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会平专利>正文

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45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包括有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床体,床体设有上部床体、中部床体、下部床体,中部床体靠近下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凹部,下部床体靠近中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凸部,凹部与凸部之间设有间隔;中部床体两侧设有通过限位机构带有脚蹬的扶手,支架两侧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具有方便孕妇用力、便于调节孕妇体位的优点,该新式产床适合各种阴道产,助产士接产时正中直面助力,发生难产时可由助产人员单人随手操作改变产妇体位,无需拆台同样方便台下操作,产妇在分娩床上由双膝骑跨式改为双膝倚靠加双脚蹬,双脚根据身体高度可以随时调节长度,双手拉杆更加方便人性化。

A new table Almight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powerful new bed comprises a bed body bracket, and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bed body,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body, lower bed body,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body near one end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part, the lower part of the bed body near one end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art, the space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concave and convex part; on both sides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ed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rmrest by limiting mechanism with pedals, both sides of the bracket are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mechanism adjustable armrest position, is convenient and easy to adjust the force of pregnant women, pregnant women posture, the new table is suitable for all kinds of vaginal birth. The midwife delivery center face power, by midwives single hand operation to change position of parturient dystocia, without defeating Taiwan under the same convenient operation, parturient by double bed The knee span is changed to double knee and double pedal, and the feet can adjust the length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body at any time, and the two hands pull rod is more convenient to be human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
技术介绍
仰卧位分娩是国内普遍采取的一种分娩方式,产床是配合仰卧位生产的必要器械。现有的产床的两侧设置搁脚板,产妇在生产时,双脚可以搭在搁脚板上,但是,现有的产床在给产妇接生时,产床的主要功能在于为产妇提供支撑,产妇仅能凭借自身用力生产,无法借助产床用力,且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而且时间长会脚麻,而且现有的产床长度太长,当孕妇难产时会妨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具有方便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用力、便于调节孕妇体位以适应各种生产情况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包括有支架和设于支架上的床体,所述的床体设有上部床体、中部床体、下部床体,其中:所述中部床体靠近下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凹部,所述的下部床体靠近中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凸部,所述凹部与凸部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中部床体两侧设有通过限位机构带有脚蹬的扶手,所述支架两侧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本技术床体设计为上部床体、中部床体、下部床体,三个床体均布置在支架上。在中部床体靠近下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凹部,在下部床体靠近中部床体的一端设有凸部,凹部和凸部之间设有间隔。设有的凹部和间隔配合能够方便孕妇胎盘的滑落,同时设有的凸部能够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的接住羊水,将羊水引导入下部床体,避免羊水污染生产环境。在床体两侧设有带有脚蹬的扶手,孕妇在双手紧握扶手的同时能够将脚放置在脚蹬上,方便孕妇在生产的过程中用力。同时脚蹬通过限位机构设置在扶手上,能够方便的调节脚蹬相对于扶手的位置,使孕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更好的体位。在支架两侧设有调节扶手位置的调节机构,能够通过调节调节机构来调节扶手的位置,能过适应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不同体位的要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设有嵌套于扶手内的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上设有能够与设置在扶手上的限位件嵌合的限位孔。限位机构能够使脚蹬相对于扶手进行位置调节,限位杆与脚蹬连接,能够通过调节扶手上设有的限位件与限位杆上设有的不同限位孔的嵌合来达到脚蹬与扶手相对位置的调节。能够在孕妇生产过程中通过调节脚蹬与扶手之间的相对位置来使用孕妇的不同体位,增强产床的实用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扶手所成的锐角的大小为50度至70度。