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文谦专利>正文

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53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包括扣板和压板,扣板固设在皮带扣体上,所述压板和扣板之间设有托板,托板的前端与皮带扣体通过扣板轴转动连接,托板的后端与压板通过压板轴转动连接,压板、托板以及扣板形成三段式折叠结构,且压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其中,扣板轴固定安装在皮带扣体上,托板的前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扣板轴相配合的前轴套,前轴套套设在扣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压板轴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托板的后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压板轴相配合的后轴套,后轴套套设在压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拆装,使用寿命长。

A movable parts sleeve belt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扣头,尤其涉及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
技术介绍
皮带一般包括带体、皮带扣以及连接带体和皮带扣的皮带扣头,其中皮带扣是管理皮带使用长短的,用以随时锁紧皮带的装置。皮带扣头是连接皮带和皮带扣的,用以锁定带体端部的装置。现有的皮带扣头有活动式和固定式,活动式是指皮带扣头和皮带扣可以相互转动,固定式是指皮带扣头与皮带扣不可相互转动。目前市面上皮带扣头的零件转动轴相对各零件来说都是独立的,是通过在零件上打孔串通才能起到作用。而该种结构设计会导致转动轴径很细,容易损坏。已有的皮带扣头结构虽生产简单,但结构不合理,外观不理想,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拆装的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包括扣板和压板,扣板固设在皮带扣体上,所述压板和扣板之间设有托板,托板的前端与皮带扣体通过扣板轴转动连接,托板的后端与压板通过压板轴转动连接,压板、托板以及扣板形成三段式折叠结构,且压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其中,扣板轴固定安装在皮带扣体上,扣板轴与扣板之间形成用于皮带尾部穿过的皮带通道,托板的前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扣板轴相配合的前轴套,前轴套套设在扣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压板轴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托板的后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压板轴相配合的后轴套,后轴套套设在压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所述锁紧装置包括设在压板上的扣牙以及设在托板上的皮带槽,压板绕压板轴转动带动扣牙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内的带体。所述压板上远离压板轴的一端设有凸出的锁沿,当压板绕压板轴转动带动扣牙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内的带体时,所述锁沿与扣板轴卡接,同时锁沿与前轴套拼合。所述压板上远离压板轴的一端配设有便于分离压板和托板的撬孔。所述前轴套和后轴套均为半开式轴套。所述扣板和皮带扣体为一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前轴套套在扣板轴上,后轴套套在压板轴上,从而使托板两端拉住压板和扣板轴;并且,当压板绕压板轴转动带动扣牙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内的带体时,所述锁沿与扣板轴卡接,此时锁沿抵住扣板轴,压板轴在后轴套内并抵住后轴套,这样拉力和撑力维持了托板和压板不致松开并可绕扣板轴转动而,实现了皮带扣头连接皮带和皮带扣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扣头在连接时,托板前轴套套住扣板轴,然后将托板转平,压板轴从托板的皮带槽进入,然后卡入托板的后轴套中,压板压下,锁沿抵住扣板轴。压板轴下面的扣牙和托板皮带槽共同用于锁住带体头部。打开时动作与上述相反,压板需从撬孔处撬开。当锁住带体头部时,带体头部位于皮带槽内,压板绕压板轴转动带动扣牙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内的带体,此时锁沿与扣板轴卡接,同时锁沿与前轴套拼合,完成带体与皮带扣的连接锁定。压板轴和扣板轴分别固设在压板和扣板上的,坚固耐用;两个轴套固设在托板上,坚固耐用;锁沿抵住扣板轴时,接触面大,便于卡接。