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良兵专利>正文

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9484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选用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低廉,同时其可提供的大量的植物纤维,能有效的固定土壤养分;第二,将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与EM菌和厩肥混合,采用无氧发酵的方法,形成植物容易吸收的养分,能大大提高的农作物的产量;第三,沸石、粉煤灰、煤渣和高岭土相互配合,能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金属铅,进而起到降低土壤中铅含量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钝化重金属,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和矿井、油田的开采,石油化工、农药医药的生产等企业排放,导致土壤污染现状不断恶化。其中,土壤中重金属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减产,而且还会残存在农产品中,进而进入到人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重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能有效的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温度为50-60℃下,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含水量均≤20%;其中,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的质量比为1:1:2:3;(2)将经过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粉碎成粒径为5-10mm的颗粒,而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3)将混合料、厩肥、EM菌和水按质量比为10:1:0.1:1混合,而后在温度为50-55℃下无氧发酵30-35h,得到第一原料;而后将第一原料升温至90℃,保温5-10min,而后降温至20-30℃;(4)将第一原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均匀,采用制浆装置搅拌,制成浆液;而后向其中加入粒径为10mm的活性炭颗粒,搅拌均匀,而后在温度为15℃下浸泡20-24h,而后捞出活性炭,得到剩余浆液;将捞出的活性炭在温度为40℃下烘干,将卡拉胶加入到温度为6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浓度为1mol/L的卡拉胶溶液;将烘干的活性炭颗粒与卡拉胶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3-5min,而后捞出活性炭,沥干,在温度为10℃下,成型1-2h,得到负载活性炭;将负载活性炭与剩余浆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5)将海藻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将混合浆液加热到90℃,而后按照质量比为10:10:10:1的比例,将沸石、粉煤灰、煤渣和混合浆液混合,而后降温至20-25℃,过滤出固体,将固体、高岭土、第一混合料和纳米碳按照质量比为10:1:10:0.001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原料;(6)将第二原料与腐殖质、生物炭、氮肥、磷肥和钾肥质量比(10-15):(1-2):(1-2):(1-2):(1-2):(1-2)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三原料;将黄芪、怀牛膝、三七、玉竹和何首乌按照质量比为1:1:1:1:1混合,而后在烘箱中,在温度为70℃下烘干至含水量≤10%,而后研磨成粒径为2mm的颗粒,而后与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泡15h,而后与第三原料按照质量比为1:20混合,得到第四原料;(7)然后将第四原料晾晒,而后粉碎成粒径为0.5-1mm的颗粒。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在温度为55℃下,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含水量均≤20%。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3)中,将混合料、厩肥、EM菌和水按质量比为10:1:0.1:1混合,而后在温度为50℃下无氧发酵32h,得到第一原料。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6)中,将第二原料与腐殖质、生物炭、氮肥、磷肥和钾肥质量比10:1:1:1:2:2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三原料。优选的是,所述的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7)中,将第三原料晾晒,而后粉碎成粒径为1mm的颗粒。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温度为50-60℃下,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含水量均≤20%;其中,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的质量比为1:1:2:3;将经过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粉碎成粒径为5-10mm的颗粒,而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将混合料、厩肥、EM菌和水按质量比为10:1:0.1:1混合,而后在温度为50-55℃下无氧发酵30-35h,得到第一原料;而后将第一原料升温至90℃,保温5-10min,而后降温至20-30℃;将第一原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均匀,采用制浆装置搅拌,制成浆液;而后向其中加入粒径为10mm的活性炭颗粒,搅拌均匀,而后在温度为15℃下浸泡20-24h,而后捞出活性炭,得到剩余浆液;将捞出的活性炭在温度为40℃下烘干,将卡拉胶加入到温度为6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浓度为1mol/L的卡拉胶溶液;将烘干的活性炭颗粒与卡拉胶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3-5min,而后捞出活性炭,沥干,在温度为10℃下,成型1-2h,得到负载活性炭;将负载活性炭与剩余浆