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根据所设计的3D模型,通过3D打印设备逐层增加材料来制造三维产品的技术.这种逐层堆积成形技术又被称作增材制造,3D打印综合了数字建模技术、机电控制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前沿技术,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材料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也是当前制约3D打印发展的瓶颈,这里简要介绍当前3D打印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D打印技术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建筑用的3D打印材料的防水和耐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故此需要开发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具有优异的防水和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ABS树脂80-120份、脲醛树脂30-50份、聚丙烯25-35份、聚碳酸酯18-36份、端羧基丁晴橡胶30-60份、酚醛树脂2-5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ABS树脂80‑120份、脲醛树脂30‑50份、聚丙烯25‑35份、聚碳酸酯18‑36份、端羧基丁晴橡胶30‑60份、酚醛树脂2‑5份、磷酸三甲酯4‑8份、玻璃纤维4‑6份、碳纤维2‑8份、尼龙4‑9份、多壁碳纳米管3‑5份、纳米蒙脱土1‑3份、炭黑2‑5份、超细二氧化硅1‑4份、聚四氟乙烯2‑6份、烯丙基磺酸钠2‑5份、丙烯酸甲酯2‑8份、丙烯酸正丙酯1‑6份、双十二碳醇酯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 2‑6份、过氧化苯甲酰1‑8份、防水改性助剂5‑15份、耐磨改性填料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ABS树脂80-120份、脲醛树脂30-50份、聚丙烯25-35份、聚碳酸酯18-36份、端羧基丁晴橡胶30-60份、酚醛树脂2-5份、磷酸三甲酯4-8份、玻璃纤维4-6份、碳纤维2-8份、尼龙4-9份、多壁碳纳米管3-5份、纳米蒙脱土1-3份、炭黑2-5份、超细二氧化硅1-4份、聚四氟乙烯2-6份、烯丙基磺酸钠2-5份、丙烯酸甲酯2-8份、丙烯酸正丙酯1-6份、双十二碳醇酯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2-6份、过氧化苯甲酰1-8份、防水改性助剂5-15份、耐磨改性填料6-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膨润土5-15份、重晶石粉3-6份、硝化棉2-5份、氧化锌1-4份、云母粉3-5份、沸石粉2-5份、浓硫酸1-9份、氨基甲酸酯2-5份、丙烯酸异丙酯1-5份、白炭黑3-6份、正硅酸四乙酯2-5份、木质纤维1-4份、硅烷偶联剂KH-5703-6份、聚乙烯吡咯烷酮4-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膨润土、重晶石粉、硝化棉、氧化锌、云母粉、沸石粉和浓硫酸混合均匀,升温,保温,然后搅拌,过滤,洗涤至中性,抽滤,烘干,研磨,过筛得到物料a;然后将物料a、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异丙酯、白炭黑、正硅酸四乙酯和木质纤维混合均匀,在水浴中超声-机械搅拌分散到物料b,然后向物料b中添加硅烷偶联剂KH-570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混合均匀,升温,保温,保温的过程中通氮气,最后将反应产物倒出,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静置分层,去除上层清液,将下层反应产物进行抽滤,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磨,过筛,即得到防水改性助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防水耐磨3D打印材料,其特征在于,防水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膨润土、重晶石粉、硝化棉、氧化锌、云母粉、沸石粉和浓硫酸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保温5-15min,然后于1500-2500r/min转速搅拌2-4h,过滤,洗涤至中性,抽滤,烘干,研磨,过150-250目筛得到物料a;然后将物料a、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异丙酯、白炭黑、正硅酸四乙酯和木质纤维混合均匀,在45-55℃水浴中超声-机械搅拌分散2-4h得到物料b,然后向物料b中添加硅烷偶联剂KH-570和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月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林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