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4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涉及砖塔冲床设备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上料装置、和转塔冲床装置,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安装架、若干吸盘、曲柄、芯轴和第二气缸,吸盘安装架连接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上下运动,吸盘包括若干排普通吸盘和一排分离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曲柄通过芯轴铰接在吸盘安装架的后端,曲柄的一端与第二气缸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可以通过第二气缸在运送板材后,通过曲柄预先剥离一个开口,方便板材的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砖塔冲床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自动冲床、激光切割机等在钣金加工行业使用非常广泛,在加工金属板材过程中,相当多采用人工或使用各自简易配置的辅机,由操作工用手将需加工金属板材送入模具上,很容易对操作工造成伤害,不但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生产效率低、定位精度低以及可靠性差。通常通过吸盘吸附板材,由于吸附板材运至目标位置后,由于其吸盘可能连接较为紧致,中间无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相邻的板材不易脱离,从而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可以在板材到达指定位置后,将板材和吸盘前方先分离,再进行分离整块的板材。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上料装置、和转塔冲床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横臂、往复移动机构、气缸安装架、第一气缸和吸盘装置,所述横臂连接在支架上,往复移动机构安装在横臂上,所述气缸安装架与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并通过往复移动机构在横臂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架上;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安装架、若干吸盘、曲柄、芯轴和第二气缸,所述吸盘安装架连接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上下运动,所述吸盘包括若干排普通吸盘和一排分离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所述曲柄通过芯轴铰接在吸盘安装架的后端,曲柄的一端与第二气缸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所述若干排普通吸盘安装在分离吸盘前方的吸盘安装架下方,存料架位于吸盘装置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架包括剪切式升降机构和放置台,放置台连接在剪切式升降机构上端,且通过剪切式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放置台上放置层叠堆放的板材。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架前方还设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存料架前方的第三气缸和连接在第三气缸输出端的推料板,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推料板的底边与位于最上层的板材的底边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架,所述挡架位于存料架的后方,且挡架的顶边高度与存料架上最上层板材的底边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剪切式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插接头和电动推杆,所述升降机构下端一侧与所述插接头连接,另一侧与电动推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普通吸盘为橡胶吸盘。进一步的,还包括预分离吸盘和第四气缸,所述一排预分离吸盘安装在吸盘安装的前端下方,每一个预分离吸盘和一个第四气缸连接,所述第四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的前端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分离吸盘,第二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曲柄通过芯轴铰接在吸盘安装架的后端,曲柄的一端与第二气缸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通过分离吸盘将板材和吸盘前方先分离,再进行分离整块的板材;设置剪切式升降架,便于板材的升降;推料装置可以将最上层板材推动一个位置,防止由于板材间气压较紧,吸盘无法吸附上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1、上料装置2、和转塔冲床装置3,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架21、横臂22、往复移动机构23、气缸安装架24、第一气缸25和吸盘装置26,所述横臂22连接在支架21上,往复移动机构23安装在横臂22上,所述气缸安装架24与往复移动机构23连接,并通过往复移动机构23在横臂22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25安装在气缸安装架24上;所述吸盘装置26包括吸盘安装架261、若干吸盘、曲柄262、芯轴263和第二气缸264,所述吸盘安装架261连接在第一气缸25的输出端在第一气缸25的作用上下运动,所述吸盘包括若干排普通吸盘265和一排分离吸盘266,所述第二气缸264安装在吸盘安装架261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22平行,所述曲柄262通过芯轴263铰接在吸盘安装架261的后端,曲柄262的一端与第二气缸264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266;所述若干排普通吸盘265安装在分离吸盘266前方的吸盘安装架261下方,存料架1位于吸盘装置26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架1包括剪切式升降机构11和放置台12,放置台12连接在剪切式升降机构11上端,且通过剪切式升降机构11带动上下移动,放置台12上放置层叠堆放的板材8。进一步的,所述存料架1前方还设有推料装置5,所述推料装置5包括设置在存料架1前方的第三气缸51和连接在第三气缸51输出端的推料板52,所述第三气缸52的输出端与横臂22平行,推料板52的底边与位于最上层的板材8的底边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还包括挡架6,所述挡架6位于存料架1的后方,且挡架6的顶边高度与存料架1上最上层板材8的底边位于同一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剪切式升降机构11包括升降机构、插接头和电动推杆,所述升降机构下端一侧与所述插接头连接,另一侧与电动推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普通吸盘265为橡胶吸盘。进一步的,还包括预分离吸盘267和第四气缸268,所述一排预分离吸盘267安装在吸盘安装架261的前端下方,每一个预分离吸盘267和一个第四气缸268连接,所述第四气缸268安装在吸盘安装架261的前端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上料装置、和转塔冲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横臂、往复移动机构、气缸安装架、第一气缸和吸盘装置,所述横臂连接在支架上,往复移动机构安装在横臂上,所述气缸安装架与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并通过往复移动机构在横臂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架上;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安装架、若干吸盘、曲柄、芯轴和第二气缸,所述吸盘安装架连接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上下运动,所述吸盘包括若干排普通吸盘和一排分离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所述曲柄通过芯轴铰接在吸盘安装架的后端,曲柄的一端与第二气缸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所述若干排普通吸盘安装在分离吸盘前方的吸盘安装架下方,存料架位于吸盘装置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存料架、上料装置、和转塔冲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支架、横臂、往复移动机构、气缸安装架、第一气缸和吸盘装置,所述横臂连接在支架上,往复移动机构安装在横臂上,所述气缸安装架与往复移动机构连接,并通过往复移动机构在横臂上往复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气缸安装架上;所述吸盘装置包括吸盘安装架、若干吸盘、曲柄、芯轴和第二气缸,所述吸盘安装架连接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在第一气缸的作用上下运动,所述吸盘包括若干排普通吸盘和一排分离吸盘,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吸盘安装架后端,且输出端与横臂平行,所述曲柄通过芯轴铰接在吸盘安装架的后端,曲柄的一端与第二气缸一端铰接,另一端连接分离吸盘;所述若干排普通吸盘安装在分离吸盘前方的吸盘安装架下方,存料架位于吸盘装置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塔自动上料机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架包括剪切式升降机构和放置台,放置台连接在剪切式升降机构上端,且通过剪切式升降机构带动上下移动,放置台上放置层叠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陈飞陈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飞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