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011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外圈设置有加固圈,所述底托上设置有撑持座,所述底托与所述撑持座之间设置有转销盘,所述底托上设置有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转销轴与所述撑持座连接,所述撑持座中设置有互通的左通孔、上通孔、右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撑持座左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左通孔互通的导引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操作便捷,风扇的升降以及锁定都是自动控制,大大增加了更换风扇的吹风范围,且更换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少量的时间即可完成风扇的更换,适合推广使用。

A new type of energy saving fa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nergy-saving fa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an and a mounting seat, the mounting seat comprises a bottom bracket, the bottom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ring, wherein the bottom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seat, the bottom bracket and the support of a rotary pin disc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t. The bottom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motor through the first rotary pin shaft and the support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exchange set in the seat hole, the through holes on the left and right and lower through holes, wherein the support guiding slot on the left and a through hole communicating set seat left on the end. The structur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safe and stable operation, convenient operation, lifting and locking fan is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greatly increasing the blowing range to replace the fan, and the replacement is simple, convenient and fast, requires only a small amount of time to complet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fan, suitable for promotion Use\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风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天热时,通常借助风扇生风取凉,因风扇节能环保,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传统的风扇其调整高低不便,需要手动拧送卡箍,调整完毕以后再拧紧,调整费时费力,而且风扇旋转角度范围通常较小,不能满足大范围吹风需求,因此,使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外圈设置有加固圈,所述底托上设置有撑持座,所述底托与所述撑持座之间设置有转销盘,所述底托上设置有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转销轴与所述撑持座连接,所述撑持座中设置有互通的左通孔、上通孔、右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撑持座左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左通孔互通的导引槽,所述上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一齿接轮和第二齿接轮,所述下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三齿接轮和第四齿接轮,所述左通孔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滑架,所述滑架右端面上设置有锁合槽,所述导引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且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的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齿接轮、第二齿接轮、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一端与所述滑架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通孔右端壁的上部设置有横边槽,所述横边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齿锁条,所述横边槽底端壁中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中设置有与所述齿锁条配合连接的主力齿接轮,所述凹口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转销轴与所述主力齿接轮连接,所述导引槽的上下两端壁中分别设置有对等的上穿槽和下穿槽,所述上穿槽和下穿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拉近且分别与所述导引块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的上挡布和下挡布,所述风扇右端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的卡接块,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接轮通过第一转棍与所述上通孔的前后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分别通过第四转棍和第三转棍与所述下通孔的前后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上通孔的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三马达通过第二转棍与所述第二齿接轮连接,所述第一齿接轮、第二齿接轮、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的直径相同且所述第一齿接轮和第二齿接轮分别与所述第三齿接轮和第四齿接轮相对设置。其中,所述卡接槽为从左往右向下歪斜45度,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卡接槽的歪斜角度相同且所述卡接块的长度与所述卡接槽的深度相同,所述导引块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导引槽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相同,所述导引槽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左通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上挡布和下挡布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导引槽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相同。其中,所述齿锁条左端面外侧设置有斜边面,所述横边槽的横截面积与所述锁合槽的横截面积相同,所述齿锁条下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力齿接轮配合的齿接部。其中,所述托载装置包括降震复合板和降温铁片,所述降震复合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温铁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马达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马达固定连接,所述降温铁片的左端和右端均与所述降震复合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和第三马达的外部也相应地设置有所述托载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导引块位于导引槽的最上端位置,横边槽与锁合槽相对,齿锁条处于插入到锁合槽中将滑架处于锁定状态,风扇通过卡接块与导引块上的卡接槽卡合连接,此时风扇被固定而处于左侧上方,从而对左侧进行吹风,从而增加了风扇固定的稳定性;2.