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叶面脱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1325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将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温度为0℃~5℃的氢气,接着以流量为100m

Dehydration method of leaf surface of t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a leaf surface dewater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placing tea leaves in a drying room and spreading it in a single layer, then continuously passing through the hydrogen with a flow rate of 50kg/h to 65kg/h and a temperature of 0 to 5 degrees. Then the flow rate is 10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叶叶面脱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落。
技术介绍
茶,属山茶科山茶族山茶属茶种,为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厘米~12厘米,宽2厘米~5厘米,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侧脉5对~7对,边缘有锯齿,叶柄长3毫米~8毫米,无毛;花1朵~3朵腋生,白色,花柄长4毫米~6毫米,有时稍长;苞片2片,早落;萼片5片,阔卵形至圆形,长3毫米~4毫米,无毛,宿存;花瓣5片~6片,阔卵形,长1厘米~1.6厘米,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雄蕊长8毫米~13毫米,基部连生1毫米~2毫米;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先端3裂,裂片长2毫米~4毫米。茶的叶片可以通过加工制成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成品茶或食品及医药等产品;其中的成品茶中包括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等,这些产品的加工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大多都在需要将刚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叶面脱水,然后才根据目标产品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后续加工工艺,可以说茶叶叶面脱水效果的好坏将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产品茶的品质。然而,使用常规的脱水方法对茶叶叶面进行脱水处理,其往往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茶叶的叶面脱水程度不一、脱水后成色差、有效成分流失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常规脱水方法在对茶叶叶面进行脱水的过程中出现的叶面脱水程度不一、脱水后成色差、有效成分流失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脱水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B、在A步骤之后,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12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18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0℃~6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0m3/h~6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带脱水的茶叶为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进一步的,所述氢气的纯度高于99%,且所述氢气中的含氧量低于0.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采用不同温度和速度的氢气对茶叶进行分段式的脱水,从而有效的控制茶叶的脱水过程,使茶叶叶面的脱水程度更加的统一;同时,由于使用的是氢气进行脱水,因此可以有效的保留茶叶本身的色泽和有效成分。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茶叶控制在采摘回来2小时内进行脱水,可以使得茶叶的色素和有效成分在最佳的状态下完成脱水,尽可能的保留茶叶本身的色泽和有效成分。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氢气的纯度和含氧量限定在特定的范围内,从而进一步的确保茶叶的色泽和有效成分不发生变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所述氢气的纯度高于99%,且所述氢气中的含氧量低于0.5%;B、在A步骤之后,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经比较,本实施例脱水后的茶叶与脱水前的新鲜茶叶相比,其色泽、有效成分种类的没有什么差别,且其脱水程度统一,成色好。实施例2——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65kg/h,所述氢气的纯度高于99%,且所述氢气中的含氧量低于0.5%;B、在A步骤之后,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2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8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6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6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经比较,本实施例脱水后的茶叶与脱水前的新鲜茶叶相比,其色泽、有效成分种类的没有什么差别,且其脱水程度统一,成色好。实施例3——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4℃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5kg/h,所述氢气的纯度高于99%,且所述氢气中的含氧量低于0.5%;B、在A步骤之后,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6℃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6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5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6℃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经比较,本实施例脱水后的茶叶与脱水前的新鲜茶叶相比,其色泽、有效成分种类的没有什么差别,且其脱水程度统一,成色好。比较例1——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空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B、在A步骤之后,调整该空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空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50℃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35%;D、在C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空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5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所需的含水量。经比较,本比较例脱水后的茶叶与脱水前的新鲜茶叶相比,其色泽发黄,有效成分的种类发生改变,且相应的含量也有所降低。比较例2——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采摘回来不到2小时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5℃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空气的通入流量为65kg/h;B、在A步骤之后,调整该空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2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空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该空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脱水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B、在A步骤之后,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叶面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待脱水的茶叶置于烘干房内,单层摊放,然后持续通入温度为0℃~5℃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60%;其中,所述氢气的通入流量为50kg/h~65kg/h;B、在A步骤之后,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00m3/h~120m3/h的速度继续通入30℃~40℃的氢气,直至茶叶叶面含水量降至45%;C、在B步骤之后,再次调整氢气的温度和通入速度,以流量为150m3/h~180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佳黎
申请(专利权)人:三江县善茶轩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