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94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包括基座,基座通过十字型支架连接有用于支撑梁柱体的支撑架板,支撑架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梁柱体滚动的支撑垫块,支撑垫块与支撑架板之间可指折卸连接,支撑垫块的长边与支撑架板的宽边平行,支撑垫块的长度大于支撑架板宽度的一半,支撑垫块的高度小于梁柱体的半径,支撑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支撑架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梁柱体的支撑固定件,支撑固定件与支撑架板之间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垫块和支撑固定件结合来支撑梁柱体,而且支撑垫块与支撑固定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板上,在施工时,可将各部件分组运输至工地,现场按需组装,如此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A combined beam column support method used in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supporting method, combined beam column body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hinese style building includes a base,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for supporting plate beam column through a cross shaped bracket, a supporting rack is arranged on the beam column to prevent rolling support pa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pad and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de support long side pad and the support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length of the supporting block is greater than half the width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support beam column height is less than the radius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ad, pad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arc groove on both sides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used to support the fixed fixed beam column, between the supporting part and the support plat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rough the support pad and a supporting part with supporting beam column, and the supporting block and the supporting fixing piec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plate,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components of packet transport to the site, the site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assembly, so the transportation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的涉及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中式建筑修复或建造工程建设过程中,在梁柱体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支撑梁架的结构而定,所以需要安装梁柱体支撑座。目前所采用的梁柱体支撑座多为工厂预制件,尤其是支撑梁柱体的支撑部件,多预制成带有半圆弧凹槽的板状结构,因其体积较大且形状非规则状,在向施工现场运输时不便于装车,运输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现有技术基础之上作进一步改进,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本专利技术结构各组成部件结构均为规则形状,且各部件间可折卸连接,可将其分组运输至工地后,现场按需组装,如此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建立基座;步骤2在基座通过十字型支架连接有用于支撑梁柱体的支撑架板;步骤3)在支撑架板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梁柱体滚动的支撑垫块,所述支撑垫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步骤4)使支撑垫块与支撑架板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垫块的长边与支撑架板的宽边平行,支撑垫块的长度大于支撑架板宽度的一半,支撑垫块的高度小于梁柱体的半径,所述支撑架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梁柱体的支撑固定件,所述支撑固定件与支撑架板之间可折卸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垫块和支撑固定件结合来支撑梁柱体,而且支撑垫块与支撑固定件可折卸连接在支撑架板上,在施工时,可将各部件分组运输至工地,现场按需组装,如此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固定件包括用于将支撑固定件连接于支撑架板上的安装座,以及位于安装座上表面的固定侧板。通过固定座将支撑固定件与支撑架板连接,以保障支撑固定件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侧板的高度大于梁柱体的半径。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与固定侧板设置为T型,安装座的长度小于支撑架板的宽度,固定侧板的宽度小于安装座的长度。支撑固定件主要是用于约束梁柱体,防止其发生滚动,因此固定侧板的宽度无需太宽,从而减少制造成本。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块上表面的凹槽的半径与梁柱体的外径相等,以使支撑垫块上的凹槽面与梁柱体的外壁贴合,更好的固定梁柱体。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垫块与支撑架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与支撑架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垫块和支撑固定件结合来支撑梁柱体,而且支撑垫块与支撑固定件可折卸连接在支撑架板上,在施工时,可将各部件分组运输至工地,现场按需组装,如此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于支撑架板上的支撑垫块与支撑固定件结合来支撑梁柱体,支撑垫块的外形只是一个上表面设置圆弧状凹槽的矩形块,与现有技术中半圆形支撑件相比,其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安装于支撑架板上,本专利技术中构成支撑固定件的安装座和固定侧板的外形尺寸均无需太大,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右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1-基座,2-十字型支架,3-支撑架板,4-支撑固定件,5-支撑垫块,41-安装座,42-固定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建立基座1;步骤2采用基座1通过十字型支架2连接有用于支撑梁柱体的支撑架板3;步骤3在支撑架板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梁柱体滚动的支撑垫块5,所述支撑垫块5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步骤4使支撑垫块5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垫块5的长边与支撑架板3的宽边平行,支撑垫块5的长度大于支撑架板3宽度的一半,支撑垫块5的高度小于梁柱体的半径,所述支撑架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梁柱体的支撑固定件4,所述支撑固定件4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固定件4包括用于将支撑固定件4连接于支撑架板3上的安装座41,以及位于安装座41上表面的固定侧板42;所述固定侧板42的高度大于梁柱体的半径。通过固定座将支撑固定件与支撑架板连接,以保障支撑固定件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支撑垫块5和支撑固定件4结合来支撑梁柱体,而且支撑垫块5与支撑固定件4可折卸连接在支撑架板3上,在施工时,可将各部件分组运输至工地,现场按需组装,如此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改进,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侧板42的高度大于梁柱体的半径,支撑垫块5上表面的凹槽的半径与梁柱体的外径相等,以使支撑垫块5上的凹槽面与梁柱体的外壁贴合,更好的固定梁柱体。安装座41与固定侧板42设置为T型,安装座41的长度小于支撑架板3的宽度,固定侧板42的宽度小于安装座41的长度。支撑固定件4主要是用于约束梁柱体,防止其发生滚动,因此固定侧板42的宽度无需太宽,从而减少制造成本。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建立基座(1);步骤2)采用基座(1)通过十字型支架(2)连接有用于支撑梁柱体的支撑架板(3);步骤3)在支撑架板(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梁柱体滚动的支撑垫块(5),所述支撑垫块(5)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步骤4)使支撑垫块(5)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垫块(5)的长边与支撑架板(3)的宽边平行,支撑垫块(5)的长度大于支撑架板(3)宽度的一半,支撑垫块(5)的高度小于梁柱体的半径,所述支撑架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梁柱体的支撑固定件(4),所述支撑固定件(4)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固定件(4)包括用于将支撑固定件(4)连接于支撑架板(3)上的安装座(41),以及位于安装座(41)上表面的固定侧板(42);所述固定侧板(42)的高度大于梁柱体的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中式建筑中的组合式梁柱体支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步骤1)建立基座(1);步骤2)采用基座(1)通过十字型支架(2)连接有用于支撑梁柱体的支撑架板(3);步骤3)在支撑架板(3)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梁柱体滚动的支撑垫块(5),所述支撑垫块(5)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弧状凹槽;步骤4)使支撑垫块(5)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垫块(5)的长边与支撑架板(3)的宽边平行,支撑垫块(5)的长度大于支撑架板(3)宽度的一半,支撑垫块(5)的高度小于梁柱体的半径,所述支撑架板(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梁柱体的支撑固定件(4),所述支撑固定件(4)与支撑架板(3)之间可折卸连接;支撑固定件(4)包括用于将支撑固定件(4)连接于支撑架板(3)上的安装座(41),以及位于安装座(41)上表面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亦
申请(专利权)人:韩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