通过第二马达提供动力带动主力齿接轮转动驱动齿锁条向左活动而离开锁合槽并缩回到横边槽中,通过控制第三马达工作提供动力驱动第二齿接轮转动,第二齿接轮转动通过皮带而同时带动第一齿接轮、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转动,还带动滑架向下活动,当导引块活动到导引槽的最下端位置时,便可以从卡接槽中拔出卡接块以拆下风扇,从而方便更换维护风扇,增加了更换风扇的工作效率,且风扇上下升降安全稳定。3.需要对右侧进行吹风时,只需要控制第一马达工作驱动撑持座转动度即可使得风扇位于右侧上方,从而方便对右侧面进行吹风,需要将风扇恢复到左侧时,只需要控制第一马达工作反转度即可,通过上挡布和下挡布方便在导引块上下活动时对导引槽进行交替封闭作业,防止灰尘从导引槽进入,4.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运行安全稳定,操作便捷,风扇的升降以及锁定都是自动控制,大大增加了更换风扇的吹风范围,且更换简单、方便、快捷,只需要少量的时间即可完成风扇的更换,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风扇位于所述左侧上方;图2为图1中风扇处于可以更换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风扇位于右侧上方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托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5所示的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包括风扇20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托10,所述底托外圈设置有加固圈101,从而增加安装座的稳定性,所述底托10上设置有撑持座11,所述底托10与所述撑持座11之间设置有转销盘12,所述底托10上设置有第一马达39通过第一转销轴与所述撑持座11连接,所述撑持座11中设置有互通的左通孔131、上通孔14、右通孔13和下通孔15,所述撑持座11左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左通孔131互通的导引槽16,所述上通孔14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一齿接轮23和第二齿接轮24,所述下通孔15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三齿接轮26和第四齿接轮25,所述左通孔131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滑架17,所述滑架17右端面上设置有锁合槽27,所述导引槽16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且与所述滑架17固定连接的导引块18,所述导引块18左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19,所述第一齿接轮23、第二齿接轮24、第四齿接轮25和第三齿接轮26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22,所述皮带22一端与所述滑架17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架1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通孔131右端壁的上部设置有横边槽28,所述横边槽28中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齿锁条30,所述横边槽28底端壁中设置有凹口29,所述凹口29中设置有与所述齿锁条30配合连接的主力齿接轮31,所述凹口29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马达32通过第二转销轴与所述主力齿接轮31连接,所述导引槽16的上下两端壁中分别设置有对等的上穿槽35和下穿槽34,所述上穿槽35和下穿槽34中设置有可上下拉近且分别与所述导引块18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的上挡布36和下挡布37,所述风扇20右端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卡接槽19配合连接的卡接块21,所述第一马达39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齿接轮23通过第一转棍与所述上通孔14的前后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和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外圈设置有加固圈,所述底托上设置有撑持座,所述底托与所述撑持座之间设置有转销盘,所述底托上设置有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转销轴与所述撑持座连接,所述撑持座中设置有互通的左通孔、上通孔、右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撑持座左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左通孔互通的导引槽,所述上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一齿接轮和第二齿接轮,所述下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三齿接轮和第四齿接轮,所述左通孔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滑架,所述滑架右端面上设置有锁合槽,所述导引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且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的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齿接轮、第二齿接轮、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一端与所述滑架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通孔右端壁的上部设置有横边槽,所述横边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齿锁条,所述横边槽底端壁中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中设置有与所述齿锁条配合连接的主力齿接轮,所述凹口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转销轴与所述主力齿接轮连接,所述导引槽的上下两端壁中分别设置有对等的上穿槽和下穿槽,所述上穿槽和下穿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拉近且分别与所述导引块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的上挡布和下挡布,所述风扇右端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的卡接块,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包括风扇和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外圈设置有加固圈,所述底托上设置有撑持座,所述底托与所述撑持座之间设置有转销盘,所述底托上设置有第一马达通过第一转销轴与所述撑持座连接,所述撑持座中设置有互通的左通孔、上通孔、右通孔和下通孔,所述撑持座左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左通孔互通的导引槽,所述上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一齿接轮和第二齿接轮,所述下通孔中呈左右对等设置有第三齿接轮和第四齿接轮,所述左通孔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的滑架,所述滑架右端面上设置有锁合槽,所述导引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活动且与所述滑架固定连接的导引块,所述导引块左端面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第一齿接轮、第二齿接轮、第四齿接轮和第三齿接轮之间配合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一端与所述滑架上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左通孔右端壁的上部设置有横边槽,所述横边槽中设置有可左右活动的齿锁条,所述横边槽底端壁中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中设置有与所述齿锁条配合连接的主力齿接轮,所述凹口后端壁中设置有第二马达通过第二转销轴与所述主力齿接轮连接,所述导引槽的上下两端壁中分别设置有对等的上穿槽和下穿槽,所述上穿槽和下穿槽中设置有可上下拉近且分别与所述导引块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的上挡布和下挡布,所述风扇右端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所述卡接槽配合连接的卡接块,所述第一马达的外部还设置有托载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节能风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记戚天儿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百祥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