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所述第一台阶孔为与调整杆对应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第二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台阶孔的直径。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上模芯靠近下模芯的端面凸设有环形第四凸台,所述下模芯靠近所述上模芯的端面凹设有与所述第四凸台对应设置的第二凹槽。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下模芯背离所述上模芯的端面中心凹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固定螺栓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优选的,在上述的通用组合口模中,所述第三凹槽中心设有平顶螺丝,所述平顶螺丝连接于调整杆,所述平顶螺丝中心设有通孔,所述平顶螺丝的顶端凹设六角凹槽,所述六角凹槽与所述通孔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通用组合口模具结构简单,为分体式,当需要更换口模时,上模套和上模芯与模头之间不需要拆卸,只需要将下模套与模芯更换即可,操作简单,互换性良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通用组合口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用组合口模,包括上模套10、上模芯20、下模套30以及下模芯40,上模套10可拆装固定于机床模头,上模芯20可拆装固定于机床调整杆,下模套30可拆装固定于上模套10,下模芯40可拆装固定于上模芯20,上模套10和上模芯20之间形成有第一出料流道,下模套30与下模芯40之间形成第二出料流道,第二出料流道的顶端与第一出料流道的下端一致,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该技术方案中,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通过改变出料口出的宽度改变产品的厚度,该通用组合口模具结构简单,为分体式,当需要更换口模时,上模套和上模芯与模头之间不需要拆卸,只需要将下模套与模芯更换即可,操作简单,互换性良好。进一步地,下模套30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0固定于上模套10,下模芯40通过第二固定螺栓60固定于上模芯20。该技术方案中,下模套30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0固定于上模套10,下模芯40通过第二固定螺栓60固定于上模芯20,方便拆装。进一步地,上模套10背离下模套30的一端外壁凸伸有环形第一凸台11,上模套10背离下模套30的端面凸伸有环形第二凸台12。该技术方案中,上模套10背离下模套30的一端外壁凸伸有环形第一凸台11,上模套10背离下模套30的端面凸伸有环形第二凸台12,通过第二凸台12进行初步定位,通过第一凸台11固定于模头下方。进一步地,上模套10靠近下模套30的端面凹设有第一凹槽13,下模套30靠近上模套10的端面凸设有与第一凹槽13对应设置的第三凸台31。该技术方案中,上模套10靠近下模套30的端面凹设有第一凹槽13,下模套30靠近上模套10的端面凸设有与第一凹槽13对应设置的第三凸台31,通过第一凹槽13和第三凸台31的配合进行初步定位,方便安装。进一步地,上模芯20中心设有三阶台阶孔21,分别为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为与调整杆对应设置的螺纹孔,第二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的直径,第一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台阶孔的直径。该技术方案中,上模芯20中心设有三阶台阶孔21,分别为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和第三台阶孔,第一台阶孔为与调整杆对应设置的螺纹孔,第二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的直径,第一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台阶孔的直径,第一台阶孔为与调整杆配合将上模芯固定于调整杆,第二台阶孔须有足够空间容纳可能突出的调整杆,而第三台阶孔用于平顶螺钉的穿过。进一步地,上模芯20靠近下模芯40的端面凸设有环形第四凸台22,下模芯40靠近上模芯20的端面凹设有与第四凸台22对应设置的第二凹槽41。该技术方案中,上模芯20靠近下模芯40的端面凸设有环形第四凸台22,下模芯40靠近上模芯20的端面凹设有与第四凸台22对应设置的第二凹槽41,通过第二凹槽41和第四凸台22的配合进行初步定位,方便安装。进一步地,下模芯40背离上模芯20的端面中心凹设有第三凹槽42,第二固定螺栓60设置于第三凹槽42内。该技术方案中,下模芯40背离上模芯20的端面中心凹设有第三凹槽42,第二固定螺栓60设置于第三凹槽42内,避免第二固定螺栓60和平顶螺丝突出于下模芯40造成干涉。进一步地,第三凹槽40中心设有平顶螺丝70,平顶螺丝70连接于调整杆,平顶螺丝70中心设有通孔71,平顶螺丝70的顶端凹设六角凹槽72,六角凹槽72与通孔71连通。该技术方案中,第三凹槽40中心设有平顶螺丝70,平顶螺丝70连接于调整杆,平顶螺丝70中心设有通孔71,平顶螺丝70的顶端凹设六角凹槽72,六角凹槽72与通孔71连通,平顶螺丝70将上模芯20和下模芯40完全固定于调整杆,六角凹槽72便于拆卸平顶螺丝70,通孔7连通于调整杆中心的通孔。综上所述,该通用组合口模具结构简单,为分体式,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通用组合口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用组合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套、上模芯、下模套以及下模芯,所述上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机床模头,所述上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机床调整杆,所述下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芯,所述上模套和所述上模芯之间形成有第一出料流道,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出料流道,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出料流道的下端一致,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组合口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套、上模芯、下模套以及下模芯,所述上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机床模头,所述上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机床调整杆,所述下模套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可拆装固定于所述上模芯,所述上模套和所述上模芯之间形成有第一出料流道,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下模芯之间形成第二出料流道,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出料流道的下端一致,所述第二出料流道的出料口根据产品规格而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组合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套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上模套,所述下模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于上模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组合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背离所述下模套的一端外壁凸伸有环形第一凸台,所述上模套背离所述下模套的端面凸伸有环形第二凸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组合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套靠近所述下模套的端面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模套靠近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刚陆胜钱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普信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