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5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绕线筒,能根据实际需要扩增多个绕线组件,提高绕线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设备
,特别是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在编织的工艺过程中,一个整齐不混乱的线圈是纺织出好产品的前提,由此,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在织布前对线进行了整理,绕成一团整齐的线团,便于纺织,因此人们使用手动绕线机架进行绕线。目前,纺织行业发展越来越快,纺织绕线机在纺织工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人们在绕线方式上不在使用速度慢,绕线效率低下的手摇式纺织绕线机,逐渐采用自动纺织绕线机进行绕线,能够提高绕线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线团混乱的成果,但是由于目前的纺织绕线机操作相对麻烦,而且纺织绕线机上固定的线筒是有限的,不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线筒的数量,有的纺织绕线机一体成型不便于拆卸和安装。这些都无疑影响了纺织绕线机的工作,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所述安装槽下方的所述绕线机座内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与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凸块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包括顶部端面内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安装槽的绕线机座以及设置在安装槽内的绕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槽下方的绕线机座内部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腔,驱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驱动转动轴,每个安装槽内底壁内均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动轴,绕线组件内设有第一传动腔,绕线组件左侧顶部端面固设有凸块,绕线组件右侧顶部端面内设有导向槽,第一传动腔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二转动轴,绕线组件底部端面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纵向延伸设置的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顶部末端伸入第一传动腔内且末端固定设有第三锥形轮,第三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四锥形轮,第四锥形轮与第二转动轴周向固定连接,凸块内设有第二传动腔,第二传动腔内底部设有第五锥形轮,第五锥形轮底部固定设有贯穿第二传动腔内底壁且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动轴,第五锥形轮右侧顶部啮合连接有第八锥形轮,第八锥形轮右侧端固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贯穿第二传动腔右侧内壁且转动配合连接,导向槽内设有左右延伸设置的导向杆,导向杆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设置的支承滑动块,支承滑动块右侧的导向杆外表面环绕设有顶压弹簧,所述绕线机座中还设置有盖合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转动轴左侧端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外表面嵌于所述驱动腔左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转动轴右侧端与所述驱动腔右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捷可调的纺织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轴顶部末端固定设有伸入所述安装槽内的外花键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琼玲叶国年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县奇鹏农用机械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