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31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4:31
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顺时针旋转动气控阀,对缸体下法兰一侧的气缸下进气孔进行通气,活塞逐渐上升,空心下活塞杆带动垂管短接上升,垂管短接带动定位支承向上移动,当内扣挡块为水平状态时,内扣挡块内端凸块与垂管短接上法兰下表面顶紧,当罐车装满后,反时针转动气控阀,对缸体上法兰一侧的气缸上进气孔进行通气,活塞逐渐下降,空心下活塞杆带动垂管短接下降,垂管短接带动定位支承向下移动,则内扣挡块被拉起成六十度状态,操作方便等特点,它的推广和应用彻底解决了新疆、大庆等高寒地区油品灌装产生的油气回收问题,同时能够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罐车罐体的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油罐车在充装油品时,不论平面密封装置或是内塞密封装置均无法实现装油密闭,新问世气囊式密封装置只能用于温度变化不大地区。在高寒地区,气囊胶体受低温的影响失去了弹性,对罐车充装油品所产生的油气不能很好的密封,油罐中的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中,不但汚染了环境,同时对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以及环境保护造成很大的影响等。怎样解决油罐的密封问题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对油罐密封盖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操作方便等特点,它的推广和应用彻底解决了新疆、大庆等高寒地区油品灌装产生的油气回收问题,同时能够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是由:垂管短接、垂管短接上法兰、活塞杆下法兰、空心下活塞杆、气缸下进气孔、缸体下法兰、活塞、空心上活塞杆、气缸缸体、气缸上进气孔、缸体上法兰、活塞杆上法兰、密封盖、外挡环、环型凹槽橡胶体、环型海棉、内挡环、软连接、导向板、内扣挡块、定位支承、油罐、密封圈构成;油罐开口处设置盖子组件,盖子组件中心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下部设置压紧组件;盖子组件的结构为:密封盖的下表面由边缘向中心依次螺接外挡环、内挡环,密封盖的中心孔内周设置密封圈,外挡环和内挡环之间设置环型凹槽橡胶体,环型凹槽橡胶体为圆环形结构,环型凹槽橡胶体的截面单侧为U形槽内周和外周的上端均设置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的U型槽内设置环型海棉,外挡环和密封盖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外周上端的凸缘,内挡环和密封盖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内周上端的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和密封盖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囊空腔,环型凹槽橡胶体的下表面与油罐的端口接触;气缸组件的结构为:垂管短接的上端和空心下活塞杆的下端之间通过垂管短接上法兰、活塞杆下法兰连为一体,空心下活塞杆的上端和空心上活塞杆的下端之间设置活塞,空心上活塞杆的顶端设置活塞杆上法兰,空心上活塞杆设置于气缸缸体的内部,气缸缸体上端设置缸体上法兰,缸体上法兰的一侧设置气缸上进气孔,气缸缸体下端设置缸体下法兰,缸体下法兰下部螺接密封盖,缸体下法兰的一侧设置气缸下进气孔,空心上活塞杆和气缸缸体之间构成密闭空腔,气缸下进气孔和气缸上进气孔均与密闭空腔相通;压紧组件的结构为:空心下活塞杆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软连接,一对软连接的上端与内挡环对应固定,一对软连接的下端与一对导向板的上端对应固定,定垂管短接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倾斜的定位支承,一对定位支承的上端与一对内扣挡块的内端通过销轴铰接,内扣挡块以内扣挡块内端的销轴为中心旋转,一对内扣挡块的中部与一对导向板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导向板以内扣挡块中部的销轴为中心旋转,内扣挡块的内端下部设置凸块,当内扣挡块为水平状态时,内扣挡块内端凸块与垂管短接上法兰下表面顶紧;空心上活塞杆和气缸缸体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垂管短接、空心下活塞杆、空心上活塞杆的直径相等,垂管短接、空心下活塞杆、空心上活塞杆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当鹤管垂管下降时,密封盖随主机鹤管的垂管一起下降直罐车的罐口上,顺时针旋转动气控阀,对缸体下法兰一侧的气缸下进气孔进行通气,活塞逐渐上升,带动空心上活塞杆上升,空心上活塞杆带动空心下活塞杆上升,空心下活塞杆带动垂管短接上升,垂管短接带动定位支承向上移动,在上升过程中导向板以内扣挡块中部的销轴为中心旋转,内扣挡块以内扣挡块内端的销轴为中心旋转,当内扣挡块为水平状态时,内扣挡块内端凸块与垂管短接上法兰下表面顶紧,然后继续上升直到内扣挡块的上表面顶紧油罐的内壁,这时密封盖下表面的环型凹槽橡胶体受到压力,油罐的端口渐渐嵌入环型凹槽橡胶体,压紧后停止通气,油罐的端口和环型凹槽橡胶体达到密封的目的,当罐车装满后,反时针转动气控阀,对缸体上法兰一侧的气缸上进气孔进行通气,活塞逐渐下降,带动空心上活塞杆下降,空心上活塞杆带动空心下活塞杆下降,空心下活塞杆带动垂管短接下降,垂管短接带动定位支承向下移动,则内扣挡块被拉起成六十度状态,然后把压式平面气囊密封盖插入油罐,直到环型凹槽橡胶体的下表面与油罐的端口接触后。