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将海藻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将混合浆液加热到90℃,而后按照质量比为10:10:10:1的比例,将沸石、粉煤灰、煤渣和混合浆液混合,而后降温至20-25℃,过滤出固体,将固体、高岭土、第一混合料和纳米碳按照质量比为10:1:10:0.001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原料;将第二原料与腐殖质、生物炭、氮肥、磷肥和钾肥质量比(10-15):(1-2):(1-2):(1-2):(1-2):(1-2)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三原料;将黄芪、怀牛膝、三七、玉竹和何首乌按照质量比为1:1:1:1:1混合,而后在烘箱中,在温度为70℃下烘干至含水量≤10%,而后研磨成粒径为2mm的颗粒,而后与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泡15h,而后与第三原料按照质量比为1:20混合,得到第四原料;然后将第四原料晾晒,而后粉碎成粒径为0.5-1mm的颗粒;首先,选用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不仅产量高,而且价格低廉,同时其可提供的大量的植物纤维,能有效的固定土壤养分;第二,将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与EM菌和厩肥混合,采用无氧发酵的方法,形成植物容易吸收的养分,能大大提高的农作物的产量;第三,沸石、粉煤灰、煤渣和高岭土相互配合,能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金属铅,进而起到降低土壤中铅含量的功效;第四,将活性炭先与养分混合后,其是充分的吸附养料,而后再用胶包覆在活性炭外表面上,这样可以使活性炭中的养分缓慢的释放出料,进而实现长期的对植株的供养;第五,本专利技术在沸石、粉煤灰等多孔材料外部包覆了海藻胶,能有效的防止纳米碳进入到其孔道中,影响纳米碳的使用效率,同时海藻胶在土壤中非常容易降解,其会迅速分解,不会影响上述多空材料的吸附能力;第六,加入混合中药组合能有效的抑制土壤中有害病菌的滋生,而且还能对植株的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温度为50‑60℃下,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含水量均≤20%;其中,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的质量比为1:1:2:3;(2)将经过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粉碎成粒径为5‑10mm的颗粒,而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3)将混合料、厩肥、EM菌和水按质量比为10:1:0.1:1混合,而后在温度为50‑55℃下无氧发酵30‑35h,得到第一原料;而后将第一原料升温至90℃,保温5‑10min,而后降温至20‑30℃;(4)将第一原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均匀,采用制浆装置搅拌,制成浆液;而后向其中加入粒径为10mm的活性炭颗粒,搅拌均匀,而后在温度为15℃下浸泡20‑24h,而后捞出活性炭,得到剩余浆液;将捞出的活性炭在温度为40℃下烘干,将卡拉胶加入到温度为6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浓度为1mol/L的卡拉胶溶液;将烘干的活性炭颗粒与卡拉胶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3‑5min,而后捞出活性炭,沥干,在温度为10℃下,成型1‑2h,得到负载活性炭;将负载活性炭与剩余浆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5)将海藻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将混合浆液加热到90℃,而后按照质量比为10:10:10:1的比例,将沸石、粉煤灰、煤渣和混合浆液混合,而后降温至20‑25℃,过滤出固体,将固体、高岭土、第一混合料和纳米碳按照质量比为10:1:10:0.001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二原料;(6)将第二原料与腐殖质、生物炭、氮肥、磷肥和钾肥质量比(10‑15):(1‑2):(1‑2):(1‑2):(1‑2):(1‑2)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第三原料;将黄芪、怀牛膝、三七、玉竹和何首乌按照质量比为1:1:1:1:1混合,而后在烘箱中,在温度为70℃下烘干至含水量≤10%,而后研磨成粒径为2mm的颗粒,而后与浓度为90%的乙醇溶液混合,浸泡15h,而后与第三原料按照质量比为1:20混合,得到第四原料;(7)然后将第四原料晾晒,而后粉碎成粒径为0.5‑1mm的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土壤中重金属铅的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温度为50-60℃下,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至含水量均≤20%;其中,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的质量比为1:1:2:3;(2)将经过晾晒麦秸秆、麦秸秆、玉米草和皇竹草粉碎成粒径为5-10mm的颗粒,而后混合均匀形成混合料;(3)将混合料、厩肥、EM菌和水按质量比为10:1:0.1:1混合,而后在温度为50-55℃下无氧发酵30-35h,得到第一原料;而后将第一原料升温至90℃,保温5-10min,而后降温至20-30℃;(4)将第一原料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均匀,采用制浆装置搅拌,制成浆液;而后向其中加入粒径为10mm的活性炭颗粒,搅拌均匀,而后在温度为15℃下浸泡20-24h,而后捞出活性炭,得到剩余浆液;将捞出的活性炭在温度为40℃下烘干,将卡拉胶加入到温度为60℃的热水中,搅拌均匀,制成浓度为1mol/L的卡拉胶溶液;将烘干的活性炭颗粒与卡拉胶溶液按照质量比为1:2混合,搅拌3-5min,而后捞出活性炭,沥干,在温度为10℃下,成型1-2h,得到负载活性炭;将负载活性炭与剩余浆液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5)将海藻胶和水按质量比为1:10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液,将混合浆液加热到90℃,而后按照质量比为10:10:10:1的比例,将沸石、粉煤灰、煤渣和混合浆液混合,而后降温至20-25℃,过滤出固体,将固体、高岭土、第一混合料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良兵
申请(专利权)人:林良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