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甲良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466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煎制设备,集煎煮、膜过滤高效除杂质、低温膜浓缩定药液积等功能为一体,由纯水暂存罐、煎煮罐、煎出液暂存罐、膜过滤器、目标药液暂存罐、膜浓缩器、电源控制箱等主要组件,以及必要的阀门、仪表、液体传输增压装置、连接管道等组成。

A kind of decocting equipment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ng device, decoction, filtration efficiency in removing impurities, low membrane concentration fixed liquid product and other functions into one, by water tank, temporary storage tank, decoction decocting the main components of liquid temporary storage tank and membrane filter, the target liquid temporary storage tank and membrane concentrator, power control box, and the necessary instruments, valves, fluid transmission pressure device, connecting pipes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煎制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煎制设备。
技术介绍
中药汤剂是中药的传统剂型之一,汤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汤剂影响疗效到物质基础主要是汤剂中煎出的有效成分,因此要发挥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须最大限度地煎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中药的煎煮非常讲究,从器具到火候,从先煎后下的加药时机,到烊化加入的方式等等,都要求把握准确,且煎煮费时,携带、服用也颇有不便之处。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目前中药煎制,主要有家庭用煎药小锅,以及目前医院、诊所、药店常用的煎药量较大的自动煎药机。家用的煎药小锅(包括砂锅、陶锅、瓷锅,有明火直接加热型和电加热型),家用较为方便。但由于一般病人及家属缺乏中医药知识,往往对煎制的火候、时长、加水量、现煎后下药材加入时机等掌握不当,使煎出的药液效果往往欠佳。目前医院、诊所、药店常用的煎药量较大的自动煎药机,虽然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随着中医药临床应用的发展,这些煎药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密闭煎煮,煎煮时压强增大,高者可达10kg/cm2;煎煮时温度也常高出水的沸点100℃,高者可达150℃。高压高温虽有利于大多数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某些有效成分也可能在高压高温情况下受到破坏。高压高温同时也提高了某些无用杂质(如大分子纤维、大分子多糖、鞣质)的溶出率。2)高压高温虽然可杀死大部分药材中带有的病原性微生物,但也可能有少数未被杀死,尤其是霉菌和某些虫卵,有可能仍有微量残留于药液中,这样的药液对于某些肠道功能弱的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对于药液存放的保质期限也会受到影响。即使病原性微生物被全部杀死,但这些病原性微生物的尸体及其碎片仍有可能残存于药液中,对药效仍存在一定的影响。3)由于需要控制最终药液量,煎煮时的加水量也受到限制,从而也可能使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受到限制,从而影响到疗效,或需要加大药材使用量。4)某些自动煎药机虽然集成了浓缩功能,但这种浓缩是通过简单的加热蒸发方式,使水分蒸发。这种浓缩方式虽然可以降低药液中的含水量,但较长时间的加热,有可能破坏某些有效成分,而且某些挥发性有效成分也可能随蒸汽挥发而损失掉,所以这种浓缩方式并不适合有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液浓缩。这种浓缩方式,蒸发的水分散发流失掉,无法循环利用,造成了一定的水资源浪费。5)无论附带还是不附带普通浓缩功能,现有的煎药机很难对最终药液准确地确定体积收取,以对患者准确定量服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常用的煎药机有效成分溶出率低、有效成分破坏率高、无法精细过滤、难以安全浓缩和准确定量等问题,提供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由高效煎煮到精细过滤到高效浓缩定量,便捷高效。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进水管、纯水暂存罐、煎煮罐、煎出液暂存罐、膜过滤器、目标药液暂存罐、膜浓缩器和电源控制箱;所述的纯水暂存罐的底部与煎煮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煮罐的底部与煎出液暂存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出液暂存罐的顶部与膜过滤器的未透过液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过滤器的进液端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器的透过液出液端与目标药液暂存罐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目标药液暂存罐的顶部与膜浓缩器的未透过液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浓缩器的进液端通过管道连接;纯水暂存罐的顶部与膜浓缩器的透过液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净水进水管与纯水暂存罐连接,或与煎煮罐连接。纯水暂存罐底部与煎煮罐顶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一,煎煮罐底部与煎出液暂存罐顶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二,煎出液暂存罐顶部与膜过滤器的未透过液出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四和压力表一,煎出液暂存罐底部与膜过滤器进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三和增压泵一,目标药液暂存罐底部与膜浓缩器进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五和增压泵二;目标药液暂存罐顶部与膜浓缩器未透过液出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六和压力表二。所述的煎出液暂存罐的底部设置有废液排出管,废液排出管上设置有阀门七;或者在煎出液暂存罐底部与膜过滤器进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废液排出管。