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159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包括机箱、电机、过滤盒和进料斗,所述过滤盒通过转轴与机箱的内腔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外侧壁一端上侧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过滤盒连接,所述机箱的内腔左侧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一收集盒,且顶盖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收集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杆与内杆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过滤盒、注水口和振动筛,提高对建筑垃圾碎渣分类的效率,提高建筑垃圾碎渣的回收利用效率,通过限定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斜板在节省空间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利于碎渣的排放。

A collection device for building waste residue

\u672c\u53d1\u660e\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efa\u7b51\u5783\u573e\u788e\u6e23\u6536\u96c6\u88c5\u7f6e\uff0c\u5305\u62ec\u673a\u7bb1\u3001\u7535\u673a\u3001\u8fc7\u6ee4\u76d2\u548c\u8fdb\u6599\u6597\uff0c\u6240\u8ff0\u8fc7\u6ee4\u76d2\u901a\u8fc7\u8f6c\u8f74\u4e0e\u673a\u7bb1\u7684\u5185\u8154\u5de6\u4fa7\u4e0a\u7aef\u8f6c\u52a8\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673a\u7bb1\u7684\u5916\u4fa7\u58c1\u4e00\u7aef\u4e0a\u4fa7\u8bbe\u7f6e\u6709\u6ce8\u6c34\u53e3\uff0c\u6240\u8ff0\u6ce8\u6c34\u53e3\u4e0e\u8fc7\u6ee4\u76d2\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673a\u7bb1\u7684\u5185\u8154\u5de6\u4fa7\u4e0b\u7aef\u6a2a\u5411\u5b89\u88c5\u6709\u7b2c\u4e00\u6536\u96c6\u76d2\uff0c\u4e14\u9876\u76d6\u4e2d\u90e8\u4f4d\u7f6e\u56fa\u5b9a\u8fde\u63a5\u6709\u7b2c\u4e8c\u4f38\u7f29\u6746\uff0c\u6240\u8ff0\u7b2c\u4e8c\u6536\u96c6\u76d2\u7684\u4e0a\u7aef\u56fa\u5b9a\u8fde\u63a5\u6709\u659c\u677f\uff0c\u6240\u8ff0\u7b2c\u4e8c\u4f38\u7f29\u6746\u7684\u4e00\u7aef\u901a\u8fc7\u56fa\u5b9a\u6746\u4e0e\u5185\u6746\u8fde\u63a5\uff0c\u6240\u8ff0\u7b2c\u4e00\u4f38\u7f29\u6746\u548c\u7b2c\u4e8c\u4f38\u7f29\u6746\u7684\u9876\u7aef\u56fa\u5b9a\u8fde\u63a5\u6709\u632f\u52a8\u7b5b\u3002 The present invention by adding a filter cartridge, a water injection hole and a vibrating scree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waste slag classification, improve the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slag utilization efficiency, the tilt angle limit of inclined plate, the inclined plate in the space saving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ximum for slag dischar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相关设备
,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行业每年所产生的建筑垃圾碎渣高达数千亿吨,如果将这些垃圾碎渣直接丢弃,不仅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于资源上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现在建筑垃圾碎渣一般都会被收集并被分类,然后经过筛选后用于不同的方向,有的用作填埋,有经过活化后成为再生混凝土,等等。而这一程序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收集和分类,现有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存在结构过于简单、功能过于简单、分类功能作用基本为零等等问题。因此,我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包括机箱、电机、过滤盒和进料斗,所述电机设置在机箱的外表面上端右侧,所述进料斗与机箱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斗的底端位于机箱的内腔,所述过滤盒通过转轴与机箱的内腔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机箱的外侧壁一端上侧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与过滤盒连接,所述机箱的内腔左侧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一收集盒,所述第一收集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一收集盒的底端设置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内部安装有发热电阻丝,所述机箱的内腔右侧中部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二收集盒,所述机箱的内腔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第三收集盒,所述第二收集盒与第三收集盒之间隔有隔板,所述第三收集盒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三收集盒上端的顶盖左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第二收集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第二伸缩杆包括有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杆与内杆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筛。优选的,所述机箱顶端均匀设置有蒸汽排口。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右侧设置有可转动的侧板,且侧板通过转杆与过滤盒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杆为电动伸缩杆。优选的,所述第二收集盒的一端和第三收集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所述第一收集盒、第二收集盒和第三收集盒均为可拆卸收集盒。