气当鹤管上升时,密封盖随垂管一起上升。所述的活塞为圆环形,活塞与空心上活塞杆、气缸缸体之间的间隙中均设置密封环。所述的缸体下法兰内周与空心下活塞杆外壁之间设置密封环,缸体上法兰内周与空心上活塞杆外壁之间设置密封环。所述的定位支承与垂管短接之间的夹角为30~4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缸体上法兰的松开进气孔进行通气,则整个活塞杆下降,知道活塞到达气缸底部,带动定位支承下降,弹簧受到张力拉动弹簧导向板,紧锁板上的两个销轴转动,对紧锁板进行收缩,这样就可以打开密封盖了,盖上密封盖时对缸体下法兰的锁紧进气孔进行通气,则整个活塞杆上升,带动定位支承上升,弹簧放松,紧锁板逐渐平躺放置,直到紧锁板的外侧边缘卡住油罐口,以达到盖子组件和紧锁板对油罐口进行压紧密封,这样大大提高了盖子对油罐的密封效果,防止了油罐中的有害气体直接排入空气,减少了火灾隐患,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在高寒地区油罐车装车内扣式密封装置。有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操作方便等特点,它的推广和应用彻底解决了新疆、大庆等高寒地区油品灌装产生的油气回收问题,同时能够保护环境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垂管短接1、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空心下活塞杆4、气缸下进气孔5、缸体下法兰6、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气缸缸体9、气缸上进气孔10、缸体上法兰11、活塞杆上法兰12、密封盖13、外挡环14、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海棉16、内挡环17、软连接18、导向板19、内扣挡块20、定位支承21、油罐22、密封圈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油罐22开口处设置盖子组件,盖子组件中心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下部设置压紧组件;盖子组件的结构为:密封盖13的下表面由边缘向中心依次螺接外挡环14、内挡环17,密封盖13的中心孔内周设置密封圈23,外挡环14和内挡环17之间设置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凹槽橡胶体15为圆环形结构,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截面单侧为U形槽内周和外周的上端均设置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U型槽内设置环型海棉16,外挡环14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外周上端的凸缘,内挡环17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内周上端的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和密封盖1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囊空腔,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下表面与油罐22的端口接触;气缸组件的结构为:垂管短接1的上端和空心下活塞杆4的下端之间通过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连为一体,空心下活塞杆4的上端和空心上活塞杆8的下端之间设置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的顶端设置活塞杆上法兰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是由:垂管短接(1)、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空心下活塞杆(4)、气缸下进气孔(5)、缸体下法兰(6)、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气缸缸体(9)、气缸上进气孔(10)、缸体上法兰(11)、活塞杆上法兰(12)、密封盖(13)、外挡环(14)、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海棉(16)、内挡环(17)、软连接(18)、导向板(19)、内扣挡块(20)、定位支承(21)、油罐(22)、密封圈(23)构成;其特征在于:油罐(22)开口处设置盖子组件,盖子组件中心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下部设置压紧组件;盖子组件的结构为:密封盖(13)的下表面由边缘向中心依次螺接外挡环(14)、内挡环(17),密封盖(13)的中心孔内周设置密封圈(23),外挡环(14)和内挡环(17)之间设置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凹槽橡胶体(15)为圆环形结构,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截面单侧为U形槽内周和外周的上端均设置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U型槽内设置环型海棉(16),外挡环(14)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外周上端的凸缘,内挡环(17)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