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3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包括主拱和桥面梁,设于主拱和桥面梁之间的若干吊索,以及:至少一个抗振索,将所有所述吊索横向连接成整体结构;若干个纵向限位减震装置,设于桥面梁与对应安装的桥墩之间;两个横向限位减震装置,设于主拱两端分别与桥面梁交叉处位置。该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通过构建主拱和吊索的制震技术,以及主拱和桥面梁制震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在地震载荷作用下,吊索振动幅度大,桥面梁纵向、横向和竖向振动幅度大,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构共振等问题,保证了桥梁抗震安全性能,可靠性高,该制振体系与主体结构使用寿命接近,不存在使用中的维修更换,工程成本低。

A vibration system based on seismic performance for large span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e arch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
技术介绍
现有桥梁,跨度越来越大,针对特大跨拱桥,主拱与桥面梁之间连接若干吊索,当主拱的跨度较长时(超过150米时),造成各个吊索的长短差距较大,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拱与桥面梁产生纵向、横向位移时,由于吊索的长短差距较大,使每根吊索产生的振动幅度不一致,无法协调,容易导致所有的吊索振动幅度过大,从而产生破坏或者加速桥面梁的振动;另外,在地震各方向作用下桥面梁纵向、横向和竖向均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力和振动幅度,若桥面梁将过大的振动力传递给主拱,主拱与桥面梁在地震荷载作用振动时易产生共振,放大振动幅度和内力进而造成桥梁破坏。为此,有必要采用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以减小主拱和桥面梁的振动,协调长短吊索的振动,以及抑制各构件振动的传递,提高吊索、桥面梁和整个结构的地震动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针对现有大跨度拱桥,在地震载荷作用下,为了保证桥梁抗震安全性能,需要对限制桥面梁纵向、横向和竖向振动幅度,以及吊索振动幅度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包括主拱(1)和桥面梁(2),以及设于主拱(1)和桥面梁(2)之间的若干吊索(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抗振索(5),将所有所述吊索(4)横向连接成整体结构;若干个纵向限位减震装置(8),设于桥面梁(2)与对应安装的桥墩(3)之间;两个横向限位减震装置(9),设于主拱(1)两端分别与桥面梁(2)交叉处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包括主拱(1)和桥面梁(2),以及设于主拱(1)和桥面梁(2)之间的若干吊索(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抗振索(5),将所有所述吊索(4)横向连接成整体结构;若干个纵向限位减震装置(8),设于桥面梁(2)与对应安装的桥墩(3)之间;两个横向限位减震装置(9),设于主拱(1)两端分别与桥面梁(2)交叉处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索(5)与所有所述吊索(4)通过绑扎丝(71)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振索(5)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主拱(1)相互锚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拱(1)两端的拱肋(11)之间设有钢管横联(12),所述钢管横联(12)上设有反力架(6),所述抗振索(5)两端穿过两个反力架(6),并通过锚具锚固在两个所述反力架(6)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抗震性能的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制振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6)包括钢板一(61)、钢板二(62)和钢板三(63),所述钢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廷敏范碧琨李胜孙才志康玲赵艺程汪洋古瑞王戈何娇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