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42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该封堵器形状采用双盘状结构,与动脉壁贴合性较好,降低脱落的风险;该封堵器设计呈双盘面结构并且腰部高度与肌部间隔相当,减小对室间隔的压迫,降低传导阻滞的风险;该封堵器的形状专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设计,为介入治疗该类型室间隔缺损提供器材保障。

A kind of occluder fo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scula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occluder, the occluder shape using a double disk structure, and better fit the arterial wall, reduce the loss risk; the device design is double disk structure and waist height and muscle interval, decrease of ventricular septal pressure, reduce the risk of conduction block the shape of the occluder; for septal defect transcatheter closure of muscular ventricular design, to provide material support for this type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封堵器,特别是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技术介绍
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畸形,可单独存在,亦可与其它畸形合并发生。本病的发生率约占存活新生儿的0.3%,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30%。室间隔缺损的病理类型根据胚胎发育情况可分为膜部缺损、漏斗部缺损和肌部缺损三大类型,其中以膜部缺损最为常见,肌部缺损相对较少。现在临床应用较多的封堵器为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膜部间隔较薄,其封堵器不适用于肌部室缺损的封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该封堵器植入接近心尖附近的肌小梁位置,心肌收缩室缺损缩小,因此封堵器变形量增大,采用双盘面结构卡于缺损部位不易脱落。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封堵器主体以及第一钢套、第二钢套和聚酯膜,所述封堵器主体为镍钛合金丝编织网结构,其内部缝制有用于阻挡血流的聚酯膜;封堵器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形,由左心室盘面、腰部和右心室盘面组成,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用于将各盘面的镍钛合金丝收紧于中心位置的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且第二钢套的外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推送封堵器的钢缆进行螺旋连接;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直径相等,且大于腰部的直径。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外缘均设置为半圆形边沿。所述镍钛合金丝编织网为医用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均由医用不锈钢317L经机械精密加工所得,聚酯膜为医用无纺聚酯膜,固定聚酯膜的缝合线为医用聚酯缝合线。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各缝制1层聚酯膜,腰部缝制3层聚酯膜。所述腰部高度为7mm,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直径比腰部圆柱体直径大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由于该封堵器形状采用双盘状结构,与动脉壁贴合性较好,降低脱落的风险;该封堵器设计呈双盘面结构并且腰部高度与肌部间隔相当,减小对室间隔的压迫,降低传导阻滞的风险;该封堵器的形状专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设计,为介入治疗该类型室间隔缺损提供器材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主视图。图2为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侧面图。图3为肌部封堵器释放后的封堵示意图。图中,1.第一钢套,2.左心室盘面,3.腰部,4.右心室盘面,5.第二钢套,6.内螺纹,7.聚酯膜。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所示,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封堵器主体以及第一钢套1、第二钢套5和聚酯膜7,所述封堵器主体为镍钛合金丝编织网结构,其内部缝制有用于阻挡血流的聚酯膜7;封堵器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形,由左心室盘面2、腰部3和右心室盘面4组成,所述左心室盘面2和右心室盘面4的中心分别设有用于将各盘面的镍钛合金丝收紧于中心位置的第一钢套1和第二钢套5,且第二钢套5的外端设有内螺纹6,用于与推送封堵器的钢缆进行螺旋连接;所述左心室盘面2和右心室盘面4的直径相等,且大于腰部3的直径。所述左心室盘面2和右心室盘面4的外缘均设置为半圆形边沿。所述镍钛合金丝编织网为医用高弹性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第一钢套1和第二钢套5均由医用不锈钢317L经机械精密加工所得,聚酯膜7为医用无纺聚酯膜,固定聚酯膜7的缝合线为医用聚酯缝合线。所述腰部3高度为7mm,左心室盘面2和右心室盘面4直径比腰部3圆柱体直径大4mm。本技术的制作方法为:由高弹性镍钛合金丝通过编织机编制出一定直径和密度的编织网,通过热处理使网状定型,截取一定长度的编织网,一端套有第一钢1套并通过挤压连接的方式固定,另一端收紧于第二钢套5,也采用挤压方式连接固定,套有钢套的编织网放置于模具中,通过热处理进行定型,水冷后从模具中取出即可。在定型后的封堵器支撑体内缝制多层聚酯膜7,分别缝制在左心室盘面1层、腰部3层和右心室盘面1层。如附图3所示,使用中,本技术通过镍钛合金的高弹性和记忆性能,在外力作用下将该封堵器收拉鞘管内呈一线条状,经皮穿刺技术,将封堵器输送到室间隔的肌部缺损部位,释放后封堵器完全打开,腰部3直径与缺损直径吻合,两盘面卡于肌部间隔上,安装牢靠不易脱落,同时封堵器恢复自然状态,也不会影响传导阻滞,其规格选择可以通过造影测量缺损的直径决定,该封堵器适用于肌部室间隔缺损部位的封堵治疗,通过封堵器内部数层阻流膜对异常血流的阻挡作用,实现了封堵的目的,达到治疗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封堵器主体以及第一钢套、第二钢套和聚酯膜,所述封堵器主体为镍钛合金丝编织网结构,其内部缝制有用于阻挡血流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封堵器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形,由左心室盘面、腰部和右心室盘面组成,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用于将各盘面的镍钛合金丝收紧于中心位置的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且第二钢套的外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推送封堵器的钢缆进行螺旋连接;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直径相等,且大于腰部的直径;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外缘均设置为半圆形边沿;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各缝制1层聚酯膜,腰部缝制3层聚酯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包括封堵器主体以及第一钢套、第二钢套和聚酯膜,所述封堵器主体为镍钛合金丝编织网结构,其内部缝制有用于阻挡血流的聚酯膜;其特征在于,封堵器主体的截面为工字形,由左心室盘面、腰部和右心室盘面组成,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中心分别设有用于将各盘面的镍钛合金丝收紧于中心位置的第一钢套和第二钢套,且第二钢套的外端设有内螺纹,用于与推送封堵器的钢缆进行螺旋连接;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盘面的直径相等,且大于腰部的直径;所述左心室盘面和右心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修吴言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