将扶手所成的锐角的大小设计为50度至70度,使扶手具有足够的弧度,这样的设计能够在扶手调节到任何位置时都能够方便孕妇抓握。扶手在孕妇抓握时能够有助于孕妇在生产过程中用力,方便孕妇生产。优选地,扶手所成的锐角的大小为60度。将扶手所成的锐角的大小设计为60度,这样的设计能够在孕妇生产过程中更加有利于孕妇抓握,这样设计的扶手与设计在扶手上的脚蹬配合,能够为孕妇在生产过程中使孕妇具有更加方便的体位,因此能够更加有利于孕妇生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部床体长度设计为40-45cm。现有产床受限于下部床体的长度,只能在床体的侧面进行接生。本技术中,将下部床体长度设计为40-45cm,不用把下部床体拆卸下来也可对孕妇进行接生或进行其他检查,而且上述长度与人体前臂的长度类似,护士可在床体的后部伸出前臂接住刚刚出生的小孩,能够进行正面接生。下部床体可作为接产台使用,上述设置更加的方便接生,具有适用性广泛的优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支架侧部的导轨、可沿导轨延长方向移动的滑动部,还包括设于滑动部上使扶手绕滑动部转动的转动部。导轨设置在支架侧部,滑动部设置在导轨上,滑动部能够沿导轨进行滑动。在滑动部沿导轨进行滑动时,能够调节扶手相对于产床的横向位置。在滑动部上设有使扶手绕滑动部转动的转动部,通过调节转动部,能够使扶手相对于支架进行转动。这样的设计能够在产床适应难产等其他体位。优选地,转动部包括设于滑动部一侧的扶手插接部,设于滑动部另一侧的转动轮,扶手插接部与转动轮连接且可绕滑动部转动,所述的扶手下部固定于扶手插接部内;所述的滑动部内侧还设有卡接杆,转动轮上设有多个卡接位,卡接杆的上部与卡接位卡接,卡接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弹簧。本技术中,当需要调节扶手的位置时,用手捉紧扶手,然后推动扶手,由于扶手下部固定于扶手插接部内,扶手插接部与转动轮连接,转动轮绕滑动部转动,当到达需要的位置时,松开扶手,由于卡接杆与滑动部之间还设有弹簧,弹簧伸展,使卡接杆的上部与卡接位卡接,这样,扶手定位,孕妇可在此位置上使用。需要再调节扶手位置时,用手作用于卡接杆,克服弹簧弹力,使卡接杆的上部解除与卡接位的卡接作用,再用力作用于扶手即可转动到其他位置。优选地,扶手插接部上还设有松紧杆。在扶手插接部上还设有松紧杆,当需要调节扶手的竖向位置时,可通过松紧杆控制,使扶手在扶手插接部内上下转动,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扶手的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部床体侧部设有防护结构。在上部床体侧部设有防护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孕妇在生产或调整体位时滚下产床,增强产床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下部床体沿边缘处设有凸起。在下部床体沿边缘处设有连续凸起,连续凸起能够在下部床体上形成凹槽,可以装载孕妇分娩时产生的羊水,使得羊水不会流出,保证了地面的卫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中部床体设有凹部,在下部床体上设有凸部,同时在凹部和凸部之间设有间隔。设有的间隔能够在孕妇生产过程中方便胎盘脱落刀床体下部;同时设有的凸部能够起到防止羊水溅落的功能,防止产床污染;(2)将扶手设计为具有弧形结构,同时在扶手上设计有能够相对于扶手进行位置调节的脚蹬,使得孕妇在生产时不论扶手如何调节都能够方便的握紧扶手,同时能够方便的将脚踩踏在脚蹬上。手和脚同时用力,克服了现有的产床只能双脚搭在搁脚板上,容易滑动且时间长会脚麻的缺陷。手和脚可同时用力使得分娩的过程更加的顺利,而且孕妇的脚可搭在扶手上,不容易脚麻。(3)将下部床体长度缩短,接产时由侧边侧身平床接产改为正中直面平床接产。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孕妇在生产时能够直面用力,不再出现发生腰腿痛的现象。(4)遇到各种难产情况时,可由助产人员根据情况单人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扶手位置,能够方便的改变产妇体位。随即由平产体位改动为难产体位,在体位调节过程中无需增加助产人员进行帮助,能够进行单人助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孕妇顺产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第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调节机构第二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孕妇难产时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包括有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床体,床体设有上部床体21、中部床体22、下部床体23。中部床体22两侧设有扶手3,扶手3通过设置在支架1上的调节机构与支架1连接。在扶手3上设有通过限位机构与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包括有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床体(2),所述的床体(2)设有上部床体(21)、中部床体(22)、下部床体(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床体(22)靠近下部床体(23)的一端设有凹部(221),所述的下部床体(23)靠近中部床体(23)的一端设有凸部(231),所述凹部(221)与凸部(231)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中部床体(22)两侧设有通过限位机构带有脚蹬(4)的扶手(3),所述支架(1)两侧设有调节扶手(3)位置的调节机构(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包括有支架(1)和设于支架(1)上的床体(2),所述的床体(2)设有上部床体(21)、中部床体(22)、下部床体(2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床体(22)靠近下部床体(23)的一端设有凹部(221),所述的下部床体(23)靠近中部床体(23)的一端设有凸部(231),所述凹部(221)与凸部(231)之间设有间隔;所述的中部床体(22)两侧设有通过限位机构带有脚蹬(4)的扶手(3),所述支架(1)两侧设有调节扶手(3)位置的调节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设有与扶手(3)连接的限位杆(31),所述的限位杆(31)上设有能够与设置在扶手(3)上的限位件(32)嵌合的限位孔(3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3)所成的锐角的大小为50度至70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手(3)所成的锐角的大小为6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床体(23)长度设计为40-45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能的新式产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会平解文佳
申请(专利权)人:郭会平解文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