内周上端的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和密封盖(1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囊空腔,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下表面与油罐(22)的端口接触;气缸组件的结构为:垂管短接(1)的上端和空心下活塞杆(4)的下端之间通过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连为一体,空心下活塞杆(4)的上端和空心上活塞杆(8)的下端之间设置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的顶端设置活塞杆上法兰(12),空心上活塞杆(8)设置于气缸缸体(9)的内部,气缸缸体(9)上端设置缸体上法兰(11),缸体上法兰(11)的一侧设置气缸上进气孔(10),气缸缸体(9)下端设置缸体下法兰(6),缸体下法兰(6)下部螺接密封盖(13),缸体下法兰(6)的一侧设置气缸下进气孔(5),空心上活塞杆(8)和气缸缸体(9)之间构成密闭空腔,气缸下进气孔(5)和气缸上进气孔(10)均与密闭空腔相通;压紧组件的结构为:空心下活塞杆(4)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软连接(18),一对软连接(18)的上端与内挡环(17)对应固定,一对软连接(18)的下端与一对导向板(19)的上端对应固定,定垂管短接(1)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倾斜的定位支承(21),一对定位支承(21)的上端与一对内扣挡块(20)的内端通过销轴铰接,内扣挡块(20)以内扣挡块(20)内端的销轴为中心旋转,一对内扣挡块(20)的中部与一对导向板(19)的下端通过销轴铰接,导向板(19)以内扣挡块(20)中部的销轴为中心旋转,内扣挡块(20)的内端下部设置凸块,当内扣挡块(20)为水平状态时,内扣挡块(20)内端凸块与垂管短接上法兰(2)下表面顶紧;空心上活塞杆(8)和气缸缸体(9)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垂管短接(1)、空心下活塞杆(4)、空心上活塞杆(8)的直径相等,垂管短接(1)、空心下活塞杆(4)、空心上活塞杆(8)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的操作方法,所述的油罐车内扣式密封装置是由:垂管短接(1)、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空心下活塞杆(4)、气缸下进气孔(5)、缸体下法兰(6)、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气缸缸体(9)、气缸上进气孔(10)、缸体上法兰(11)、活塞杆上法兰(12)、密封盖(13)、外挡环(14)、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海棉(16)、内挡环(17)、软连接(18)、导向板(19)、内扣挡块(20)、定位支承(21)、油罐(22)、密封圈(23)构成;其特征在于:油罐(22)开口处设置盖子组件,盖子组件中心设置气缸组件,气缸组件下部设置压紧组件;盖子组件的结构为:密封盖(13)的下表面由边缘向中心依次螺接外挡环(14)、内挡环(17),密封盖(13)的中心孔内周设置密封圈(23),外挡环(14)和内挡环(17)之间设置环型凹槽橡胶体(15),环型凹槽橡胶体(15)为圆环形结构,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截面单侧为U形槽内周和外周的上端均设置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U型槽内设置环型海棉(16),外挡环(14)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外周上端的凸缘,内挡环(17)和密封盖(13)之间压紧环型凹槽橡胶体(15)内周上端的凸缘,环型凹槽橡胶体(15)和密封盖(13)的下表面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囊空腔,环型凹槽橡胶体(15)的下表面与油罐(22)的端口接触;气缸组件的结构为:垂管短接(1)的上端和空心下活塞杆(4)的下端之间通过垂管短接上法兰(2)、活塞杆下法兰(3)连为一体,空心下活塞杆(4)的上端和空心上活塞杆(8)的下端之间设置活塞(7),空心上活塞杆(8)的顶端设置活塞杆上法兰(12),空心上活塞杆(8)设置于气缸缸体(9)的内部,气缸缸体(9)上端设置缸体上法兰(11),缸体上法兰(11)的一侧设置气缸上进气孔(10),气缸缸体(9)下端设置缸体下法兰(6),缸体下法兰(6)下部螺接密封盖(13),缸体下法兰(6)的一侧设置气缸下进气孔(5),空心上活塞杆(8)和气缸缸体(9)之间构成密闭空腔,气缸下进气孔(5)和气缸上进气孔(10)均与密闭空腔相通;压紧组件的结构为:空心下活塞杆(4)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软连接(18),一对软连接(18)的上端与内挡环(17)对应固定,一对软连接(18)的下端与一对导向板(19)的上端对应固定,定垂管短接(1)的两侧对称设置一对倾斜的定位支承(21),一对定位支承(21)的上端与一对内扣挡块(20)的内端通过销轴铰接,内扣挡块(20)以内扣挡块(20)内端的销轴为中心旋转,一对内扣挡块(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灵芝席惠娟马海洋张长勇井露闫巧芬席鲜静丁亮亮张长轩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欣谱石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