所述前轴套和后轴套均为半开式轴套,便于实现前轴套与扣板轴、后轴套与压板轴的分离或套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压板、托板、扣板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皮带扣头,外观简练,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包括扣板1和压板2,扣板1一体固设在皮带扣体6上,所述压板2和扣板1之间设有托板3,托板3的前端与皮带扣体6通过扣板轴4转动连接,托板3的后端与压板2通过压板轴5转动连接,压板2、托板3以及扣板1形成三段式折叠结构,其中,扣板轴4固定安装在皮带扣体6上,扣板轴4与扣板1之间形成用于皮带尾部穿过的皮带通道,托板3的前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扣板轴4相配合的前轴套8,前轴套8套设在扣板轴4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压板轴5固定安装在压板2上,托板3的后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压板轴4相配合的后轴套7,后轴套7套设在压板轴5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并且,压板2与托板3之间设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设在压板上2的扣牙9以及设在托板3上的皮带槽10,压板2绕压板轴5转动带动扣牙9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10内的带体。所述压板2上远离压板轴5的一端设有凸出的锁沿11,当压板2绕压板轴5转动带动扣牙9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10内的带体时,所述锁沿11与扣板轴4卡接,同时锁沿11与前轴套8拼合。而且,所述压板2上远离压板轴的一端配设有便于分离压板2和托板3的撬孔12。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轴套8和后轴套7均为半开式轴套,半开式轴套上有开口,便于实现前轴套8与扣板轴4、后轴套7与压板轴5的分离或套接。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扣头在连接时,前轴套8从扣板的正上方依次按向下向前向上的操作套住扣板轴4,然后将托板3转平,压板轴5从托板3的皮带槽10进入,然后向上向后进入托板3的后轴套7中,压板2压下,锁沿11抵住扣板轴4。压板轴5处的扣牙9和皮带槽10共同锁住带头。打开时动作与上述相反,压板2需从撬孔12处撬开。本专利技术中前轴套8套在扣板轴4上,后轴套7套在压板轴5上,从而使托板3两端拉住压板2和扣板轴4;并且,当压板2绕压板轴5转动带动扣牙9压紧锁死位于皮带槽10内的带体时,所述锁沿11与扣板轴4卡接,此时锁沿11抵住扣板轴4,压板轴5在后轴套7内并抵住后轴套7,这样拉力和撑力维持了托板3和压板2只会绕扣板轴4转动而不致松开,实现了皮带扣头连接皮带和皮带扣的作用。压板轴5和扣板轴4分别固设在压板2和扣板1上的,坚固耐用;两个轴套(前轴套8和后轴套7)固设在托板3上,坚固耐用;锁沿11抵住扣板轴4时,接触面大,便于卡接。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压板2、托板3、扣板1形成一个完整合理的皮带扣头,外观简练,结构合理,使用寿命长。此外,附图中标号13为皮带扣,其结构在本申请人于2015年03月30日申请的专利技术专利(名称:自锁式裤带扣;专利号:201520182747.3)中已公开,其与本专利技术的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以及带体组成完整的皮带。该皮带在使用时,带体头部与皮带扣头连接锁定,带体尾部依次经过皮带扣与皮带通道,皮带扣可实现对皮带的锁紧,多余长度的皮带尾部穿过皮带通道。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包括扣板和压板,扣板固设在皮带扣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扣板之间设有托板,托板的前端与皮带扣体通过扣板轴转动连接,托板的后端与压板通过压板轴转动连接,压板、托板以及扣板形成三段式折叠结构,且压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其中,扣板轴固定安装在皮带扣体上,扣板轴与扣板之间形成用于皮带尾部穿过的皮带通道,托板的前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扣板轴相配合的前轴套,前轴套套设在扣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压板轴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托板的后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压板轴相配合的后轴套,后轴套套设在压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包括扣板和压板,扣板固设在皮带扣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和扣板之间设有托板,托板的前端与皮带扣体通过扣板轴转动连接,托板的后端与压板通过压板轴转动连接,压板、托板以及扣板形成三段式折叠结构,且压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锁紧装置;其中,扣板轴固定安装在皮带扣体上,扣板轴与扣板之间形成用于皮带尾部穿过的皮带通道,托板的前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扣板轴相配合的前轴套,前轴套套设在扣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压板轴固定安装在压板上,托板的后端部固定设有与所述压板轴相配合的后轴套,后轴套套设在压板轴上并与其转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式活件套接皮带扣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谦马凯丽
申请(专利权)人:马文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