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94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按键开关,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结合的底座、按压件、弹簧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与底座的静端子与动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上柱体及超出所述底座底面的下柱体,所述下柱体底部形成底墙,所述按压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内的主体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顶面中部的十字形按压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中部向下凸设的中柱,所述按压部由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所述中柱插入所述空心柱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柱及空心柱体外侧,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1mm‑3.5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底墙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0mm‑3.4mm。

Key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ey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and the upper cover of the base, a pressing piece, and a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base of the dynamic and static terminal terminal, wherein the upper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cylinder and the hollow column the body comprises a column body base inside and beyo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cylinder, the lower cylinder body is form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wall, the pressing member comprises a set cover and the base of the main body, the upper body portion is formed on the top of the cross pressing part since the mid face and the body part downward convexly in the column, the pressing part from the through hole extends upward, the column is inserted into the hollow column body, wherein the spring is sheathed on the hollow column and the outer cylinder, the upper cover is combined with the after the base height is 9.4mm 9.8mm, not pressed, the pressing members beyond the upper cover part of the height of 3.1mm 3.5mm, the column bottom surface and the bottom wall distance of 3.0mm between 3.4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键开关。
技术介绍
按键开关是一种应用并安装于键盘上的开关,其主要结构包括底座、上盖、按压件、弹簧、静端子及动端子。所述按压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与上盖并由所述上盖顶部伸出,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按压件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静端子及动端子安装在所述底座与上盖,在按压时,所述弹簧被所述按压件压缩,所述动端子被所述按压件向一侧推动进而与所述静端子脱离;取消按压时,在所述弹簧的驱动下,所述按压件向上复位,所述动端子亦恢复与所述静端子的接触。不过由于该按键开关具有较大的整体高度和较大的按压行程,以至于通常只能用在台式机用的键盘上,无法使用在笔记本电脑等的键盘上,使其使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开关,具有较小的整体高度及较小的按压行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按键开关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结合的底座、按压件、弹簧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与底座一侧的静端子与动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上柱体及超出所述底座底面的下柱体,所述下柱体底部形成底墙,所述按压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内的主体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顶面中部的十字形按压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中部向下凸设的中柱,所述按压部由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所述中柱插入所述空心柱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柱及空心柱体外侧,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1mm-3.5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底墙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0mm-3.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1mm-3.5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底墙之间的距离为3.0mm-3.4mm,进而使得所述按键开关的整体高度有效降低,所述按键开关的按压行程可以由之前的4.0mm降低至3.0mm-3.4mm,因而所述按键开关能够应用在更加轻薄的键盘中,如,笔记本键盘。较佳地,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6mm,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3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底墙之间的距离为3.2mm。较佳地,所述下柱体的高度为2.2mm-2.6mm。较佳地,所述下柱体的高度为2.4mm。较佳地,所述下柱体的直径为3.8mm,从而使得所述下柱体可稳固定位在键盘的相应位置。较佳地,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底座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定位凸块上下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槽内,从而能够起到定位所述按压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按键开关的侧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按键开关的另一侧面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按键开关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按键开关100包括上盖10、与所述上盖10结合的底座20、按压件30、弹簧40及设置在所述上盖10与底座20一侧的静端子50与动端子60,所述上盖10开设有矩形通孔11,所述底座20上设有空心柱体21,所述空心柱体21包括位于所述底座20内部的上柱体211及超出所述底座20底面的下柱体212,所述下柱体212底部形成底墙213,所述按压件30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10与所述底座20内的主体部31、形成在所述主体部31顶面中部的十字形按压部32及自所述主体部31中部向下凸设的中柱33,所述按压部32由所述通孔11向上伸出,所述中柱33插入所述空心柱体21内,所述弹簧40套设在所述中柱33及空心柱体21外侧,其中,所述上盖10与所述底座20结合后高度G1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30超出所述上盖10的部分的高度G2为3.1mm-3.5mm,所述中柱33底面与所述底墙213内壁之间的距离L为3.0mm-3.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上盖10与所述底座20结合后高度G1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30超出所述上盖10的部分的高度G2为3.1mm-3.5mm,所述中柱33底面与所述底墙213之间的距离L为3.0mm-3.4mm,进而使得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整体高度有效降低,所述按键开关100的按压行程可以由之前的4.0mm降低至3.0mm-3.4mm,因而所述按键开关100能够应用在更加轻薄的键盘中,如,笔记本键盘。较佳地,所述上盖10与所述底座20结合后高度G1为9.6mm,所述按压件30超出所述上盖10的部分的高度G2为3.3mm,所述中柱33底面与所述底墙213之间的距离L为3.2mm。较佳地,所述下柱体212的高度G3为2.2mm-2.6mm;更佳地,所述下柱体212的高度G3为2.4mm;所述下柱体212的直径D为3.8mm,从而使得所述下柱体212可稳固定位在键盘的相应位置。较佳地,所述主体部31的相对两侧分别向外凸设有定位凸块311,所述底座20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22,所述定位凸块311上下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滑槽22内,从而能够起到定位所述按压件30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开关100在组装时,所述弹簧40首先套设在所述空心柱体21上,所述静端子50及动端子60安装在所述底座20且相互接触;而后,将所述按压件30组装在所述底座20上,其中所述中柱33插入所述空心柱体21内并被所述弹簧40套设,所述定位凸块311安装在相应的所述滑槽22内;之后,将所述上盖10安装在所述底座20上,所述按压部32由所述上盖10的通孔11向上伸出,所述静端子50及动端子60部分伸出所述上盖10内。在按压时,所述按压件30的按压部32被按压,从而使得所述按压件30向下移动,所述中柱33于所述空心柱体21内向下移动至抵接所述空心柱体21的底墙213内壁,所述定位凸块311于所述滑槽22内向下滑动,所述弹簧40被压缩,所述动端子60被所述按压件30向一侧推动进而与所述静端子50脱离;取消按压时,在所述弹簧40的驱动下,所述按压件30向上复位,所述动端子60亦恢复与所述静端子50的接触。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按键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结合的底座、按压件、弹簧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与底座一侧的静端子与动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上柱体及超出所述底座底面的下柱体,所述下柱体底部形成底墙,所述按压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内的主体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顶面中部的十字形按压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中部向下凸设的中柱,所述按压部由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所述中柱插入所述空心柱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柱及空心柱体外侧,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1mm‑3.5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底墙内壁之间的距离为3.0mm‑3.4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结合的底座、按压件、弹簧及设置在所述上盖与底座一侧的静端子与动端子,所述上盖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空心柱体,所述空心柱体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部的上柱体及超出所述底座底面的下柱体,所述下柱体底部形成底墙,所述按压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内的主体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顶面中部的十字形按压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中部向下凸设的中柱,所述按压部由所述通孔向上伸出,所述中柱插入所述空心柱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中柱及空心柱体外侧,其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结合后高度为9.4mm-9.8mm,未按压时,所述按压件超出所述上盖的部分的高度为3.1mm-3.5mm,所述中柱底面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