优选的,所述斜板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3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过滤盒、注水口和振动筛,提高对建筑垃圾碎渣分类的效率,提高建筑垃圾碎渣的回收利用效率,通过添加多个垃圾碎渣收集盒,使得建筑垃圾碎渣的分类更加有序,通过限定斜板的倾斜角度,使得斜板在节省空间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利于碎渣的排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箱、2电机、3进料斗、4注水口、5拉手、6过滤盒、7第一收集盒、8加热腔、9发热电阻丝、10第二收集盒、11第三收集盒、12进料口、13振动筛、14支撑杆、15固定杆、16第一伸缩杆、17第二伸缩杆、18斜板、19内杆、20外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包括机箱1、电机2、过滤盒6和进料斗3,所述机箱1顶端均匀设置有蒸汽排口,用于排出蒸汽,所述电机2设置在机箱1的外表面上端右侧,所述进料斗3与机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斗3的底端位于机箱1的内腔,所述过滤盒6通过转轴与机箱1的内腔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过滤盒6的右侧设置有可转动的侧板,且侧板通过转杆与过滤盒6转动连接,起到排料的作用,所述机箱1的外侧壁一端上侧设置有注水口4,所述注水口4与过滤盒6连接,所述机箱1的内腔左侧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一收集盒7,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5,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底端设置有加热腔8,所述加热腔8的内部安装有发热电阻丝9,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中部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二收集盒10,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第三收集盒11,所述第二收集盒10与第三收集盒11之间隔有隔板,所述第二收集盒10的一端和第三收集盒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拉手5,所述第一收集盒7、第二收集盒10和第三收集盒11均为可拆卸收集盒,通过添加多个垃圾碎渣收集盒,使得建筑垃圾碎渣的分类更加有序,所述第三收集盒1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二伸缩杆17为电动伸缩杆,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所述第三收集盒11上端的顶盖左侧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第二收集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18,所述斜板18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35度,通过限定斜板18的倾斜角度,使得斜板18在节省空间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利于碎渣的排放,所述第二伸缩杆17包括有内杆19和外杆20,所述外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上固定连有第一伸缩杆16,所述第一伸缩杆16的一端通过固定杆15与内杆19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6和第二伸缩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筛13,通过添加过滤盒6、注水口4和振动筛13,提高对建筑垃圾碎渣分类的效率,提高建筑垃圾碎渣的回收利用效率。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注水口4连接上水源,给仪器通电,此时电机2开始工作,加热腔8内部的发热电阻丝9开始制热,将碎渣从进料斗3倒入装置中,此时碎渣会进入到过滤盒6中,注水口4给过滤盒6提供水源,水会将碎渣中的浮灰和细小颗粒通过过滤盒6底端上滤孔带走到达第一收集盒7中,第一收集盒7中的水会被加热腔8所蒸发并排出,通过控制转轴转动使得过滤盒6向右倾斜,此时碎渣会到达振动筛13上,第二伸缩杆17的运动带动第一伸缩杆16随之运动,使得振动筛13上下振动,将颗粒较小的碎渣晒落经由进料口12到达第三收集盒11中,颗粒较大的碎渣通过斜板18到达第二收集盒10中,分类完毕后,将第一收集盒7、第二收集盒10和第三收集盒11抽出,并将碎渣倒入相应的收集箱中。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电机(2)、过滤盒(6)和进料斗(3),所述电机(2)设置在机箱(1)的外表面上端右侧,所述进料斗(3)与机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斗(3)的底端位于机箱(1)的内腔,所述过滤盒(6)通过转轴与机箱(1)的内腔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机箱(1)的外侧壁一端上侧设置有注水口(4),所述注水口(4)与过滤盒(6)连接,所述机箱(1)的内腔左侧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一收集盒(7),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5),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底端设置有加热腔(8),所述加热腔(8)的内部安装有发热电阻丝(9),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中部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二收集盒(10),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第三收集盒(11),所述第二收集盒(10)与第三收集盒(11)之间隔有隔板,所述第三收集盒(1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三收集盒(11)上端的顶盖左侧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第二收集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18),所述第二伸缩杆(17)包括有内杆(19)和外杆(20),所述外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4),所述支撑杆(14)上固定连有第一伸缩杆(16),所述第一伸缩杆(16)的一端通过固定杆(15)与内杆(19)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6)和第二伸缩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振动筛(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碎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1)、电机(2)、过滤盒(6)和进料斗(3),所述电机(2)设置在机箱(1)的外表面上端右侧,所述进料斗(3)与机箱(1)的顶端固定连接,且进料斗(3)的底端位于机箱(1)的内腔,所述过滤盒(6)通过转轴与机箱(1)的内腔左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机箱(1)的外侧壁一端上侧设置有注水口(4),所述注水口(4)与过滤盒(6)连接,所述机箱(1)的内腔左侧下端横向安装有第一收集盒(7),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手(5),所述第一收集盒(7)的底端设置有加热腔(8),所述加热腔(8)的内部安装有发热电阻丝(9),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中部位置横向安装有第二收集盒(10),所述机箱(1)的内腔右侧底端横向安装有第三收集盒(11),所述第二收集盒(10)与第三收集盒(11)之间隔有隔板,所述第三收集盒(11)的上端设置有顶盖,且顶盖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7),所述第三收集盒(11)上端的顶盖左侧设置有进料口(12),所述第二收集盒(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斜板(1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朗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