所述的目标药液暂存罐的底部设置有成品药液分装出口管,成品药液分装出口管上设置有阀门八;或在目标药液暂存罐底部与膜浓缩器进液端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成品药液分装出口管。所述的煎煮罐的下部设置有排渣门,外周设置有加热层。所述的增压泵一和增压泵二通过电源线与电源控制箱连接。所述的膜过滤器为采用无机膜或有机膜的微滤或超滤装置,过滤孔径0.0005-15微米;膜过滤器具有进液端、未透过液出液端、透过液出液端。所述的膜浓缩器为采用纳滤膜或反渗透膜的浓缩装置,过滤孔径0.005-5纳米;膜浓缩器具有进液端、未透过液出液端、透过液出液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技术主要采用半封闭式,常压(或略高于常压)煎煮,加水煎煮温度也主要控制在水的沸点温度,即100℃,甚至略低于100℃。若使用其他溶剂(比如酒精类),温度也可控制在溶剂的沸点,相对于高压高温煎煮,本技术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破坏很少。2)本技术采用膜过滤方式,不仅可将煎煮出的药液中残留的病原性微生物及其碎片全部过滤出去,还可将一部分大分子无用的杂质(如大分子纤维、大分子多糖、大分子鞣质、大分子蛋白等)过滤出去,药液非常纯净,大大提高了药液的安全性,也大大延长了药液的贮存期。经过膜过滤方式过滤后的药液,密封包装在20℃环境下存放180天以上。3)本技术采用低温高效膜浓缩方式(一般要求浓缩过程不超过40℃),可在低温(常温)下将药液中的水分快速滤出,这种低温方式对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基本上没有破坏,这种浓缩方式,可根据容器刻度,较为准确地收取最终的药液体积,便于对患者准确定量服用。4)本技术在进行药材煎煮时可加更大量的水,从而大幅度提高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本技术采用的低温高效膜浓缩方式,可以将大量的水分快速滤出,所以使得在煎煮时加入更大量的水成为可能。本技术煎煮时的加水量相对于现有其他类型的煎药机可增加2-4倍,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率大大提升。5)本技术膜浓缩出的水,可循环使用,不会造成浪费。比如通过反渗透膜浓缩出的纯水,可直接用于下一次煎煮用,或用来清洗煎制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净水进水管连接方式二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净水进水管连接方式三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废液排出管连接方式二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成品药液分装出口管连接方式二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中药煎制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构造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净水进水管13、纯水暂存罐1、煎煮罐2、煎出液暂存罐3、膜过滤器4、目标药液暂存罐5、膜浓缩器6和电源控制箱7等主要组件,以及必要的阀门、泵、压力表、管件等。膜过滤器4带有进液端4-1、未透过液出液端4-2、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中药煎制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进水管(13)、纯水暂存罐(1)、煎煮罐(2)、煎出液暂存罐(3)、膜过滤器(4)、目标药液暂存罐(5)、膜浓缩器(6)和电源控制箱(7);所述的纯水暂存罐(1)的底部与煎煮罐(2)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煮罐(2)的底部与煎出液暂存罐(3)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出液暂存罐(3)的顶部与膜过滤器(4)的未透过液出液端(4‑2)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过滤器(4)的进液端(4‑1)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器(4)的透过液出液端(4‑3)与目标药液暂存罐(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目标药液暂存罐(5)的顶部与膜浓缩器(6)的未透过液出液端(6‑2)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浓缩器(6)的进液端(6‑1)通过管道连接;纯水暂存罐(1)的顶部与膜浓缩器(6)的透过液出液端(6‑3)通过管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进水管(13)、纯水暂存罐(1)、煎煮罐(2)、煎出液暂存罐(3)、膜过滤器(4)、目标药液暂存罐(5)、膜浓缩器(6)和电源控制箱(7);所述的纯水暂存罐(1)的底部与煎煮罐(2)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煮罐(2)的底部与煎出液暂存罐(3)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煎出液暂存罐(3)的顶部与膜过滤器(4)的未透过液出液端(4-2)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过滤器(4)的进液端(4-1)通过管道连接;膜过滤器(4)的透过液出液端(4-3)与目标药液暂存罐(5)的顶部通过管道连接;目标药液暂存罐(5)的顶部与膜浓缩器(6)的未透过液出液端(6-2)通过管道连接,底部与膜浓缩器(6)的进液端(6-1)通过管道连接;纯水暂存罐(1)的顶部与膜浓缩器(6)的透过液出液端(6-3)通过管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水进水管(13)与纯水暂存罐(1)连接,或与煎煮罐(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中药煎制设备,其特征在于:纯水暂存罐(1)底部与煎煮罐(2)顶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一(14),煎煮罐(2)底部与煎出液暂存罐(3)顶部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二(15),煎出液暂存罐(3)顶部与膜过滤器(4)的未透过液出液端(4-2)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四(17)和压力表一(20),煎出液暂存罐(3)底部与膜过滤器(4)进液端(4-1)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三(16)和增压泵一(10),目标药液暂存罐(5)底部与膜浓缩器(6)进液端(6-1)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阀门五(1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甲良
申请(专利权)人:刘甲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